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一世界,惊世骇俗的核雕艺术

传统的核雕是一门巧藉自然、

妙施雕琢、

精妙绝伦、

饶有匠心,

可谓独一无二的艺术。

小小橄榄核,方寸间却能创作出大千世界!

无论动物植物,还是人神仙鬼,

都能被刻画得灵动传神,

即使没有把玩到枣红色的包浆,

仅仅是这雕工,就能让你爱不释手。

核,是我们食完果实后的丟弃之物。而在艺人与文人手中,却成了创作与嬉戏的载体。

古人常把核雕系于扇下做扇坠,清凉之余,置于手中,享受着精妙之美。又或着系于腰间,不时把玩,感受着一天天的变化,欢喜于玉石难有的光泽与色泽。还可做根附卡在腰带之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股把玩的风潮一直延续至今。如今,核雕工艺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别看这小小的橄榄核,匠人们却能在这方寸之间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细致入微。

核雕是中国汉族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用于核雕的核品种有桃核、杏核、橄榄核、核桃等,但是大家熟悉的或者市场多见的,也就三大类:桃核、核桃和橄榄核,而杏核因为各种因素逐渐淡化出了大家的视野。

桃核

《核舟记》里所记载的便是明代的奇巧人王叔远用桃核雕刻的小舟。据了解,明代的核雕最早的核材便是桃核。桃木在民间认为有辟邪的作用,因此多做桃核雕件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之用。

核桃

文玩核桃是四大名核之一,民间俗称麻核桃,麻核桃是一种野生核桃。野生核桃因产量的稀少,致密紧实,受到了收藏者的喜爱。

橄榄核

橄榄核,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核,大家是不是以为就是咱平时里吃的橄榄呀。其实并不是哦,橄榄核雕所用的核是一种叫做乌橄榄的核子哟。

没有一门艺术可以离开历史的底蕴,核雕亦是如此。

'言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核雕之初主要是趋吉避凶之用,到了明清时期,因为受皇室贵族的宠爱而身价倍增,在工艺上也有了质的飞跃。也许这也就是这个时段有史可寻的原因吧。随着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而成为了饰品或是收藏品。但无论如何演变都离不开先人的智慧初衷'言必有意,意必吉祥'。

核取与平常百姓之家,材皆能雅俗共赏,质坚硬而心空空,音和合而吉祥至今。这便是核雕艺术的根!

经过历史的沉淀,当今的核雕已是百花齐放,江南的橄榄核雕、江北的桃核雕、东北的学院派、晋雕、京雕、赣雕等等,生活的丰足,使核雕大放异彩。

在题材上更是五花八门,有大肚的弥勒、慈悲的菩萨、和善的财神丶威武的天神、十八罗汉、齐天大圣、文人雅士、仕女、童子还有梅兰菊竹、鱼虫花鸟,如国画般有工笔有写意精彩美妙。

这与现代多姿的生活是分不开的,艺术源于生活,但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再精湛的工艺,也需要有灵魂的题材。对生活没有感触的人很难爱上艺术。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生活的镜子”。 生活是体,艺术为用。一个不爱写作的人,在向所爱之人表达爱意时,却可以写的入木三分。生活是核雕艺术的体!

核雕这项美丽的民间艺术在创作基调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正面、积极、宽容的要素,宣扬“和为贵”,并崇尚仁、义、礼、智、信等,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社会和谐有着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

木雕传承核雕作品鉴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