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曾:打开40年前的尘封记忆(二)
求学之路系列之三
李庆曾:打开四十年前的尘封记忆
(续前)
二
在我上大二时,我大儿子大为就出生了。
当时我妈在家已经带了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大姐的闺女大方,她比我家大为大个四、五岁。另一个是我三姐的闺女小悦,她只比大为大一岁。这样,我除了上学、回家复习功课外,又多了一样帮我妈妈带孩子的任务。
上课时学习紧张,回家赶紧做作业,还要复习功课,并且要带孩子。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可想而知。尽管如此,我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各科都能保持在优等的水平。真可谓三十岁正当年呀。
在198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改革正要起步。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非常突出。急需借鉴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正是这样,当时研究苏联、东欧问题的一些专家红极一时。例如人民大学苏东所的周新城老师和社科院苏东所的陆南泉老师等。
周新城老师。他是我后来考研路上所遇到的贵人
我在读本科时选修的外语是俄语,所以对苏联、东欧经济改革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感兴趣。经常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藉和文章,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些习作,阐述苏联东欧改革的经验。其中有两篇在学校的学生报刊——《学校生活》的理论版上发表了出来。记得是王益中向我约的稿,他是我的同班同学,当时在这个小报当编辑。
我的文章发表后就有反馈。一天,劳经系的江北辰同学找到我和班里的另一位同学冯存城。说社会上现在有些经过上山下乡锻炼的知青,正在组织一个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小组,希望我们参加。经过江北辰的介绍,我们就参加了这个小组的活动。这个小组就是后来名声显赫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即“发展组”的前身。
参加这个小组的活动后,我们知道,当时这个小组的具体领导人有两位,一位是社科院农经所的陈一咨,另一位是北大经济系的杨勋老师。后来我们也知道,这个小组得到了邓力群同志和杜润生同志的积极支持。
杨勋老师为这个小组的初期活动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她不仅给大家办了北大图书馆的借书证,还提供了最初的小组活动的场所。最后在北大招待所租了房子,一位从贵州过来的孙方明同志开始全职在那里值班,从而使这个小组有了安身之处。
在1981年初的一天,这个小组在北大的一个小会议室,召开了成立会议。大约有三四十个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这个会议由社科院农经所副所长王耕今同志主持,邓立群同志和杜润生同志都到会讲了话。这个成立会议开的很成功。
会后,整个发展组又分成了几个活动小组,包括理论历史组、现状组、方法组等。我和冯存城同学都是在校生,没有很多精力参与小组的活动,所以我们参加了由张木生负责的理论历史组。
我们小组当时主要的工作,就是编辑一本马、恩、列、斯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旨在为下一阶段的农村改革提供理论基础。这样一批思想解放,在农村改革中冲锋陷阵的青年才俊,在改革初期最先想到的还是到马恩列斯那里去寻找理论武器,可见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有多深。
在那个时期,我们从“马恩全集”、“列宁全集”及“斯大林全集”中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把他们有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论述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工作量十分巨大。这些工作都要在课余时间完成。
最后,这本书被编辑成册后出版了,大约有15万字左右。那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而我们从事这项工作并没有领取任何的报酬,可见当时投身于经济改革年轻人的忘我精神。不仅是我们这个理论历史小组的成员,整个发展组的所有成员都对当时的农村改革作出了许多贡献。
我们这届本科生是1978年初入学,1981年底毕业。本科毕业后,我又考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回顾在读本科时这四年的学习历程,既紧张又充实、既学到了知识,又扩大了视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