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李侍郎更当得起靖康殉国第一人的梅尚书(下)
请命
金朝说要另立新君,汴梁留守王时雍就召百官商议人选,最后决定了,立宰相张邦昌。王时雍集合百官、士庶、僧道、军民商议推戴新君,担心百官不肯签名,就亲自带头签名,百官也随之签名。
户部尚书梅执礼也在百官之中。
他顺应时局了吗?屈从大流了吗?
这时候,他仍然是东壁提举根括金银官,仍然面对收取满足金人要求的金银的艰巨使命。即使已经劫持了整个宋朝皇室还把皇室人口一个个定了价钱算作抵债,金人也仍然想榨干繁华的汴梁。
文科出身的他因为工作原因显然已经和数字打了不少交道,他与其他三位商议,觉得京城已经交过一次金银了,又经历了战争,民力已困,而金人要求的价码是即使连铜铁也算上也无法满足的,金军统帅完颜宗翰也应该知道这一点。
于是他们决定:去向完颜宗翰请罪!
完颜宗翰问他们:既然没钱,为什么不向百姓征收?(胡不赋于民?)
四人称已经无可搜刮了,甘当军法处置。
只要能让百姓免于受苦,大不了我们几个一起死了!
但这时,与他们有宿怨的宦官却觅到了报仇的良机。他们秘密告诉完颜宗翰:
城中七百万户,所取未百一,但许民持金银换粟麦,当有出者。
城中七百万户,被榨取的还不到百分之一呢。
在宦官献计下,金人开始卖粮给汴梁百姓。当时汴梁已经缺粮,百姓果然拿钱去买粮食,也就暴露了户部尚书并没有尽力向他们勒索财物的事实。
完颜宗翰怒了,就骂他们四人。
四人都说:
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顾比屋枵空,亡以塞命耳。
天子蒙尘,臣民都愿意效死,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怎会顾惜金缯(指黄金和丝织品,泛指金银财物)?可我们只看到那些空空的房屋,实在没有东西可以完成您的使命。
完颜宗翰问:你们的官长在哪?
程振知道,一旦说了实话,梅尚书就要倒霉了,就上前说:“我们都是官长。”
完颜宗翰更怒了。
当时受命搜刮金银的官员一共八个,四个正职下面还有四个副职:侍御史胡舜陟、殿中侍御史胡唐老、监察御史姚舜明、王俣。
完颜宗翰先拿那四个副职开刀,杖责一百,几乎打死。
梅执礼等四人仍然为他们求情。
过了一会儿,完颜宗翰说:你们可以走了。
四人骑着马回城,走着走着就到了汴梁外城的正南门——南薰门。这里不久前还是宋朝的京城,但现在已经成了金朝监军的所在。
但他们已经无暇感慨了,因为他们听见后面有人在喊:
尚书且止,有元帅台令。
原来是金人元帅有令,要尚书暂停一下听令。
叫的只是尚书,但其他三人也没有因为没叫自己就装没事人一样回城。既然一起来了,就要一起走。
他们一起下马,跪下听令。
虽然是宋朝的命官穿着宋朝的官服跪金朝的元帅,但那一刻,他们的心态大概是阳光的:也许元帅回心转意了,不要全城百姓的钱了。
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跪了又如何?
至于最坏的打算……他们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遗憾
那一天,那道近在眼前的城门成为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那一天,天有异象:
《宋史》:
是日,天宇昼冥,士庶皆陨涕愤叹。
《孤臣泣血录》:
是晚,大风拔木。
金人说:因为刮不到要求的数目,已将四名根括金银官正法,枭首示众,刮不到钱不要紧,我们可以自己分兵搜索。至于南薰门外的四具尸体,家属交了金银可以领回去。
如果只想抱大腿苟活,把皇族和民女强送到金营的王时雍、徐秉哲、范琼就是现成的榜样;至于后来下场不好,那也是此一时彼一时。
虽然梅执礼终究是因为民请命而死,但如果仅此而已,其实还不足以让他成为方凤口中的靖康殉国第一人。
因为李若水是主张钦宗亲赴敌营的,某种意义上是他坑死了皇帝,虽然求仁得仁,却有以死塞责之嫌。
而梅执礼有一个大计划,一个在他生前还来不及执行的大计划。
当初,宋钦宗、宋徽宗相继出城,他一介文官,完全无法阻止,哭着回家见母亲:
主辱臣死,何以生为?
