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十三集

回家(十三)

那时,我的十口之家,留在沈阳家里的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还有妈妈和年幼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老的老小的小,剩下的六口人,能顶门立户的,全都不在家。

当时,我19岁,下乡到开原八棵树公社;我大弟17岁,下乡到开原松山堡公社;我姐21岁,刚大学毕业分配到哈尔滨市;我爸43岁,在盘锦“五.七”干校学习改造。

留在沈阳家里的爷爷70岁,奶奶68岁,妈妈43岁,三弟14岁,妹妹11岁,小弟9岁,就这样,我们一家十口人分散在东北的五个地方。

回家的同学们分配完各自的任务,大家就开始了分头行动。先由汪海同学,把准备出发的九个人带走。

留在清河镇的同学,一个留在路面上照看行李;其余三个人,又下到路基下,开始了没有希望的唤醒行动!

由汪海带队的九个人,刚刚向西走出不到一百米远,由东面的公路上传来了杂乱的马蹄声和重载马车轮压在雪路上的扎扎声,并伴随着马车夫压低了嗓音的吆唤声。

原来,那四卦重载马车已经全都翻过了清河水库大坝!车老板们,整理好马具和马车,顺着坝西的下山之路,赶了过来。

站在路灯下向东望去,在昏暗路灯的照耀下,大家模模糊糊地望着漫天大雪里,沿着公路一溜小跑,渐渐地向我们走过来的马车车队!

我们顿时计上心来!“坐马车!”!邹恒元马上告诉我们四个人,立即拦住马车队。我们几个急忙爬上路基,站成一排横在道上。

同时叫刘猛同学赶快去把已经出发的九个人喊回来,让他们赶回来坐马车。

马车车队在我们的拦阻下停了下来。一个车老板,大概是头吧,走过来问:“为什么拦车?”

邹恒元说道:“我们走不动了,我们每个人都出点钱,算我们买票,请你们把我们送到开原火车站”。

“不行!这不是钱的问题,我们的马和骡子马上就要累趴窝了!你们这十几个人一上去,咱们就谁都走不成了。”车老板早有准备,立刻拒绝了。

“那好!那咱们谁也别想走。”邹恒元立刻拉下脸横了起来。

这时汪海和刘猛带着先前出发的七个同学,空手赶了回来。他们的行李全放到前面的路上,留下两个人看管。

“卸马车!”、“先上车再说!”、“立刻举报你们盗运木材!”、“他妈的,不拉我们,咱们谁也别想走!”赶回来的同学和留下来的人,一起七嘴八舌的乱嚷道。

四个车夫没想到,一句不行,带来了如此的群情激奋,顿时慌了手脚!

他们的车队必须在天亮之前,在夜色的掩护下,穿过开原。否者,在大年初二的大白天,拉着这满满四马车原木招摇过市,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四个马车夫,小声商量一会,由他们的头头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你们这么多人,我们肯定拉不动。我们每辆马车带你们一个人,带走四个最累的同学,其余的所有行李,分装在四台车上,我们负责把四个人和东西送到开原转盘街,你们看行不行”车夫的头立刻软了下来。

我们十几个人也立刻紧张地商量起来,车大板提出的条件还可以,但是薛邵安等四名同学,自身都难保,还能看住行李!

万一走到半路,车夫们把他们往路边一丢,行李全拉走,我们去哪找他们呀!那样的话,我们从昨天早晨一直扛到现在的年货,不是给别人背的吗。

邹恒元讲:“再和他们要求增加一个坐车的人,我跟着车,四台车我轮流坐。”同学们立刻同意了他的意见。

还是由邹恒元和车老板谈:“基本同意你们的意见,但我们要求再增加一个人,一共五人,你们看行吗。”邹恒元的态度也变得平稳了许多。

四个车夫又低头商量了一下,马上同意了邹恒元的条件,再增加一个坐车的同学,同学们一听,立刻响起了一阵低低的欢呼声!

大家立刻就把睡在路基下面的四名同学,七手八脚地架上马车。把八个人的行李分装在四辆马车上,马车又向前赶了一百多米,把另外九人的行李,全都分装在四卦重载马车上。

(未完待续)

清风细雨(赵雨祥)

2012年8月22日 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1、这张照片是1994年沈阳铁路中学1966届初三四班部分同学在下乡插队26年之后(1968年9月— 1994年8月)第一次聚会,一共到会25人,其中有11名同学参加了回忆录中回家的历程。

前排左起:赵雨祥、刘新、郭忠波(已故)、赵玉梅、孙丽萍、马月英、康慧敏、王贵荣、赵玉华(已故)、李春荣、李维新。

后排左起:窦昌民、郭子强、薛少安、姜忠友、刘猛、韩超、王凯林(原沈阳铁路局局长王树恩的长子,已故)、李子杰、王连贵(已故)、邹恒元、郭广耀、王德斌、王功军(原沈阳铁路局福利处处长老红军王修之的大儿子,已故)。

2、这张照片是1995年10月,沈阳铁路中学66届初三四班同学第二次聚会时,在和平区南八马路金聚德烤鸭店门前合影留念!到会者一共38人,也是同学最多的一次!

