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就算了?你还得经过2步,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一种最好手段,但是阅读仅仅是汲取知识的开始而已,还仅仅是第一步,因为不经过整理和吸收的知识永远成为不了自己的知识。所以关于怎么去阅读一本书,中间过程之中又应该怎么地去了解已获得的知识,到最后的归纳,整理和输出转变成为自己真正的知识又是一项大工程,今天教大家怎么通过阅读、整理、吸收等等把书上的内容真正地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在阅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要搞清楚目的,你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从中得到些什么呢?目的是什么?必须要先清楚自己的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在阅读速度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目的性不是太强,仅仅是把书当为自己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那么可以慢悠悠地去阅读一本书,不用太执着于去记住书中的内容,而是在细品慢读之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各种含义,比如各种名著以及散文等等这些大家的作品就非常适合这种阅读的方式。
如果目的性较强,希望能够在书中得到某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又希望自己能够快速地读完一本书,可以先看目录,再翻阅书中的一些重点挑着来看,重点内容才是核心的精华.这类书比如各种技能类的书、或者是工具书,为了节省时间的目的,并不用逐个字逐个字认真地去阅读,这种方式略显生硬,也不能够满足当下迫切获取知识的需求,快速地阅读,弄清楚一段内容之中的核心内容以及要表达的观点,就能够得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前面的步骤已经弄清楚自己阅读的目的之后,就可以去挑选某个领域方面的书籍进行阅读,但是在挑选相关书籍的时候也有一些小窍门。在挑选相关书籍的时候,以挑选某个领域的最原始,最经典的著作为准,因为目前市面上许多的书籍延伸出来的知识许多都是基于最原始的那本著作理论延伸得出来的知识,也是在旧的“理论”之上搭建新的知识以及各种理论和补充。
虽然最新某个领域的书籍对当下较为适用,但是还是有必要先去阅读“最原始”的那一本著作,了解其中的脉络以及演变,而不是直接成为中下游的读者,要从上层溯源,了解它的演变以及脉络,了解完之后相信个人会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同时这样也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一门知识,以及深入地去了解它。
输入仅仅是获取相关知识的第一步,要真正地获得知识必须要经过自己的理解、归纳整理,到最后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不要盲目地去一味接受书中来自作者的意见,而是要根据作者提出的论点,看作者有着哪些方面的论据去支撑他相关的论点,来去证明他的论点,而不是一味地接受对方的思想,被对方的思想牵着走,不加批判地接受来自对方的思想,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也是极其错误的一种行为。
获取的新知识,新见解可以该怎么成为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呢?其实从外界接受的新知识与见解的时候,可以充分地调动脑海之中在这方面已有的旧知识,进行相应的思维碰撞,进行融合和剔除从而构建出新的知识,只有往其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到最后的时候得出来的见解和知识才是真正地属于自己的东西。
获取某种知识就好像不断地把新运来的砖块,经过挑选之后,往原有的砖块上,添砖加瓦,用理解去成为两者之间的水泥,架构起一栋大墙。
阅读一本书,经过输入、理解、归纳整理之后最后吸收知识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点,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把它记录下来,同时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把它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加深自己的理解。
思维导图是一种相对直观的展示方式,能够全面、更加系统地把所要记录的知识更加直观化地展现出来,一露无遗,记录下来的知识还能方便日后回来查阅,同时对阅读过的书本做思维导图也是加深自己记忆的一种方式,如果你没试过,不妨试试这种方式。
曦说:读完一本书,并不意味着这件事的结束,而是要想方设法地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加以运用才能够算得真正地读完了一本书,才能够有效地去吸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