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杼穴
大杼穴(dà zhù xue)出自《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属足太阳膀胱经。别名:背俞穴,本神穴,百旁穴,百劳穴。大為小之對,杼即筘,古稱椎骨為“杼骨”,此穴在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大杼。大,與小對言。杼,有長義。椎骨橫突,形秩整齊,有如織機之桿蓖,古稱椎骨為杼骨,上椎尤大,本穴在其旁,故名“大杼”。即岐伯所謂:“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馬元臺謂:“大腧,大杼穴也。”古圣謂為穴在杼骨之端,為手足太陽及督脈三經之會。故先哲遵之為“大杼”。穴屬骨會,《難經》有:“骨會大抒,骨病治此。”骨在人身,外有皮肉血脈之維護,猶如抒軸之狀,且兼是穴下分出有附分,有橫出經緯之意,因將此穴,名為大抒。“背”,穴内气血来自于背部也。“俞”,输也。背俞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背部各个俞穴。理同大杼名解。“本”,根本也。“神”,与鬼相对,言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也。本神名意指本穴为头部气血的来源根本。大杼穴气血为湿冷的水气,运行为向头部传输,而头部为诸阳之会,热有余而寒不足,本穴上行头部的湿冷水气能使头部之热降温,维持头部在正常的温度范围,故名“本神穴”。“百”,数量词,多也。“旁”,侧也。百旁名意指背俞各穴上行至本穴的阳热之气不走督脉正中路线,而是走膀胱经的旁侧路线上行头部。理同大杼名解。
【取穴位置】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位置】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最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功能主治】
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
【穴位配伍】
配肩中俞、肩外俞治肩背痛。
配夾脊、絕骨,有強筋骨,通經絡,調氣血的作用,主治頸椎病。
配列缺、尺澤,有理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氣喘。
配膻中、豐隆,治咳嗽。
配合谷、頰車,治牙痛。
配大椎、風池、肺俞、足三里,治哮喘。
【穴位治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手足太阳经交会穴。“骨”,水也。“会”,汇合也。大杼穴为人之骨会者,是因为本穴的气血物质为人体五脏六腑外输之气的冷缩水湿汇合之处,冷缩水湿表现出水的润下之性,故为“骨会穴”。
《黃帝內經素問·水熱論》: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
《針灸甲乙經》:頸項痛不可俯仰、頭痛、振寒、瘛疭、氣實則脅滿、挾脊有寒氣、熱汗不出、腰背痛,大杼主之。筋癲疾者,身卷攣急,脈大,刺項大經之大杼。
《針灸甲乙經》:足太陽、手太陽之會。
《肘后備急方》:風痹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真是妙。
《針灸大成》:主筋攣癲疾。
你身边的健康顾问。公众号联系人:赵先生,手机号:18568446039,微信号:HNayzds,抖音号:ay6392,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吉祥春天12号楼5单元1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