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重映,我们心甘情愿被收割情怀

《复联4》过后的影院,从高峰滑落到低谷,两个月来,几乎没有惊喜和爆品。

沉寂总会被打破,但没想到不是重启后口碑爆棚的《玩具总动员4》,而会是它——《千与千寻》!

一部2001年上映的动画,一部被影迷誉为“有生之年”的电影。

18年前上映后横扫全球各大奖项的经典之作,至今仍然是日本的影史票房冠军,很多人在影碟机或者视频网站观看过无数次的电影,自6月21日上映后,依然以两天一亿的票房成绩笑傲群雄。

这十八年来,无论多少人看过多少遍,但是走进影院你发现,宫崎骏笔下的世界依然那么童真无邪,它单薄得如同天空的云,透彻纯粹,又厚重得如鹅毛大氅,温暖熨帖。

有浓得似酒的强烈爱憎,也有宛如新月般的淡淡哀伤,十八年来它不知道成为多少人治愈心情的良品。

因此自从5月底宣布将在电影院第一次上映这部经典之作时,网上一阵欢腾。

去年宫崎骏的《龙猫》再度走上大银幕,在中国上映,引进方显然尝到了甜头。而似乎目前低迷的影市,唯一能救市的只有宫崎骏了。

木村弓创作并演唱的《永远同在》曾经循环播放了不知道多少遍,此次引进中国特意由近年来走红的“影视插曲专业户”周深来唱。

周琛的空灵演唱恐怕是国内很少会因翻唱经典挨骂的了,但是即便如此,在中文版的最后,播放的片尾曲也依然是木村弓的原版演唱。

原汁原味的感动很重要。

这次的国语版配音阵容是周冬雨、彭昱畅、井柏然、田壮壮、王琳等老中青三代演员。

彭昱畅的无脸男因为台词过少没有太多争议,而周冬雨的千寻和井柏然的白龙,都遭到了不少炮轰。

周冬雨挨骂主要是有观众觉得她捏着嗓子装嫩,让人听着别扭,而diss井柏然的原因则几乎相同:装深沉。

这里面有部分观众挑刺儿的因素在里面,当年《聪明的一休》中给一休配音的李韫慧不仅是女的,而且当时已经四十多了。从没有说年长者不能给年少者配音的道理。

失误的其实在戏外。

此次请来流量小生井柏然与周冬雨配音,自然有票房上的考量,这无可厚非。二人还按引进方的要求拍摄了多版的电影主题海报,海报上的情景基本来自于电影中。

这些海报在上映前的宣传中被大量传播,一些不明就里又缺少思辨能力的观众还以为是真人版的《千与千寻》呢。

本来是十八年后的动画重启,重心在宫崎骏的动漫上,但宣传方的东施效颦却让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周冬雨和井柏然身上。

金马影后周冬雨的演技在年青一代中算是领先一步,井柏然也通过《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片证明自己在积极转型,但是为什么当年译制片吃香的年代,怎么没人诟病李韫慧的一休呢?

说到底台词的功底深厚决定了观众接受的程度高低。配音也是门艺术,绝对不是靠脸就能蒙混过关的。

幸好还有“雪姨”王琳压阵。老中青三代通吃的王琳是正宗科班出身,而且有多年演艺经历和表演能力加持,给汤婆婆和钱婆婆双生花姐妹配音,一张一弛自然不在话下。

和宫崎骏多年交好的田壮壮也跨刀助阵,他配的锅炉爷爷很多人说其实就是宫崎骏自己的化身。

对人严苛,爱埋怨,爱骂人,又面冷心热,事必躬亲,这确实是吉卜力工作室的那个20年来七度食言退休的掌门人宫崎骏的样子。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虽然年头久了,但是治愈系的能力历久弥坚。

此次在中国上映的《千与千寻》海报,是由当前国内口碑最好,身价最高的海报设计师黄海制作的。

两款海报一出手,就惊动了无数网友,甚至据说有些从没看过电影的网友很多是被它吸引走进的影院。

两款海报上的文案用的是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第一张是“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第二张是“别丢了自己。”

两张海报准确又文艺地表达出电影的核心思想,直抵人心。

这个被誉为“凭一己之力,让中国设计在世界崛起”的设计师,他的海报已经是当下国内很多电影来证明自己江湖地位的凭证。

他是通过2007年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崛起的,据说姜导演是在Pass了几百张国内顶尖设计师的海报后选中了黄海的作品。

那张海报不仅让姜文电影的东方韵味大增,而且姜文一贯秉承的现代荒诞风格力透纸背,最关键的是只有这张海报最能体现出姜导演老婆周韵的风韵来。

黄海由此一战成名,此后十年来大部分知名电影的海报都出自他笔下。

陈凯歌的《道士下山》,张艺谋的《影》,徐峥的《我不是药神》,等等,甚至是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的引进版海报,都是黄海设计的。

当然,去年重映的宫崎骏电影《龙猫》也一样是黄海出品。

自然,尽管作为影史迄今唯一一部囊括柏林金熊奖和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IMDb以三十万人次的8.6分位列第27位,烂番茄的新鲜度定格在97%,爆米花指数也高达96%。

但依然在上映时有不同的声音

而多数是当所有人刷屏那些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时,那些需要配合场景来回味的金句就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心灵鸡汤。

