跑步不是和别人攀比,而是不断的超越自己!

一个普通的人到了78岁,很有可能连日常行走都问题,更别说跑马拉松了。而他却还能跑100公里山路,很多人都被震撼到。

他叫Seongjae Park,今年79岁,韩国人。在2018年香港100公里越野赛以22小时05分27秒的成绩完赛,成为今年港百完赛年龄最大的选手。而这个成绩对于年轻人来说都称得上是优异,男子排名727位,总排名901位。

赛事志愿者说,看他矫健的身姿,坚毅的眼神,瞬间被打动。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60、70、甚至80岁的时候,过的是什么样的人生?当被问到这问题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健康,家人,生活等等。

是像那位79岁韩国老大爷那样,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地享受奔跑的快乐?还是像大多数人那样,颤颤巍巍地在公园遛弯?

这样不同的人生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

来看看下面这几位跑者的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你:跑步的人,过的是另外一种人生。

他叫孙国章,今年77岁,山东莱州人,坚持跑步50余年。

小时候因为家境不好,孙国章经常吃不饱,导致营养不良,身体很瘦弱,还患有严重的胃病。初中毕业的时候,身高只有145厘米,体重只有80斤。高考前体育测试,老师看到这个身高体重时大笑了起来。因为体重不够限考体育专业,身高不够限考驾驶专业,他感到了欺侮,便开始跑步锻炼身体。

高中3年坚持不断的跑步,不仅身体体质增强,胃病也去无踪。尝到甜头的孙国章从此便一直坚持跑步,大学五年,工作十九年从未间断,还多次获得单位运动会1500米比赛前三名。

退休后,他没有闲下来,开办了一家公司,可是工作繁忙加上作息不规律,坚持了几十年的跑步习惯被丢弃了。

短短几年时间里,体重就从120斤增加到155斤,身体状态也是每况愈下!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孙国章被年轻的员工们甩得很远,想加快速度来追赶他们,但是感觉两条腿迈不开,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坚持跑步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才意识到身体是第一位的。

于是他关掉公司,重新开始跑步。体能逐渐恢复后,开始参加马拉松比赛。到目前为止他参加了40多场全马和半马的比赛,50公里的越野跑比赛也多次参加。每到周末,他和许多喜欢跑步的年轻人一样,不是在奥森跑长距离,就是在全国各地参加比赛,根本不像一个年过70的老头。

如果不是跑步,他可能就会像其他70岁老人一样,双腿行动不便,还时常要去医院。

他叫关景学,今年72岁,辽宁本溪人,坚持跑步40余年。

在纺织厂当了20多年工人之后,他感觉自己身体大大不如从前,便开始跑步健身。工厂附近有一个田径场,他就下班之后,先去田径场的操场跑一跑,然后回家。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体状况大为好转。而那时当地正好有一家跑团在哪个田径场训练,他就加入了他们一起训练。

跑着跑着,速度越来越快,也让他自己对跑步更加有信心。2001年和跑团的队友一起去参加泰山国际登山节,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同年还参加了登辽宁千山比赛,拿了第一名,获得2000块奖金。家人也从反对他跑步开始支持他跑步。

2004年,他来北京参加北京马拉松,首次跑马拉边距离破3就只差一点点,成绩是3小时01分40秒。

从这以后,关景学就与马拉松结下了不解之缘。2009年退休后,来北京为工作繁忙的女儿照看外孙女,但跑步这项爱好一直坚持。同年的北京马拉松,他跑出了3小时05分的成绩。

2012年的厦马,63岁的他跑出了个人最好成绩,2小时56分42秒,成功破3。这个成绩让很多人都对他表示由衷地敬佩。2014年的北马,关景学的成绩是3小时02分46秒,年龄组第一。2015年的北马,因为足底筋膜炎的困扰,他仍跑出了3小时18分的成绩,位列年龄组第二。2016年,关景学只要参加比赛,秦皇岛马拉松,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马拉松,鸟巢半程马拉松,都能轻松拿到年龄组第一。

坚持跑步,也让关景学十几年没有吃过什么药。有一回因为牙出问题了,要去医院拔牙,医生就问他,打过什么针,吃过什么药没?怕他会有什么反应。他回答说,自己十多年没打过针,吃过药。医生听后感到非常惊讶。

如果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跑步,关景学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体质,在将近70岁的年龄跑出国家二级水平,成为很多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他叫马亮武,今年52岁,云南楚雄人,坚持跑步30余年。

17岁时,因为体育老师的一句话,“你要多跑步,多吃饭,长高点,不然以后找不到老婆。”马亮武开始跑步。每天早晨在煤渣跑道上跑步,寒来暑往,春夏秋冬,从未间断。

37岁时,已经坚持跑步20年的他,偶然在一次周末跑步时碰到了正在训练的甘肃省体工大队马拉松运动员,于是尝试着加入训练,没想到竟一直跟着队员们跑完了全程,丝毫不落下风。教练看到这一幕后,跟他说:“你能跟着我们用这样的速度跑下来,成绩很不错,应该去参加马拉松比赛。”

