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下)

文/海德格尔;译/孙周兴

真理与艺术

艺术是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本源。本源即存在者之存在现身于其中的本质来源。什么是艺术?我们在现实的作品中寻找艺术之本质。作品之现实性是由在作品中发挥作用的东西,即真理的发生,来规定的。我们把此种真理之生发思为世界与大地之间的争执的实现。在这种争执的被聚合起来的动荡不安(Bewegnis)中有宁静。作品的自持就建基于此。……

然而,作品的被创作存在只有在创作过程中才能为我们所把握。在这一事实的强迫下,我们不得不深入领会艺术家的活动,以便达到艺术作品的本源。完全根据作品自身来描述作品的作品存在,这种做法业已证明是行不通的。

如果我们现在撇开作品不管,而去追踪创作的本质,那么,我们无非是想坚持我们起初关于农鞋的油画、继之关于希腊神庙所说出的看法。

我们把创作思为生产(Hervorbringen)。但器具的制作也是一种生产。手工业却无疑不创作作品——这是一个奇特的语言游戏,哪怕我们有必要把手工艺产品和工厂制品区别开来,手工业也不创作作品。但是创作的生产又如何与制作方式的生产区别开来呢?按照字面,我们是多么轻而易举地区分作品创作和器具制作,而要按它们各自的基本特征探究生产的两种方式,又是多么举步维艰。依最切近的印象,我们在陶匠和雕塑家的活动中,在木工和画家的活动中,发现了相同的行为。作品创作本身需要手工艺行为。伟大的艺术家最为推崇手工艺才能了。他们首先要求娴熟技巧的细心照料的才能。最重要的是,他们努力追求手工艺中那种永葆青春的训练有素。……

器具的完成状态与作品的被创作存在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含有某种生产出来的东西。但与其他一切生产不同,由于艺术作品是被创作的,所以被创作存在也就成了被创作品的一部分。但是,难道其他的生产品和其他的形成品就不是这样吗?任何生产品,只要它是被制成的,就肯定会被赋予某些被生产存在。确实如此。不过,在艺术作品中,被创作存在也被富于创作品中,这样的被创作存在也就以独特的方式从创作品中,从如此这般的生产品中突现出来。如若果真如此,那我们就必然能发现和体验到作品中的被创作存在。

从作品中浮现出来的被创作存在并不能表明这作品一定出自名家大师之手。创作品是否能被当作大师的杰作,其创作者是否因此而为众目所望,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并非要查清姓名不详的作者。关键在于,这一单纯的“存在事实”(factumest)是由作品将它带进敞开领域之中的。也就是说,在这里,存在者之无蔽发生了,而这种发生还是第一次。换言之,这样的作品存在了,的的确确地存在了。作品作为这种作品所造成的冲击,以及这种不显眼的冲力的连续性,便构成了作品的自持的稳固性。正是在艺术家和这作品问世的过程、条件都尚无人知晓的时候,这一冲力,被创作存在的这个“此一”(DaB)就已在作品中最纯粹地出现了。

诚然,“此一”被制造也属于任何备用的、处于使用中的器具。但这“此一”在器具那里并未出现,它消失于有用性中了。一件器具越是凑手,它的“此一”就越难辨出。结果,在它的器具存在电器具就越发把自己关闭死了。比如,一把榔头就是如此。一般说来,在每个现存手边的东西上我们都可以发现这一点。但是,即便注意到这一点,人们也很快就忘掉,因为这太寻常了。不过,还有什么比存在者存在这回事情更为寻常的呢?在艺术作品中情形就不同了,它作为这件作品而存在,这乃是非同寻常的事情。它的被创作存在这一发生事件(Ereignis)并非简单地在作品中得到反映,确切地说,作品把这一事件——即作品作为这件作品而存在——在自身面前投射出来,并且已经不断地在自身周围投射了这一事件。作品自己敞开得越彻底,那唯一性,即作品存在着,的的确确存在着这一事实的唯一性,也就愈加明朗。进入敞开领域的冲力愈根本,作品也就愈令人感到意外,也愈孤独。这种“此一存在”(daBessei)的浮现就孕育于作品的生产之中。……

