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专家之死》: 怀疑的年代,更要相信专业的力量
如果说,在以前看书读报还是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主渠道的时代,专家在普通人的心中还有着很神圣的光环,但在如今的互联网年代,我们更喜欢把专家叫做“砖家”,把教授唤做“叫兽”,这其中,固然有一些不靠谱的专家让公众失去了信任感,但对于知识和信息的大量、轻易甚至廉价的获取,以及几乎没有门槛、轻率随意的表达渠道,让很多人有了莫名其妙的自负,和不容冒犯的偏见。
我最近刚刚读完的一本书:美国学者托马斯·M·尼科尔斯写的《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谈的就是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对专家不是抱着一种善意的怀疑,而是积极的憎恨,很多人认为专家是错的,仅仅因为他们是专家。”
当我们自觉比专家更高明、更正确,甚至更正义的时候,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的自信和底气是从哪里来的?在同样的问题上,我们是否比专家投入的精力更多、掌握的信息更全、比他们研究得更深入?如果不是的话,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可以心存疑虑,小心求证,但还是不要轻置臧否。
我们必须意识到一点:如果没有对专业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如果对论点没有足够的论据和论证,那么,你所有的支持和反对就都会显得很轻浮。专家靠的是专业经验,你靠的是想当然,人家十年冷板凳,换来你一席风凉话,别人的苦心研究、谨慎论证,敌不过你的不假思索、信口开河,你觉得公平吗?
不错,专家也会犯错,也有不靠谱的,但不靠谱的专家毕竟是少数,他们出错的概率也远比我们要低。你总不能因为有庸医的存在,就干脆不看病了吧?或者你本来是个木匠,在网上随便看了点儿外科手术的资料,就敢给人截肢?
罗振宇在《我懂你的知识焦虑》一书中就谈到,我们唯一的生存策略,是相信专家。可能很多人凭本能和印象就不认可,但我却觉得不无道理,不过如果把罗振宇说的“相信专家”,换成“相信专业”可能会更好一些。像这次疫情中,民众对于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专家的信任,不也正是基于他们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专业精神吗?而我也坚信,最后能带我们战胜疫情、走出疫情的,一定是这些专业人士的科学技术和常识,以及我们对待疫情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就有了战胜疫情、治愈疾病的武器;有了科学常识,我们就有了驱散谣言、克服愚昧的底牌;而有着科学精神和态度,才可以不慌不乱地从容治理,才可以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应对疫情。
正如《专家之死》这本书中所言:“如果我们不承认自身知识的局限性,不信任他人的专业素养,那一切都无从谈起。”不管怎样,专家受过的专业训练、专业素养,以及掌握的专业信息,总好过我们的一知半解、道听途说。
就像郭德纲说的:“内行要是与外行去辩论那是外行。比如我和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煤,煤最好选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个科学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同样,人家郭德纲摸爬滚打、说学逗唱那么多年,你过去告诉他,你这个菜名应该这么报,那你真是太把自己当盘菜了,插上根大葱你就敢蘸酱啊!
很多人不过是在网上走马观花,却有了自己也如花的幻觉,但其实就算是如花,也是抠着鼻屎的如花。“上个网查个资料,就觉得自己很聪明,就好像在暴风雨中穿行打湿了衣服,就觉得自己是个游泳健将。”甚至有些人,不仅是因为无知,还往往是因为立场、情绪和本能而反对,甚至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比如,我就是反感这个人,他说什么我都不信,他说什么我都觉得不对。因人废言,而不是就事论事,这就更不专业了。正应了慕容雪村的那句话:“聪明的人只反对愚蠢,而愚蠢的人什么都反对。”
这本书还提到了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1928年写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依然很有意义——
“我所倡导的怀疑精神包含这些内容:(1)当你同意专家的观点时,并不能就确定相反则不对;(2)当你不同意专家的观点时,一个非专家也不能就此断定哪个观点是对的;(3)当专家们都认为现有的背景知识还不足以给出一个正面的观点,普通人最好也暂时不要做出判断。”
我们要有质疑和纠错的能力,但更要有宽容和容错的心态;要相信权威但不迷信权威,有怀疑精神更要有专业态度。毕竟,如果不能相信专业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就太高了。就像书中举例,当飞机的引擎突然熄火,我们一定要相信“飞行员比我们更懂得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否则,我们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就会分崩离析成支离破碎的小岛,我们不再彼此信任,只能把时间花费在信息不足的胡乱猜测上。”
越是怀疑的年代,我们越要相信专业的力量。没有专业人士的领航,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社会,都将面临“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危险境地,那“死”的可不仅是专家,你我恐都难以幸免。
愿你
更加辽阔
作者: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