从没参加过任何比赛的他,内心从此埋下了一粒种子,开始生根发芽。2006年,他迈出第一步,报名参加了厦门马拉松赛,同年成为在一年内完成那时的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厦门、大连、北京、上海四站的唯一云南跑者。

十几年来,他克服地域、语言的困难,用自己不高的工资收入,在业余时间内参加了80多场国内外马拉松比赛,足迹遍布亚洲、欧洲、美洲。成绩还很不错,成为“在德国赛道上跑得最快的中国人”、“第一个跑到欧洲的云南人”、“美国波士顿马拉松举办118年来跑得最快的中国业余选手”。

2012年,他创立云南跑吧,2014年,又创立楚雄跑吧,填补了云南省、楚雄市没有跑步组织的空白。同年,他首创并在楚雄成功举办了中国第一场家庭马拉松比赛。在他的激励和鼓舞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跑步这项运动中。

如果不是跑步,他的业余生活可能就是打麻将或者钓鱼什么的,然后安心上班到退休,走过平淡的一生。

她叫邢如伶,今年58岁,北京人,坚持跑步20多年。

20年前,她被查出功能性心率不齐,熟睡的时候心跳会骤降到每分钟27次,吃药也不见好转,令她苦不堪言。一位喜欢跑步的同事建议她跑步试试,“之前他有轻度的心率不齐,跑步之后就缓解了。”

跑步还能治病?抱着怀疑的态度,邢如伶第二天一早就跟同事跑步去了。平生第一次跑步,他俩边跑边聊,不知不觉跑了10公里,“跑完之后还洗洗涮涮的,忙活了一早上,反而觉得很精神。”这么一连跑了一周,邢姐觉得“跑步真不错”。两个月后,她的心率就正常了,症状也都消失了,“所以说跑步救了我的命也不为过。”

自此之后,邢如伶爱上了跑步,每天早上5点起床去晨跑,一跑就是一个小时。还参加了一个长跑队,开始和大家伙一起跑步。而这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2001年首次参加全马比赛跑出3小时20分的成绩,同年参加攀登中央电视塔赛,以12分32秒打破最快记录,获得冠军。随后的8年时间里,大大小小参加了100多场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9年开始,她逐渐在越野圈崭露头角。以46岁的年龄首次参加TNF100公里越野比赛获得冠军,轰动一时,后来就成为The North Face的签约运动员。从这以后,她开始征战国内外各大越野赛,都取得了不错的名次。

如果不是跑步,她可能还会是一名医院的护士,并一直与心率不齐做斗争。

他叫陈进,今年58岁,江苏海安人,坚持跑步18年。

他是一名早产儿,出生时只有1斤8两,一直到6岁都无法正常走路。长大后开始运动,身体才渐渐好转。

40多岁的时候,参加乡里的农民运动会,跑赢了不少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当地的体育老师看到后,便跟他说,“老陈啊,你体力不错,可以去跑个马拉松!”

那个时候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马拉松,一点概念都没有。通过别人了解和自己搜集资料之后,他对马拉松算是有了一些了解,就这样他开始训练。天天早起在村子附近长跑,同村人觉得他是不是精神出问题了。

但是他没有理会,继续坚持跑步。2004年他怀揣着2000元来北京参加马拉松比赛(半程项目),获得了第91名的成绩,一下子成为了当地的体育名人。

从此便开启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坚持不懈的奔跑让他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还先后获得2010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体育未名人士提名奖,2014年江苏省体育达人称号,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如果不是跑步,他可能还是一位勤勤恳恳,朴实无华的农民,根本没有机会去外地参赛,甚至出国参赛,并成为奥运会火炬手。

他叫毛大庆,今年51岁,北京人,坚持跑步8年。

6年前被发现抑郁症之后,医生很明确的建议他用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都不是常规性的药,都是精神类的,副作用很大,一次要吃六种。这辈子活了40多岁都很少吃药,突然要和药物相伴,甚至一生,这对毛大庆的打击很大。

当时恰逢万科要求管理层带领员工跑步,而那时毛大庆是极度反感跑步的,一旦看到电视放跑步的画面就要关掉。不得已只能逼迫自己去跑,最初从健步走开始,800米、2公里到5公里。当教练带到他可以跑完5千米,毛大庆觉得自己好像成了传奇人物。就开始疯狂迷恋跑步,当他跑完第一个5公里时,他觉得人生好像被推开了新的一扇窗。此后6天,他每天去跑5公里。

到现在为止,毛大庆不仅抑郁症没了,还跑了70多场马拉松,翻译了一本畅销书耐克创始人菲儿·奈特亲笔自传《鞋狗(shoe dog)》,并且创办了优客工场,去年年初估值70亿。

如果不是跑步,毛大庆这后半辈子可能就要以药物为生,哪还会有这么精彩的下半场。

跑步与不跑步的人,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那就是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2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