前排左起:赵淑芳、宋丽华、金子杰、康慧敏(前面女孩是康慧敏的女儿)、徐丽(已故)、马月英、赫淑媛、赵玉梅、白婌芝、赵玉华(已故)、赵雨祥、张笑男(女)、王贵荣、李春荣、苑玉琴。

中间排左起:王凯林(已故)、刘猛、郭忠波(已故)、张秉政、李子杰、李学文、王连贵(已故)、孙丽萍、郭广耀、王德斌、米亚男、窦昌民、谭佩君。

后排左起:刘新、赵永春、刘长春、王有库、姜忠友、邹恒元、李维新、汪海、潘勇(已故)、薛少安。

(0)

相关推荐

  • 2021 8月15日

    一晃又一周过去了,而过去的一周如果说有什么应该特别强调记述一下的,应该就是昨天的七夕,现在被说成中国情人节的传统节气. 所以昨晚我还想今天是单写一篇呢,还是继续原来的内容? 不过后来觉得还是继续上篇的 ...

  • 一场惊心动魄的往事

    心灵深处总有一些或深或浅的记忆,而我的这段记忆刻骨铭心般地镌刻在了脑海中.也许是这件事,让我倍加珍惜生命的宝贵,更加感恩生活给予我美好的今天.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40多年,但那有惊无险的一幕,清晰再现 ...

  • 【​奚月诚】马车送我去上学

    七中原篮球场 马车送我去上学 奚月诚 1979年8月中旬的一天,一位村干部拿给我三封信,我一看便知,这是丽江县第七中学的高中录取通知书,我欣喜若狂地跑到同村的另外两个同学家中,将这一喜讯告诉了他俩.在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一集

    回家(一) 呼啸的西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沿着清河水库的冰面,由西北向东南狂暴地刮过来:乌云几乎压在地面上,和漫天的大雪搅在一起,分不清四周的天空和山峦. 宽阔的水库冰面上,西北风卷起的雪浪,滚滚而来.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二集

    回家(二) 生产队一般社员的家庭扣完口粮款后,余款基本就所剩无几! 社员家里劳动力多的,扣除口粮款后,还能有一些结余钱款. 劳动力少人口多的家庭就惨了.社员分到的粮食越多,所挣的工分钱就越不够交口粮款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三集

    回家(三) "留在农村过革命化的春节"倡议书,在八棵树广播站有线广播网一经宣读,立刻就有一些大队青年点的同学,开始作出支持的响应. 很快,我们大队也有人贴出了拥护的标语. 根据倡议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四集

    回家(四) 宫家堡子虽然是一个生产队,实际上就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自然屯. 村子里只有唯一的一条从北向南,勉强能走一挂马车的土路.路东最北面只有三户人家. 再往南行,剩下的十几户人家都住在路西.村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五集

    回家(五) 陡峭斜坡面大石板上的积雪冰寒刺骨,抠在雪里的十指渐渐地失去了知觉,我们机械的向斜坡下移动着. 抢着的冰雪顺着掀起的上衣,灌进了肚子和胸部,也不敢腾出手来清理清理.终于,我们手脚并用,两个人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六集

    回家(六) 因为,从八棵树开往开原的长途客车,如果提前坐满了旅客,长途客车的司机就可以提前发车.为此,同学们立刻加快了脚步,向八棵树方向急冲冲地赶去. 出了夏家村,一直向南走就来到了大清河.冬天的清河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七集

    回家(七) 八棵树镇上,当年只有两家国营饭店:一个在八棵树镇的中间,在靠近八棵树公社政府所在地的地方:另一个在八棵树镇的最西头. 当时,每家饭店里都排满了饥饿的准备回家的知青:我们走完了这两家饭店后,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八集

    回家(八) 原来这个农村的小伙子,去年腊月在开原县城西面的乡里,和一个姑娘新订的婚. 小两口情投意合,讲好今年正月初一去准老丈人串门,没想到和我们一样没上去汽车.又怕未婚妻有想法,也决心步行赶去开原西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九集

     回家(九) 冰层"冷胀热缩"的道理,同学们虽然都懂:可是,每次听到冰层下,那连绵不断响雷般的巨大轰响声时,我们还是都下意识地停住脚步,提心吊胆,感觉很是恐怖. 每次都是这种害怕沉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十集

    回家(十) 安抚好带路的老乡,回过头来我开始安慰愤怒的同学们:然后让大家背朝西北,打开自己的背包,拿出各自的花生,虽然都是生花生,但必须先吃些东西再说:花生已经冻得像子弹一样,在嘴里得化十几秒钟才能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