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自己,光照别人—著名作家叶梅归乡恳谈会

每年清明前后都回原籍祭祖的著名作家叶梅老师,今年如期来到东阿。知联会长范玮老师,组织了这次同著名作家交流学习的座谈会。

叶梅老师气质高雅,性情温和,平易近人。她先讲述了自己受到的文化滋养。她生于江河之间,父亲是东阿鱼山人,1947年,随刘邓大军南下;母亲是长江三峡巴东人,她说,两条母亲河滋养了她。

在父母的讲述中,在骨子里,她与东阿骨肉血脉相连,不只是家族的血脉,而且是文化的血脉相连。齐鲁文化和巴楚文化,多元文化的汇集。

叶梅老师主讲了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怎样写。

写的原因不外乎三个:

一是倾诉的欲望,不是逼着去写,都是主动要写。

二是生活时代对我们的召唤,牵动心灵的事件和人物,促使我们去表达。

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精神大厦的矗立,没有灵魂的民族是悲哀的,会堕落,甚至会消失。

近几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文化的发展却是落后的,道德上是萎缩的,我们甚至在消解传统文化。那些平日里为一点小事,一点小钱而出现的恶性事件,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钱,而是道德层面。而道德构建需要文学作品。“善恶终将以文学流传”。对负能量的东西要会识别、了解,然后才能抵制、批判。文学,就是传播善就是阻止恶,为民族点亮一盏灯。

叶梅老师分享了《阅微草堂笔记》里的一个故事。一个读书人遇到鬼,和他一起行走。鬼看到茅屋里住着一个人,鬼说,这是一个读书人,因为他能发出光来。司马迁孔子,屈原,他们的光能照日月,读书人也有尺余光亮。

和他同行的读书人问,我有多少光。

鬼说,你浑浊不清。

如果写的文章不够好,甚至是垃圾,对慰藉别人的心灵起不到什么作用。估计那光,就应该是浑浊不清。

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该点燃一盏什么灯?能不能发出光亮来?

文字是可以发出光亮的,是神圣的。

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牺牲了很多的业余时间,用来读书写作,也要争取能发出一些光。

我们要获得什么?

写作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得奖。如今时代,是精神创造的焦渴,缺乏好作品,写作,是给时代、国家光照的作品。为得奖的目的往往会背道而驰。

为发表也不是目的。

目的应该是滋养自己,光照别人。

写什么呢?

限于时间、精力,我们只能写某一些东西。近几年业内叶梅老师写了很多生态散文,欧洲的《瓦尔登湖》《昆虫记》,中国却还没有类似作品。

叶梅老师每走到一些地方,都会有与我们不同的思考,看到黄河断流,她想到父亲说过的曾游过黄河,如今断流到可以走过黄河,若黄河断流了,人可怎么生活?

深海里都发现了白色的塑料袋儿,玉龙雪山的雪线下降,叶梅老师非常痛苦,写作对她而言,是出于生命的召唤。

去东北,她写了《根河之恋》,因她的文章此地修建了纪念林,凡来者都种一棵树。这就是她发出的光亮,每个人都身体力行,生态就会有所改观。

写生态散文,做生态文化的构建者。

很多外国电影走到了科技的前沿。文化写作者也应该这样,高科技改变了生活,如果对科技不了解,就是一个盲人,就是失明者,所以她涉足高能物理,写了《北斗,北斗,中国科技这十年》。

紧扣时代,关注社会,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引领。

目前有些主题的文章,大家写得千篇一律,结构类似,那是没有进去,都是在面上,没有感动人。

怎么写?

有的作家只写身边的事儿也能写好。比如说乡愁这个话题。多数都写乡村的败落,可是,乡愁,不只是一声叹息,不是光记录事情,不是总哀叹,离开故乡的人们,像我们自己,至少是接受了新的、现代的生活方式,把这种感觉写出来也挺好。乡愁也是寻根。站位思考应该更多、更深,避免雷同化。

如何选材?

一、一定要有真实的生活体验。

二、真情的表达,不造作,不虚伪。

三、需要有新的发现。思考不同,角度不同。从现象发现新的东西。一样,在神农架写散文。有的写到了人和动物的关系,有的写到的是关于寻根。

四、一定要有优美的文字,要经得住推敲,要讲究。要有文字的基本功,要有对文字的敬畏态度,如何组合表达出不同的含义。文学,是生命的一种方式。

文化,滋养自己,光照别人。曹植正是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才得以在东阿流传至今。

叶梅老师讲座结束后,叶梅老师的学生——著名作家常芳老师,谈了她的写作体验。她从毕业论文以及外国名著谈起,告诉大家在熟悉中发现陌生,找到好的角度。

讲座结束,问常芳老师,有些名著,死活都读不下去怎么办?常芳老师说,还是按照个人的喜好,不过,仍然推荐读经典,这一点,什么时候都毋庸置疑。

对于一个只会写日记的门外汉来说,和这样的大作家坐在一起,都感觉不够格。不过,感觉收获很大,学习了很多东西,也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继续努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