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古墓葬(4)

本篇目录:

*****************************************

31.于谦墓

明至清                         浙江省杭州市

32.李白墓

唐                             安徽省当涂县

33.武夷山崖墓群

青铜时代                        福建省武夷山市

34.朱熹墓

宋                             福建省建阳市

35.朱轼墓

清                              江西省高安市

36.嘴子前墓群

周                              山东省海阳市

37.萧王庄墓群

汉                              山东省济宁市

38.洗砚池墓群

晋                              山东省临沂市

39.崔芬墓

南北朝                          山东省临朐县

40.韩氏家族墓地

唐                                山东省莘县

****************************************

31.于谦墓


于谦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雄”,于谦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台山麓。明景泰八年(1457年),于谦被卷入“夺门之变”被杀身亡,明成化二年(1466年),于谦冤案平反昭雪,明弘治二年(1489年),明孝宗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旌功祠,设春秋二祭,形成祠墓合一格局。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于谦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2.李白墓


李白墓,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旁,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墓地,于唐元和十二年(817年)迁葬于此。李白墓占地100亩,分前、中、后三个部分,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青莲书院、盆景园等景点。李白墓完整地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祠、享堂集中展现了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筑风格,“宋碑”则详细记载了李白生平身世和诗歌成就,“太白碑林”镶嵌着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

唐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去世,当涂县令李阳冰将他葬于城南龙山东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与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李白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1938年,李白墓中的太白祠在战争中遭到炸毁。1979年,当涂县人民政府重修太白墓。1982年,李白墓扩建,征用谷家村20多亩良田。2007年10月,由于太白碑林木结构出现腐烂,部分屋椽断裂,屋面下沉,覆瓦时有脱落,为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李白墓关闭该景点并进行维修。2008年4月,李白墓太白碑林维修工程结束,清明节前重新对外开放。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李白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3.武夷山崖墓群


武夷山崖墓群分布在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两岸山峰和山北景区内,现存的地点近20处,棺木数量约20具。武夷山崖墓群分布在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两岸山峰和山北景区内,主要分布地点为大王峰、换骨岩、玉女峰、仙馆岩、小藏峰、大藏峰、太子岩、仙钓台、鼓子峰、鸣鹤峰以及武夷山风景区北部的观音岩、白岩、长窠、霞滨岩等处,现存的地点近20处,棺木数量约20具。

武夷山崖墓是形似江南乌蓬船的木棺,也称架壑船、仙橹、仙舟、敞艇、仙人屋、金棺材、仙船、沉香船、船棺等,是武夷山古闽族先民的一种葬具。船棺的形状与独木舟相似,分底、盖两部分,全长3—5米,整木刳成,上下套合,前高而宽,后低而窄,两头起翘如船形。根据古代志书记载与现代科学考察资料,崖墓棺木的形制以舟船形的居多,长方形或圆形的较少。但无论形制如何,均采用质地坚硬的优良木材楠木等制作。随葬品有竹木、陶瓷以及青铜器等,不过由于年代久远或历史上遭受人为破坏的原因,这些随葬品已经不容易被发现了。棺木存放的数量,依岩洞或裂隙的大小,或一棺、或数棺、或不暴露、或延伸于洞隙,临溪水或地面的高程都在20—50米左右。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武夷山崖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4.朱熹墓


朱熹墓,又称“朱子墓”,是宋先贤朱熹及夫人刘氏合葬陵墓,坐落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后塘村大林谷。陵墓位于丘阜隆起的高爽之处,周列水田,视野开阔。建阳区作为闽学中心、朱子理学摇篮地,是闽北地区朱子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于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3月甲子日病逝于建阳市考亭,与夫人刘氏并葬于此。朱熹生前曾到过唐石里,相传有人对朱熹说,龙居后塘,乃先生归藏之所。山上有幸如亭和顺宁庵。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屡经修葺,山下享堂5楹。清朝康熙、乾隆、嘉庆等均有重修,并在山下建朱子祠,以后失修倾圮。朱熹墓为圆形,外用鹅卵石围砌。上首中央仍立清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墓碑一块,上书“宋先贤朱子,夫人刘氏墓”。墓地选址,相传宋时有异人对朱文公曰:“龙居后塘,乃先生归藏之所”朱熹相信风水,后来果然葬于此地。黄

