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子暨熨斗史话
裙子,在历代服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演变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裙子什么时候出现的,已无据可考。民俗学家推测,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将一块方巾裹住下身,这也许就是裙子的雏形。裙子正式出现是在夏商。当时裙子并非妇女们的专用品,而是男女通用。“裙子加木鞋”成为当时王公贵族最时髦的时装。
秦汉时期
裙子的最早记载出现于《西京杂记》和《外传》中赵飞燕的故事,相传汉武帝之后赵飞燕十分喜爱穿裙子。也就在这一时期,裙子渐渐流行于民间,成为当时妇女们的专用服装。“裙衩”一词便应运而生,用以代表女性,当时出现了“裙带风”这一词,则暗喻一些人通过姐妹之关系谋取官位。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穿裙子已不分男女。《魏志·管宁传》一书中就记载,管宁先生就经常穿着布襦布裙布裤。盛唐时期,女裙也像当时的诗歌一样百花齐放。从款式看,由单裙过渡到双裙和多皱裙,颜色也日趋丰富多彩,有红、黄、橙、青、蓝、紫、黑、绿等等,当时皇宫中的杨贵妃所穿的黄龙裙和安乐公主的毛裙(用百鸟羽毛缝制而成),成了一种奢侈品裙子,并且还出现在很多文人墨客的词文中。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官宦商贾家的妇女着装很有看点,主要由裙、衫、帔三件组成。裙长曳地,肩上再披着长围巾一样的帔帛。唐诗中“黄陵女儿茜裙新”、“女妆素面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等优美诗句,正是勾画出妇女们穿着裙子的绚丽多姿,可以想象,那时的妇女们是多么的娇柔妩媚。
唐末,裙子逐渐演变为民间妇女们的专用服饰,进而“裙钗”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妇女的代名词。到南宋金元时代,裙子多以素淡为流行色,女装也逐渐不用帔帛,多是小袖对襟上衣,并盖覆于裙。明朝的女性服饰保留了不少宋代服饰的特点,以褶裙长裙为主流,并且盛行红色。
清兵入关后,旗袍很快成了满族女性的时髦。然而汉族女性仍然将裙子作为礼服,每每遇到婚丧喜庆,或拜谒亲朋,都要在裤子外面套上一条长裤。清末,由于纺织技术的进步,使得裙子的品种增加了不少,如当时就有凤尾裙、百褶裙、鱼鳞百褶裙,叮咚裙、月华裙等。辛亥革命后,年轻的女孩子尤其是女学生服饰理念趋向更新,因此特别喜爱各色短裙,这在很多影视镜头里可以看到。
注重时尚与潮流的今天,女性的裙装更为崇尚多姿多彩,长裙、短裙推陈出新且纷纷出现,超短裙、背心裙、牛仔裙、一步裙、四片裙等争奇斗艳,将女性们打扮得更具有个性更加美丽。
在此要补充说说另一个话题了,裙子穿得时间长了便会出现皱褶,怎么办?于是熨斗便应运而生了。西汉时期,一位在皇宫里谋事的不知名的小吏发明了熨斗,这使得平时正为裙子皱褶发愁的皇后皇妃们喜出望外,一件件褶皱裙子被熨烫得平平整整服服帖帖,再次穿着时挺括一新。
到了西晋,熨斗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也成了众多妇女熨烫裙子的物品,并且还成了熨烫其它服饰的“利器”。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据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青铜器词典》一书介绍,汉魏时期的熨斗大多采用铜质或铁质材料制成,外形像个水瓢,平底,装有木制长柄。在熨烫裙子服饰时,在熨斗腹内放上烧红的木炭,利用金属传热的原理进行熨烫。
关于熨斗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其外形酷似天上的北斗星,故取名熨斗;另一说其外形好似鐎斗,故名熨斗,鐎斗是古代的一种烹调器皿,底部有三只脚,于是人们就把外形酷似鐎斗但没有脚的熨烫器具,冠名为熨斗。
明清时期,熨斗从原来的平底空腹,演变为平底实心的船形金属块。在熨烫衣裙前,可以直接将沉甸甸的金属块置放在火炉上加热,然后便可以熨烫衣裙。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裙子和熨斗也算是“亲密无间”之交吧。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