另一些人在观看的同时,也因自己的感悟衍生了一些鸡汤周边。而衍生品的质量或低下,或只能依赖于拾人牙慧时,就会适得其反。

例如当你看到满屏的如下句子:

独自面对世界的我们,忍不住就哭了;

当开始独自面对世界时,每个人都是千寻;

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会忘记,只是想不起来而已;

以后还有很漫长很漫长的路途,都要一个人走完。都要靠自己,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而不是依靠谁。

……

等等。

或许就是很多人误解宫崎骏的时候。

本来他是想通过细微的捕捉来展现生活的可爱,在自己不喜欢的种种之中挖掘出令人奋进的力量。

但是有些人想不到去注意那些细节,却只记住了由细节进化出的箴言,进而成了自己说服自己的金句。

脱离了细节做背景的台词,就容易成了空洞大而无当的鸡汤。

这或许也是当代日本影坛另一高峰北野武对宫崎骏的看法。

北野武对宫崎骏的不满是在几年前东京电影节的座谈会上传出来的。

“我最讨厌动画什么的了,同时也非常讨厌宫崎骏这个人。不过那家伙的作品很能挣钱,这让我也必须承认他的动画很厉害。我觉得吧,一方面我们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要有时间去想象自己到底讨厌什么玩意儿。”

北野武和宫崎骏的风格截然不同。

北野武的画风是把愤怒与真实作为美的,而宫崎骏的美则是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

如果说宫崎骏是治愈系大师,那么北野武就是日本的暴力美学大师。

而这一切的根源媒体分析是源于两人的出身不同,进而形成的政治立场不同。在草根阶层成长,靠拳头和牙齿打拼讨生活长大的北野武看来,优渥环境中长大的宫崎骏的那套白左作风,没用得可笑至极。

当然很多网友也添油加醋道:“你们俩这么闹,让久石让情何以堪?”“承认吧,你们就是为了争夺久石让才看不顺眼的!”

谈到宫崎骏电影,不可能不提久石让。

当年落魄的宫崎骏,接近走投无路时制作了《风之谷》,遇到了同样不得志的久石让。

结果电影在1984年全日本公映时引起轰动,吉卜力由此成为了日本动画的代言人,迪斯尼将宫崎骏尊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

其中,久石让创作的《娜乌西卡安魂曲》让电影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此后三十几年中宫崎骏的每部作品中,都有“音乐监督久石让”的字样。

《千与千寻》开头的《夏日一天》就一样秉承了久石让出品的经典,悠远沉静又柔中带刚。

而久石让音乐也同样是北野武电影的标志。

尽管与宫崎骏画风不同,但是久石让的创作一样能够穿透北野武的内心,从而让曲子和画面达到完美结合。

《菊次郎的夏天》中那首轻松欢快的钢琴曲就是久石让创作的最知名的北野武电影配乐。

但两人的合作在新世纪以来的2002年《玩偶》后,数字定格在了八部。

而与宫崎骏的合作则绵延三十余年,尽管数量不是很多,但已经有了《天空之城-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视听音乐会》,而迄今十七八年久石让没再与北野武合作,网友分析说可能是久石让的性格与宫崎骏更和。

因此北野武的发飙说不好愤怒中有没有夹杂着醋意。

久石让不仅是宫崎骏和北野武的御用配乐大师,也是姜文的至爱。

尽管大师的价码很高,但是姜文还是让久石让出手创作了为《太阳照常升起》配的同名主题音乐。

虽然在片场二人对艺术的坚持“起”了不少火花,但最后成型的曲子姜文喜欢的不得了,不仅这一部《太阳照常升起》用了,而且在下一部《让子弹飞》中再一次使用。

《千与千寻》中除了久石让的曲目外,同样经典的就是主题曲《永远同在》了。

这首歌是上个世纪末的时候,由擅长民谣的木村弓创作的。据说是她在看了宫崎骏的名作《幽灵公主》后有所感悟就写出来送给宫崎骏的。

宫崎骏在创作《千与千寻》时经常在画室里循环播放这首歌。

曲风和画风也不谋而合,最终成为了电影在选择片尾曲时的首选。

那是在电影的结尾处,千寻终于得到了汤婆婆的认可获准离开汤屋。

白龙告诉她千万不要回头。

在路的尽头是催促她快点走的千寻爸妈。妈妈只记得搬家公司的车是不是该到了,走出隧道却惊讶地看见车上落满叶子,车内满是灰尘。

完全不记得其实他们从隧道这边走到那边已经过了几个昼夜,而且是在女儿的帮助下,才没有让他们因误吃了神怪的食品变成猪而成为被屠宰的对象。

可这一切千寻怎么能忘记。

那之前,她还是温室中的花朵。

但这一刻她已然经历了生与死,冰与火的考验。

痛苦的挣扎是确切的,但所有痛苦和过往都已然成为骨头和血肉根植于成长之中。

找回自己名字的千寻再不是昨日的小千了。

人生只能往前走,没有回头路。

这在周深翻唱的中文名为《亲爱的旅人啊》同样唱到,

一路不断失去

一生将不断见证

看过再多风景

眼眸如初清澄

爱依旧 能让你动容

亲爱的旅人

就好像是在说这部电影,即使过了18年,它依然让我们感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