作品愈是孤独地被固定于形态中而立足于自身,愈纯粹地显得解脱了与人的所有关联,那么,冲力,这种作品存在的这个“此一”,也就愈单朴地进入敞开之中,阴森惊人的东西就愈加本质性地被冲开,而以往显得亲切的东西就愈加本质性地被冲翻。然而,这形形色色的冲撞却不具有什么暴力的意味,因为作品本身愈是纯粹地进入存在者的由它自身开启出来的敞开性中,作品就愈容易把我们移入这种敞开性中,并同时把我们移出寻常平庸。服从于这种移挪过程意味着:改变我们与世界和大地的关系,然后抑制我们的一般流行的行为和评价,认识和观看,以便逗留于作品中发生的真理那里。唯这种逗留的抑制状态才让被创作的东西成为所是之作品。这种“让作品成为作品”,我们称之为作品之保存(Bewahrung)。唯有这种保存,作品在其被创作存在中才表现为现实的,现在来说也即:以作品方式在场。

如果作品没有被创作便无法存在,因而本质上需要创作者,同样地,如果没有保存者,被创作的东西也将不能存在。……

要规定物之物性,无论是对特性之载体的考察,还是对其统一给予的感觉之多样性的分析,都无济于事。至于考虑那种被自为地表象出来的、从器具因素中得知的质料——形式结构,就更不用说了。为了求得一种对物之物因素的正确而有份量的认识,我们必须看到物对大地的归属性。大地的本质就是它那无所迫促的仪态和自行锁闭。但大地仅仅是在嵌入一个世界之际,在它与世界的对抗中,才将自己揭示出来。大地与世界的争执在作品的形态中固定下来,并通过这一形态才得以敞开出来。我们只有通过作品本身才能体验器具之器具因素。这一点不仅适用于器具,而且也适用于物之物因素。我们绝对无法直接认识物之物因素,即使可能认识,那也是不确定的认识,也需要作真理之生发在作品中起作用,而且是以作品的方式起作用。……

因此,艺术的本质先行就被规定为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但我们自知,这一规定具有一种蓄意的模棱两可。它一方面说:艺术是自身建立的真理固定于形态中,这种固定是在作为存在者之无蔽状态的生产的创作中发生的。而另一方面,设置入作品也意味着:作品存在进入运动和进入发生中。这也就是保存。于是,艺术就是:对作品中的真理的创作性保存。因此,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einWerdenundGeschehenderWahrheit)。那么,难道真理源出于无?的确如此,如果无(Nichta)意指对存在者的纯粹的不(Nicht),而存在者则被看作是那个惯常的现存事物,后者进而通过作品的立身实存(dasDastehen)而显露为仅仅被设想为真的存在者,并被作品的立身实存所撼动。从现存事物和惯常事物那里是从来看不到真理的。毋宁说,只有通过对在被抛状态(Geworfenheit)中到达的敞开性的筹划,敞开领域之开启和存在者之澄明才发生出来。……

艺术是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在这个命题中隐含着一种根本性的模棱两可,据此看来,真理同时既是设置行为的主体又是设置行为的客体。但主体和客体在这里是不恰当的名称,它们阻碍着我们去思考这种模棱两可的本质。这种思考的任务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艺术是历史性的,历史性的艺术是对作品中的真理的创作性保存。艺术发生为诗。诗乃赠予、建基、开端三重意义上的创建。作为创建的艺术本质上是历史性的。这不光是说:艺术拥有外在意义上的历史,它在时代的变迁中与其他许多事物一起出现,同时变化、消失,给历史学提供变化多端的景象。真正说来,艺术为历史建基;艺术乃是根本性意义上的历史。

艺术让真理脱颖而出。作为创建着的保存,艺术是使存在者之真理在作品中一跃而出的源泉。使某物凭一跃而源出,在出自本质渊源的创建着的跳跃中把某物带入存在之中,这就是本源一词的意思。

