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变利好,就这么快?其实是规范的市场对拥有先发优势者更有利
收到182亿的罚单后,股价还大涨,看到阿里的股价表现,不知道大家是什么心情,投资者这不是和政策导向拧着来吗,难道炒股不是花的自己的钱?
其实不是的,除了我们昨天所说的,罚款金额虽然高达182亿,但仅仅约为阿里2019年净利润的八分之一,还不到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的八分之一。也就是说,虽然罚款交起来也肉疼,但并不会伤筋动骨。
本次市场监管总局从调查到处罚只用了数月的时间,这个效率是相当高了。以前的调查,用个几年时间是很正常的。倒不是办事效率太低了,而是传统行业垄断的证据很难找到,毕竟没有谁会故意留下证据来让监管部门查的。甚至在查一些协商共同价格行为构成的垄断中,还要用免予处罚策反一些联合垄断的内部企业,不然就找不到足够的处罚证据。
但是对互联网公司的垄断调查,相对比较容易,这些垄断的做法由于影响面广,证人和侧面的证据比较好找。另外互联网公司的后台数据价值很高,这些公司是舍不得为了应对一次检查就大面积销毁的。这样一来,调查结果和处罚决定就来得比较快,给人一种“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其实,“快"才是阿里和投资者们都希望看到的,不是还有个词叫“利空出净”吗?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最怕的是被负面新闻,特别是垄断调查之类的事情纠缠着,而且是一直纠缠着。因为投资者和公司都不知道后果究竟是什么,那样就会导致从投资者到合作单位,甚至是内部员工,都充满着不安情绪。难免就会减少交易、降低投资之类的消极办法来“机械维持”经营。而这种情况下就会给竞争对手很大的可乘之机了,到已经非常危险的时候,再出个处罚结果,很可能就会直接击垮一家巨头。
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感觉上也还是不对,怎么说也是巨额罚款,股价少跌一些就行了,有大涨的道理吗?
其实,这里面的门道是这样的,阿里一直宣称,自己是在用新规则来改变传统销售模式高成本、低效率的弊端。那么为何自己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人了呢?一定非要搞二选一,搞垄断不可?除了我们说过的新负责人是搞财务的,只看经营业绩以外,其实还有一种焦虑。
想想都可怕,在大家都认为互联网的市场已经容不下更多玩家的时候,广告说9块9就可以买五菱宏光的拼多多突然在几年间就迅速崛起了。
拼多多靠的是什么,虽然有补贴和砍价的新式玩法,但实质上是用虚假宣传(至少是夸大宣传)等手段,利用更低收入的消费群体,总体上贪小便宜的人性弱点,用聊天工具等近似于病毒式的传播,这样最终取得想相当大的成功。如果是在一个比较规范的市场中,拼多多的崛起并不会这么容易,至少会花长几倍的时间。
也就是说已经取得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企业,希望市场更加的规范,这样进入的门槛就更高。而且,就算以后补贴烧钱不一定都被判定为恶性竞争,但相同效果下,烧钱的时间会花得更长,有可能就会导致资本失去了等待的耐心。
这就跟有了大量核武器的美苏,希望固定现有核弹头的数量,搞出核不扩散之类的规则,自己虽然不怎么增加核弹头数量了,但没有的人就永远没有了。先发优势者就是希望行业得到更严的监管,道理跟这种靠法律等手段提高军事领域进入门槛的做法是一致的。
当然我们就不扯赵匡胤以“殿前都点检”黄袍加身当上皇帝后,就废掉了“殿前都点检”这个职务。其实这里面的道理是一样的,阿里靠互联网时代野蛮生长取得了国内电商老大的地位,当然规范的市场规则,把新的“野蛮者”给挡住对自己更有利。因为凭资金实力、现有平台的产品丰富程度以及用户的消费粘性,规范的市场下阿里更不吃亏,但就怕不按规则出牌的新野蛮人。
那么,我们可能有时候要反思,提高行业门槛和过严的监管究竟是增加了垄断的可能性,还是放任了垄断者的垄断行为。比如,现在安全和环保等监管就非常非常的严格,很多小型的工厂很难达标。那么去产能的时候这是好事,毕竟能让这些达不了标的工厂关掉或者搬走,正好符合预期。但是少了中小企业,就业和市场上产品的丰富程度又会出现问题;还有一些本来只适合中小企业的行业,如果用法律等手段强制扩大生产规模(比如价值较低,不适合长途运输的产品),那么社会成本也是要增加的。
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是关于“法律规定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同步度”的问题,这个就更复杂了。关于阿里这次的事,我们暂时还上升不到这个层次来讨论,只能说不管公司多大、多赚钱,哪怕日进半金,已经颁布实施的法律,阿里就得遵守,京东等也得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