母亲说:
忠孝难两全,汝受国厚恩如此,宜刳心上报,慎勿以老人为念。
他年少孤贫,都是母亲抚养他,教他读书,才有他的今天;同样,没有宋钦宗的提拔,也没有他的今天。
那天,他坚定了自己的心思,将母亲托付给兄弟,让兄弟带母亲离开,自己则与宗室赵子昉、将领吴革等聚集了十余万军民,只等发作,夺取万胜门,夜袭金帅营帐,迎回二帝。
至于他自己,他的父辈梅溶不是已经用生命给他做出了表率吗?
所以有一种说法,王时雍和开封府尹徐秉哲不敢参与此事,就派范琼出卖了这些人,金人又担心人心动荡,就以搜刮金银不足为由杀了四人。《三朝北盟会编》《朝野佥言》还说梅执礼当时是副留守,并不承担搜刮事务。
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认为按《实录》,他确为金银官八人之首。而且《三朝北盟会编》《朝野佥言》都在叙事时出现了严重错误,不是弄错官职,就是弄错人名。而《东都事略·梅执礼传》又不载此事,所以认为,这事其实梅执礼没有参与,都是同时期的监察御史黎确等人道听途说。
记载梅执礼参与救驾的除了《三朝北盟会编》《朝野佥言》还有《宋史》《浦阳人物记》《南征录汇》,而《续资治通鉴长编》《孤臣泣血录》皆不载。后来,清朝方迈在《浦江重立宋户部尚书梅节愍公墓碑记》中提到了这一争议,称其有待考证。
《浦阳人物记》的作者是明初才子宋濂,赞扬“梅节愍以忠义显”,并赞梅氏一门短短七年间就有二人舍身取义。他和方凤一样,都是梅执礼的老乡;而上面说的方迈,就是方凤的同族后裔。
那一年,梅执礼四十九岁。不知天命的他,是带着希望走的。
共商推戴新帝了又如何,向金人下跪了又如何,被活活打死在城门口枭首又如何?
这都只是权宜之计,该准备的我早就准备好了,过不了多久,你们就颤抖吧!
人临终时会精神崩溃,出现幻觉,也许四人都在临终幻觉中看到了大计划在吴革领导下顺利实施,二帝得救,金军受挫,从此宋朝仍是中原之主,而不是后来那个南渡偏安的小朝廷,也就不会有人写那些“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诗了。
梅尚书当还记得自己年轻时拿过弓箭,虽然这不足以证明他的武艺是什么水平,但如果当时侥幸活了下来,他很可能也不会拒绝证明自己的机会。
但现实是残酷的:大约半月后,因为张邦昌就要登基了,吴革再也不能等了,赶紧按计划起事,于是……徐秉哲逮捕赵子昉送交金军,吴革也被假意同谋的范琼诱杀。
如果金人早就知道这事了,为什么还要给吴革半个月时间?引蛇出洞吗?
所以小编觉得,梅执礼参与救驾图谋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只是金人杀他的时候,未必已经知道,这个书生的文弱外表下其实藏着更大的乾坤。
梅执礼曾赞叹程御文辞清婉,后来为梅执礼作墓志铭的,正是程御的孙子程瑀。
南宋建立后:
高宗即位,诏赠通奉大夫、端明殿学士。议者以为薄,复加资政殿学士,谥曰节愍。子忠恕,承务郎,监潭州南岳庙;忠范,承务郎。
如果梅执礼当初参与的救驾计划成功了,宋皇室固然可以幸免,疆域也可能维持得更好,但皇帝便轮不到宋高宗做。这样,是不是就容易理解为何宋高宗给他的待遇“薄”了呢?
再结合对比李、梅二人具体的所作所为和实际效果,是不是也容易理解,为什么金人只宣扬李侍郎,而故意无视了梅尚书呢?
后记
南宋绍定年间,浦江知县李知退建二贤祠祭祀梅执礼。
元朝至正十年(1350年),浦江县学文庙建祠祭祀梅溶、梅执礼等五人,教谕祝应昇于庙西南立祠,号五贤祠,又担心后生不知五贤生平,又请诗人戴良作赞,在祠中刻石。太常博士郑涛亦作《五贤赞》。
明初张孟兼有诗《过梅节愍故宅》:
梅溪倘可作,吾此溯微湍。力罢千金括,谋回万胜銮。孤忠殉社稷,乱石葬衣冠。依约曾栖处,枫邱血尚丹。
梅执礼墓在浦江县南三十里通化乡黄茅山。清康熙年间,梅氏族人已经流散,其地被邻族董氏侵占,但地方官注意到以后,就对梅氏墓进行了保全。
梅执礼后人的去向是与浦江相邻的兰溪市的诸葛镇万田村,他们在那里建立了梅祠缅怀他们的祖先,祠联曰:
提举殉国铭祖训,万胜不克慰苍天。
IOS系统打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