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昙花再次开放——憨山大师传【连载(51)】
9优昙花再次开放
广州有个法性寺,又叫光孝寺。南朝宋代,外国僧人求那跋陀带着《楞伽经》到中国来,在法性寺修建了一座戒坛。南朝梁代,有位西天智药三藏来到中国,在戒坛边种下一棵菩提树,预言说一百六十年后,有位肉身菩萨在此受戒。到了唐代,六祖惠能大师,果然来到法性寺,在菩提树下受戒出家。从此,法性寺成为禅宗僧人心向往之的圣地。
憨山刚到广州时,曾经去拜访法性寺。当时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出来迎接。后来得知,寺中的僧人很少,也不懂佛法,不知修行。憨山在广东宣扬佛法,改变了广东的风气,法性寺也受到影响,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已经变得人才济济,气象全新。憨山在军营里筑禅堂说法,法性寺的年青僧人们也过来听讲,后来又经常邀请憨山到法性寺去讲经说法。住持一山和尚,与憨山相处得很好。
万历二十七年二月,一山和尚聘请憨山的俗家弟子欧伯羽为教授师,教寺里的沙弥们学文化学经论,憨山对这件事积极支持。聘请老师要举行个仪式,憨山便提议做个法会,地点选在法性寺毗卢殿的玄冥所。
法会开始的前两天,憨山到寺里去,弟子通炯兴冲冲地跑过来,告诉憨山,说院里涌出了一朵金莲花,请憨山去观看。
憨山到那里一看,样子和多年前在报恩寺见过的一模一样,也是长在芭蕉树上。他非常激动,认为这是禅宗复兴的征兆。随后,写了一篇《法性寺优昙华记并铭》,讲述自己平生两见一闻优昙花的故事。
芭蕉树长出特殊的金莲花,也是轰动一时的盛事。欧伯羽和法性寺的僧人们因此组织了一个“昙花社”,学习研讨佛法。每隔五六天,邀请憨山在菩提树下,讲授一次,前后讲了四个多月。憨山讲授的内容,是《法华经》《楞严经》《楞伽经》以及唯识经论等等。
10举办盂兰盆会
广东的风俗习惯与中原、江南等地都不同。人们喜欢吃肉食,宰杀的范围极广,许多稀奇古怪的动物,都是广东人的盘中美餐。延至今日,外地人吃广东菜,还惊悸不已。憨山是个佛教徒,对杀生害命、饮酒食肉的事情,一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尤其是过节的时候,广东居民要大量宰杀牲畜祭祀祖先,市场上血肉淋漓,堆积如山,更让憨山心惊肉跳。
要改变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可以慢慢做起,从小事做起,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万历二十七年七月十五日,憨山组织僧人信徒举行了一次盂兰盆法会,登坛讲授《孝衡钞》。盂兰盆节起源于佛教中的目莲救母故事,有一本《佛说盂兰盆经》专说此事。《孝衡钞》的全名是《盂兰盆经疏孝衡钞》,是宋代僧人遇荣撰写的注释本。
当初,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连用天眼通看见他去世的母亲,转生在饿鬼道中受苦,没有饭吃,便到佛前请求释迦施法救济。佛祖于是讲述了盂兰盆经,说明了救济的办法。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百味饭食,供养十方自恣的僧众,这样就可以为七世父母及今世父母解脱苦难,离开饿鬼道,转生人道、天道,享受福乐。“盂兰”或“盂兰盆”的梵语意思,就是“倒悬”。
憨山在法会上,详细向当地的群众讲解了杀生害命的报应,和斋僧放生的功德。劝大家在每年的盂兰盆节,用素食祭祀先人,并放生、斋僧。
广东这几年,灾荒不止,百姓受尽了“倒悬”之苦,城里头一度尸骸遍地,如同尸陀林。现在年景略好一些,百姓渐渐可以平安度日,但以往的情形毕竟历历在目。憨山本人的声望和才学,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法会举行以后,听从憨山教导的百姓很多。以后,他们不但在每年的盂兰盆节拜忏、放生、斋僧、蔬祭,就连其它丧祭大事、父母长辈的寿诞、祈禳日等等,也都开始采用佛教仪式。许多虔诚的居士,还在各地组织了放生会,定期进行放生活动,保护动物,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憨山在《年谱》中感慨地说:“……为佛法转化之一机也!”
《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已正式出版,该书为马长勋先生口述、其弟子王子鹏整理的吴式太极专著。
该书以口语化的形式,系统讲述了吴式太极一门的掌故、拳法、拳理等。
其中拳理部分,既是王子英、张继之、李文杰、刘晚苍等前辈的口授心传,也是马老60年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