艺术作品的本源,同时也就是创作者和保存者的本源,也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性此在的本源,乃是艺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艺术在其本质中就是一个本源: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亦即真理历史性地生成的突出方式。

我们追问艺术的本质。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追问呢?我们做这样的追问,目的是为了能够更本真地追问:艺术在我们的历史性此在中是不是一个本源,是否并且在何种条件下,艺术能够是而且必须是一个本源。

这样一种沉思不能勉强艺术及其生成。但是,这种沉思性的知道(dasbesinnlicheWissen)却是先行的,因而也是必不可少的对艺术之生成的准备。唯有这种知道为艺术准备了空间,为创造者提供了道路,为保存者准备了地盘。

在这种只能缓慢地增长的知道中将做出决断:艺术是否能成为一个本源因而必然是一种领先,或者艺术是否始终是一个附庸从而只能作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而伴生。

我们在我们的此在中历史性地存在于本源的近旁吗?我们是否知道亦即留意到本源之本质呢?或者,在我们对待艺术的态度中,我们依然只还是因袭陈规,照搬过去形成的知识而已?

对于这种或此或彼的抉择及其决断,这里有一块可靠的指示牌。诗人荷尔德林道出了这块指示牌,这位诗人的作品依然摆在德国人面前,构成一种考验。荷尔德林诗云:

依于本源而居者

终难离弃原位。

——《漫游》

注:本文共分两部分推送,此为第二部分,转自https://www.douban.com/note/196698096/

(0)

相关推荐

  • 巴迪欧的艺术思想简论|主体: 黑夜中前行的希望

    主体: 黑夜中前行的希望 真相.事件.溢出,尽管这些概念在巴迪欧的思想中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巴迪欧看 来,它们为我们带来的并不一定是和煦的乐土,温 馨的家园,相反,我们可以从中读到巴迪欧思想的 ...

  • 读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散记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海德格尔的具有过渡性意义的重要作品,它既立足于早在<存在与时间>中就阐述过的器具存在论,同时也远远超出对于器具的讨论,而是把器具作为独特的艺术作品以切入到对 ...

  • 《现象》· 文献

    <现象>第一卷目录 文献  Archive 论艺术作品的本源(第一稿) The Origin of the Work of Art (First Draft) [德]马丁·海德格尔/孙周兴 ...

  • 从海德格尔阐释梵高的《农鞋》所想到的

    为了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也是为自己研究肖邦的课题想在理论上充实自己,不久前我又重读了海德格尔①[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现 ...

  •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物与作品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9.26-1976.5.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林中路>(Holzwege)海德格尔后 ...

  •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上)

    文/海德格尔,孙周兴译 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那个东西,我们称之为某件东西的本质.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对艺术作 ...

  •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究竟是什么?

    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德国哲学家 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重要著作<存在与时间> 当代艺术是一场拥抱(图为马克吕布作品)- ...

  • 艺术作品的本源

    Eguo 2012-01-20 05:24:01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 孙周兴 译 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使某物是什么以 ...

  • 苏格兰画家约翰·麦基的“女人与海”油画艺术作品欣赏

    约翰·麦基(John McGhie,1867-1952)于1867年出生于苏格兰拉纳克(Lanark)附近的莱斯玛哈高(Lesmahagow),杂货店的儿子.很早他就对画画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但是在说服 ...

  • 梁展 | 让大地成为大地:海德格尔的“自然”追问与艺术作品的本质

    编者按 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方步入了技术工业文明,天然的事物逐步被设置(stellen)成了人类的上手工具,人本身也受着技术的支配.在这种背景下,海德格尔试图在科学技术之外寻找其他的对于人和世界的理解的可 ...

  • 《硬核交易哲学系列》 之 海德格尔(下) 向死而生!

    《硬核交易哲学系列》 之 海德格尔(下) 向死而生!

  • 海德格尔的美学思考:诗与思,艺术与家园感

    --现代西方美学思潮述评之二 [中国在电影.电视,特别是新媒体艺术如直播.快播.自拍.短视频等方面的新探索,加快了艺术创新的步伐,推进了中国艺术的国际化进程,也加快了中国与国外在艺术理论界的交流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