坑处边远闭塞地区,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这里是与外界隔绝的“世外桃源”。安葬在此,实无兵荒马乱之扰,更无掘坟覆尸之祸。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朱熹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5.朱轼墓

朱轼墓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县城北面偏西32公里处,座落在村前公社龙溪大队剑山上,为清乾隆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朱轼之墓。整个墓地长约240米,宽约133米。建筑宏伟,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现存三块石碑,二尊石马,二尊石人,一块大石牌坊。石碑正中刻有:帝师元老,两边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名卜金甄三纪勋猷高北斗、望留绿野千秋事业并东山。

朱轼(1665-1736),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颇具惠政,居官廉洁,刚正不阿,为世人传颂。“束身励行,通经史百。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年,卒于高宗乾隆元年,年七十二岁。康熙三十三年(公元一六九四年)进士。由庶吉士改授湖北潜江知县,有惠政。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左都御史。雍正时,充圣祖实录总裁。行取授刑部主事,督学陕西。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与怡贤亲王共治畿辅营田水利,蓄泄得宜,溉田六十顷。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朱轼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6.嘴子前墓群


嘴子前墓群在山东海阳县盘石店镇嘴子前村东北的窄小台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上有古墓葬遗址。墓之附近还发现过数量不少的马衔镳之类的车马器。墓室之上填青膏泥为当时风气,起封闭和防盗的作用,该墓之中器物保存较好,正是基于此。椁四周有熟土二层台,一些随葬器置于其上。棺、椁均以方木构筑而成,其中外椁室墙板方木长达6余米,宽、厚度约0.2米,照此垒筑墓室,所耗木材相当可观。内椁和棺之间有头箱,大部分随葬品置于其中。棺为悬底式,棺内人骨已朽,骨灰之间散见佩、管、珠等玉器,当为主人随身装饰物。

墓葬未经盗扰,出土器物颇丰,多达240余件。其中铜器60余件、漆木器40余件、玉器和石器10余件,其他为陶器。随葬器物中以青铜礼器组合较为显眼,有七鼎,一套编钟(由七件甬钟组成)、壶、盘、匜等。七鼎乃诸侯的礼数,此墓中七鼎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列鼎,在当时重诸侯轻天子和风行厚葬的情况下,一些贵族以越礼的方式进行自我标榜自我满足的现象十分常见,如诸侯用天子之礼、卿大夫用诸侯之礼。嘴子前四号墓用七鼎大概正是基于此种形势,以不是很标准的列鼎来张扬自己的虚荣心,并且在出土的遗物中见有正、背面均鎏金的革甲饰片。鎏金工艺并不是单纯的装饰艺术,它能象征权势,不过还得有相当级别才能用,除非墓主又是僭越用礼。那么M4墓主是以何种资本来夸张自己的呢?不妨来看看他的身份如何。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嘴子前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7.萧王庄墓群


萧王庄墓群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北郊萧王序村南,为东汉任城国国王及其配偶的墓葬群。墓群原有土冢九座,由于多年来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现地面仅存土冢4座,其余均被夷为平地。1992年,济宁市文物局对墓群中的一号汉墓进行了挖掘、修复。该墓发现了近800石的汉代题记刻石,这是中国迄今所知汉代石刻中最为重大的发现。

由于一号墓遭盗掘破坏严重,1992--1994年,济宁市文物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随后维修保护,就地开放。墓葬座北向南,为砖室券顶墓。墓室由墓道、耳室、甬道、前室、后室、回廊、题凑石墙等部分构成。墓道在墓室南部,其中后部东西两侧各设一耳室,为“外藏”厨、厩库。墓门为两道墙封堵,门内甬道通前室。


前室为横长方形的厅堂,后室近似方形为“正寝”,中设大棺床。回廊四面绕于前后室,象征“便房”。回廊外侧为题凑石墙,象征“黄肠题凑”。其形制结构基本符合汉代皇帝、诸侯王的墓葬制度。本墓以题凑石墙作外框,把整个砖室包围在一个偌大的石屋里。建筑颇具特点,十分考究。


一号墓早年被盗,出土文物187件,其中3件玉器为一级文物。该墓重大的考古发现是,墓室石块上镌刻着大量题记文字,仅内面可观睹的刻石就有782块,为目前全国汉墓考古资料所仅见。据墓葬形制、出土物特点和铭刻地名分析,该墓年代在东汉前期,墓主人很可能是东汉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刘尚为东平宪王刘苍之次子、光武帝刘秀之孙,就封于章帝元和元年(84年),薨于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在位18年。