跑步意味着和同龄人拉开距离,别说自己没时间跑步,其实越忙的人反而越注重跑步。

比如下面这些大佬: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闲时、忙时都要跑步

“新年第一刻从健身跑步开始。”在企业圈中,跑步达人非潘石屹莫属了。他经常会在微博中分享自己的跑步经历,常在天坛、北海公园、后海、奥森公园附近出没。就算出差,也会备受球鞋,在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跑过。

“闲时跑步,因为有时间。忙时要跑步,可以放松减压。高兴时跑步,让人更高兴。沮丧时跑步,让人高兴起来。”若是当天空气污染指数很糟糕,他会选择在室内跑,并会为所有坚持跑步的朋友们加油。

“人生要有目标。跑步也要有目标,我的目标是1000公里向国庆献礼。”当很多人还在睡梦中时,老潘已经跑完10公里回来跟粉丝们分享了,然后又充满正能量地投入到工作中了。每天6-10公里,潘石屹一直在坚持跑着。

SOHO中国CEO张欣:晨跑是每天生活的必需品

“我现在就后悔20岁的时候怎么不知道跑步呢?你别等了,现在就开始跑。”潘石屹的夫人张欣也是跑步爱好者,两人实力相当,两口子经常在微博中大喊“跑完后好有幸福感!”。“在室外跑步,不仅你的腿动,心脏跳动快,你的皮肤,眼睛,耳朵,鼻子,你所有的感觉宫能都被调动起来,是全身心的运动。”

“很多朋友一听说跑步都摇头,都说一跑就胸口疼。我以前也那样,后来一位长期长跑的朋友教我:1、跑步用嘴呼吸,不用鼻子;2、吸2口气,呼1口,这样才有足够的氧气,不会上气不接下气。3、脚落地时不要用脚根,尽量用脚的前半部。你试试这个办法,明天一定可以跑30分钟。”这是张欣的“跑步经”。


万科总裁郁亮:管住嘴,迈开腿

郁亮的运动之旅是从减肥开始的。那一年,郁亮还是个微胖男,万科也未到千亿。对于减肥,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管住嘴,迈开腿。没有时间运动,就有时间生病。不打针,不吃药,也不能让自己饿肚子,是郁亮坚持的减肥方针。

“健康丰盛”,这是郁亮挂在办公室里的四个大字。每周至少跑5次已成为郁亮的必修课,5次里面,一半10公里,一半5公里。实在因为公务繁忙或是条件不允许跑,他就原地做几百个下蹲运动,用以弥补。2013年6月份,郁亮参加万科发起的城市乐跑赛,跑5公里只用了20分多一点!

台塑创始人王永庆:人生就像跑步一样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常说:“人生就像跑步一样,需要不断地学习、磨炼,才能跑得稳、跑得好;也唯有从不间歇地跑,才能遥遥领先他人,捷足先登。”这句话正是他奋斗人生的真实写照。

从衣衫褴褛到亿万富翁的台湾本土神化的缔造者,王永庆一直非常节俭,他最爱吃的饭是家常卤肉饭。他在中年以后坚持每天跑步一个小时,风雨无阻,数十年如一日。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每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

搜狐张朝阳:跑步不是与别人比赛,而是对自己的超越

2015年4月7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在公众平台上宣布自己开始“严肃认真的跑步”,同时要监督自己将跑步进行到底,之后不到100天的时间,他跑了900公里,完成了两个马拉松。

关于跑步,张朝阳表示,我在跑步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其实跑步就是一个锻炼精神强度的过程,不论进入脑海的想法多么恐怖,你还是要继续跑步,还是要继续做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这是一种意志品质,这种意志品质决定了你人生的意义以及高度。

股神沃伦·巴菲特:接班人都要能跑步

巴菲特本人是跑步爱好者,开始跑步是由于发福以及健康问题。巴菲特热爱长跑,他认为跑步有时候不需要速度,只需完成的毅力。其实长跑与巴菲特的投资之道有许多相似之处,巴菲特也曾对外表示,长跑与投资的相通点是忍受枯燥的过程以及控制自己的欲望。

不仅自己喜爱,巴菲特还积极将跑步融入了公司文化和管理理念当中,如今马拉松已经成为伯克希尔企业文化中的一部分。2013年5月,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大会举行了一场名为“投资于自己”5公里长跑比赛,据悉巴菲特为其命名。

巴菲特在挑选接班人时,将长跑作为一项硬指标。而他最热门的两位接班人也的确都是长跑高手。

托德·康姆斯(左),特长是铁人三项全能运动,5公里跑步的最好成绩是22分钟;泰德·韦斯勒(右),马拉松最好成绩为3小时1分钟。

此外,扎克伯格、马英九、村上春树、小布什、克林顿、奥巴马、卡梅伦等名人都是深度跑步爱好者。

这么多大佬在跑步,跑步到底有什么魔力?在古代奥运会的举办地奥林匹亚旁边的阿尔菲斯河岸,崖壁上镌刻着古老的希腊格言或许能解释: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如果你不想油腻,跑步吧!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