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年的年俗,你听过多少?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也是我国传统佳节中最重要的节日。过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祈年祭祀,千百年来,过年不仅包含了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时间转换,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那么,古人都有哪些过年的习俗呢?
贴春联
过春节当然少不了贴春联。最早贴春联的民俗起源于后蜀孟昶。据元代《蜀世家》记载,蜀主孟昶让臣子弄了块桃木板来,然后在那上面写了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关于春联最早的记载,由于这幅春联是题在桃木上的,因此当时春联也称“桃符”。
到了宋代,春联不再限于写在桃木上,也可以写在纸张上,这时桃符和春联才分了家,人们将写在纸张上的对偶句称为“春贴纸”,如果这幅春联贴在楹柱上,也可称“楹联”。
到了明代,春联才真正的自立门户独成一派。明清时期,写春联贴春联的风气极盛,常有教书先生从腊月间就开始帮人写春联赚外快,一个月下来倒也收入颇丰。
压岁钱
除了写春联,春节期间最令人振奋的年俗便是收压岁钱了。
压岁钱最开始其实是一种祈福仪式,因为古人认为钱能通神役鬼,在过年的时候给小孩子钱,是希望小孩子能够趋吉避凶。
据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以彩线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可见,此时压岁钱并没有货币功能,而是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美好祝愿的装饰品。
民国时期,压岁钱的形式有了变化。由于货币更迭,此时的压岁钱不再是彩线穿着的铜钱,而是变成了铜元或者大洋。
通常,长辈会送给未成年的晚辈一百文铜元,寓意“长命百岁”,送给已成年的晚辈一枚大洋,希望子孙将来财源广进,“一本万利”。
虽然此时压岁钱的功能有所改变,已经从单纯的装饰品变成了货币,但亘古未变的是长辈对晚辈广博无私的爱。
索罗杆
满清入关后,清朝人将春节与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习俗融合,春节的年俗因此又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立索罗杆的习俗。
这个习俗源自一个传说。据说当年明将李成梁接到密旨,说紫薇星下凡,东北有帝王之气,皇帝命他找出这个有王者气息的人杀掉。
李成梁派人四处搜索,可人海茫茫,进展不顺,就在李成梁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发现手下当差的努尔哈赤脚上有七颗红痦子,这不就是他要找的王者之气嘛。
李成梁立刻派人去捉拿努尔哈赤,哪知努尔哈赤提前得到消息跑了。但李成梁的追兵骑的都是宝马,一路上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到努尔哈赤了。
危急关头,努尔哈赤为了躲避追兵,躲到了一棵停了一群乌鸦的树下,追兵赶到时,发现那些乌鸦丝毫不惊,心想:“如果努尔哈赤躲在这里,一定会惊动乌鸦,现在这些乌鸦毫不慌乱,努尔哈赤必定是躲在别处去了”。
于是,追兵继续马不停蹄的向前追去,靠着这群乌鸦,努尔哈赤躲过一劫,这便是“乌鸦救主”的故事。
从此乌鸦在清代可算享了福,它们被奉为神鸟。满族人家家户户都在家里立杆,过年的时候在上面放上肉和粮食来酬谢乌鸦。
立索罗杆的习俗便由此而来。清代立索罗杆从除夕一直立到正月十五,杆长一丈左右,杆顶套锡斗,通常立于正房前庭院中的东南侧。
虽然传说的真伪已无从考证,但春节的年俗却实实在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小小的年俗里,传承的是文化千百年来延绵不绝的灵魂。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