墓群是分布集中、保存较好的一处东汉诸侯王陵寝。已发掘的一号墓规模宏大,结构独特,题刻众多,是目前全国少见的一座东汉诸侯王石材题凑墓,也是目前全国出土石刻文字最多的一座汉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2006经国务院批准,公布萧王庄墓群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8.洗砚池墓群

洗砚池墓群位于王羲之故居公园东北部,发掘出土两座晋代大型墓葬,其中一号墓为双室墓葬。是山东已发掘汉晋大型砖室墓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山东已发掘大中型砖室墓葬中惟一一座未被盗掘的墓葬。二号墓葬为单砖室墓,结构保存完整。2003年5月初,山东省临沂市在市区王羲之故居公园扩建工程施工中,发现两座较大的砖室墓葬。随即,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临沂市文化局联合组成考古队进行了抢救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墓葬位于临沂市市区洗砚池街北侧、王羲之故居公园东北部。两座墓葬东西相距30余米,除墓门为石制之外,其余均为砖筑。其中1号墓为双室墓葬,为山东已发掘汉晋大中型砖室墓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山东已发掘大中型砖室墓葬中惟一一座未被盗掘的墓葬,出土了丰富精美的随葬品。

墓葬出土随葬品十分丰富,有铜器、瓷器、陶器、漆器、铁器、金器及其它质料的随葬品250余件(套)。其中瓷器主要为南方风格的青瓷,器形有盘口壶、鸡首壶、罐、钵、水注、烛台等。陶器有盘、釉陶瓶等器类,其中盘多为漆衣陶。铜器有熏炉、鼎、魁、斗、熨斗、灯、碗、弩机、带钩等。金器主要为装饰品,有手镯、钗、簪、铃、串珠、牌饰、指环等。铁器有刀、灯、镜诸类。墓葬随葬漆器数量也很多,但多腐朽严重,可辨器形有奁、壶、耳杯、盘、勺等类。在出土随葬品当中,尤以青瓷胡人骑兽烛台、青铜人物骑兽烛台、凤鸟形铜熏炉等器物造型优美,保存十分完整;铜弩机上刻有“正始二年五月十日左尚方造...”等30余字铭文;部分漆器的底部有清晰的朱书文字,记载明确的年号,内容有“太康七年”、“太康八年”和“十年”三个年号以及“王女”、“李平”、“李次”、“官”等文字。

从两座墓葬的形制结构、随葬品的器物组合特点和纪年资料初步判断,墓葬的年代应属西晋时期。1号墓完整地反映了当时的葬制葬俗。同一墓葬埋葬3个未成年人,是考古发掘中极为罕见的现象。出土随葬品丰富而精美,为山东晋代墓葬中所仅见。2号墓虽然被盗,但规模更大,墓室结构完整,与1号墓葬相距不远,时代相近。两座墓葬规模较大、构筑方式考究、出土文物丰富精美,墓主应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或一定的政治势力,应与当时的名门望族或达官贵族有一定关系。

2006经国务院批准,公布洗砚池墓群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9.崔芬墓

崔芬墓位于山东省临朐(念qu,同区)县冶源镇红新村海浮山南坡。封土已毁,已探知1石室墓三座,当为一家族墓地。1986年发现古墓地并进行了清理,墓室呈“甲”字形,由方形墓室、甬道及生竖井式墓道组成。条石垒砌,石灰勾缝,墓顶覆斗状,四角攒尖。墓室边长3.5米,高3.3米,内有石棺床,四壁壁画流光溢彩。大批陶俑已毁,残存墓志一盒及青瓷八系罐、鸡首壶,豆、碗、铜镜、五铢钱等。墓志石刻667字,为典型的魏碑体。


墓主崔芬为东魏末威烈将军,卒于北齐天保元年(550年),次年葬此崔氏家族墓地。甬道壁彩绘挂剑武士,墓室南壁绘朱雀,上绘星辰,其他三壁和墓室顶绘日月星辰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之神,壁画还绘有主人出行图、“竹林七贤”、舞蹈、山水等,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堪称北朝绘画佳作。

2006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崔芬墓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0.韩氏家族墓地


韩氏家族墓地位于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北200米处,韩氏家族墓地现存韩国昌、韩允中父子及其家族墓地与神道碑、牵马俑、石马、武士俑、羊、虎、墓表等石刻。据旧唐书记载:魏博镇为割据河北的三大强镇之一。韩允忠为唐魏博节度使,其父韩国昌为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故其家族墓地规模宏大,石刻雕琢古朴,系用圆雕手法雕刻而成,碑额利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成,神龙曲身盘绕、层叠分明。

其中,韩允忠神道碑通高6.38米,宽2.15米 ,厚0.75米,由额、身、座三部分组成。碑额和碑身为一巨石雕刻而成,碑额为方形圆角,用高浮雕的手法刻二龙戏珠,二龙盘环、曲身、层叠分明,各用一爪踏珠于碑额中心上部,碑额中心有圭形平面,阴刻篆书3行12字:“唐故魏博节度使韩公神道碑。”碑额的两侧各浮雕3个下俯龙首,碑额背面雕饰龙身,碑身高3.57米,下部略残,碑文楷书,阴文50行,行约84字,现存约3800字。龟形座,足内收,龟爪露出,细雕其状,从侧面观之此龟似静,又似在缓缓行进之中。

牵马俑位于石马的左侧,首残,身着圆领宽袖长袍,腰束带,双手持马缰,右手握缰至马辔出处,做拢马停进状,马圆体肥,马首饰辔,低首,鬃毛直立,背饰凹形鞍。武士俑身穿长袍,双手在胸前紧握宝剑,目光正视前方。石羊体大肥壮,前腿双膝跪地,作伏卧状。马辔、人俑衣服纹饰等则用浅浮雕的方法来表现,整组石刻粗犷、古朴,造型生动形象,是唐代石刻难得的艺术珍品。碑文为楷书,字迹端庄、规整、秀丽是研究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2006经国务院批准,公布韩氏家族墓地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新发现 | 安徽省长丰县埠里宋代家族墓地:建筑考古的重要地下遗存

    考 古 工 作 成 果       埠里墓群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埠里社区鲁庄南约180米.调查和勘探结果显示,墓群位于一低矮丘陵的南坡,平面呈椭圆形,总面积约18.8万平米,其北界为丘陵的陵脊 ...

  • 考古界: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大墓遗物丰富

    墓室结构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热水墓群是6-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有力地证明了从北朝至隋唐时期,青海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重要的干线,都兰则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为做 ...

  • 新发现丨济南发现山东地区规模最大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2021年4月至7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山东省济南市董家街道高尔村东南发现的墓地进行了考古发发掘. 本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是发现了12座元代砖雕壁画墓,其中7座为纪年墓葬. 该墓地位于发掘区西北部,墓葬 ...

  • 他曾跟随郑和下西洋,去世后用悬棺下葬,没过多久就“悲催”了

    郑和下西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明宣德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到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扬国威结交外邦,极大促进了中国航海的发展.在郑和下西洋期间,有一个人始终伴他左右,也因此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而 ...

  • 第六批国保--古墓葬(1)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墓葬(共77处) **************************************** 1.金陵 金                       北京市房 ...

  • 第六批国保--古墓葬(2)

    本篇目录: ******************************************** 11.沙梁坡墓群 汉                               山西省天镇县 1 ...

  • 第六批国保--古墓葬(3)

    本篇目录: **************************************** 21.张应瑞家族墓地 元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 22 ...

  • 第六批国保--古墓葬(5)

    本篇目录: ************************************ 41.明鲁王墓 明                           山东省邹城市 42.应国墓地 周至汉    ...

  • 第六批国保--古墓葬(6)

    本篇目录: *********************************** 266   -46欧阳修墓 宋                          河南省新郑市 267   -47李 ...

  • 第六批国保--古墓葬(7)

    本篇目录: ********************************** 51.南汉二陵 五代                         广东省广州市 52.藤桥墓群 唐至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墓葬(8)

    本篇目录: ************************************** 61.八塔台墓群 周至明                        云南省曲靖市 62.营盘村墓群 明至清 ...

  • 第六批国保--古墓葬(9)

    本篇目录: ***************************************** 71.洋海墓群 青铜时代至唐                      新疆鄯善县 72.阿日夏特石人墓 ...

  • 第二批国保--古墓葬,石刻及其他

    (六)古墓葬共(7处) 56 1. 司马迁墓和祠 西汉至宋                       陕西省韩城县 57 2. 杨粲墓 宋                            贵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