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处就应该大家分享,喜欢吃独食永远干不成大事!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03-20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淮阳王 更始二年 公元24年
是时,诸贼铜马、大彤、高湖、重连、铁胫、大枪、尤来、上江、青犊、五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所在寇掠。
萧王欲击之,乃拜吴汉、耿弇俱为大将军,持节北发幽州十郡突骑。苗曾闻之,阴敕诸郡不得应调。
吴汉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曾出迎于路,汉即收曾,斩之。耿弇到上谷,亦收韦顺、蔡充,斩之。北州震骇,于是悉发其兵。
【译文】当时,黄河以北贼寇众多,诸如铜马、大彤、高湖、重连、铁胫、大枪、尤来、上江、青犊、五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势力,各自都有部曲,总计超过几百万人,到处侵扰掠夺。
萧王刘秀想剿灭他们,于是同时任命吴汉、耿弇为大将军,持节征调幽州十郡的突击骑兵。幽州牧苗曾收到消息后,暗中吩咐各郡不予理会。
吴汉率二十名骑兵赶赴幽州无终县,苗曾出城迎接,被吴汉逮捕,当场处决。耿弇到上谷,又逮捕韦顺、蔡充,将他们斩杀。北方诸郡震惊,于是悉数发兵听候萧王调遣。
【解析】一、刘玄失败在哪里?
这篇材料,是连着上一篇的:人生最忌交浅言深,满足这四个条件,才有资格说交心话!
刘秀击败王郎以后,更始帝刘玄任命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
更始遣使立秀为萧王,悉令罢兵,与诸将有功者诣行在所。遣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并北之部。
这个时候河北的情况比较微妙。一方面刘秀并没有按照刘玄的要求罢兵赴京,另一方面更始帝刘玄派出的苗曾、韦顺、蔡充又已经上任了。
这时地方上就出了政出多门的现象。刘秀的上谷太守是耿况、渔阳太守是彭宠;刘玄又派了韦顺担任上谷太守、蔡充担任渔阳太守。
吴汉是渔阳太守彭宠的长史、耿弇是上谷太守耿况的儿子,而刘玄派来的苗曾、韦顺、蔡充三人中,有两人占据了耿况和彭宠的位置,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耿况和彭宠当然要和刘玄不共戴天。
刘玄在河北的政策,失败就失败在想吃独食,想要的太多了,刘秀好不容易平定河北,立刻就要将所有人招到长安去授虚职,然后自己派人来接管河北。
这可能吗?如果是皇权强势的时候当然可能,但在乱世之中,皇帝算个屁,枪杆子里出政权,地皮和军队才是赖以生存的根本。
刘秀和耿况、彭宠这些人,一旦离开河北,就像鱼儿离开了大海,就算刘玄今天授予他们尊贵的官爵,明天一样可以罢官夺爵,荣华富贵的背后没有暴力支撑,不过是一头嗷嗷待宰的肥猪。
能被抢走的东西都不真正属于自己。像刘秀、耿况和彭宠这种在战火中拼杀出来的人,岂能不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
二、刘玄应该怎么办?
刘玄在河北问题中的失败,就在于得罪了所有的地方实力派。乱世之中没有人愿意离开自身赖以生存的土地,跑到中央去当官,这些地方实力派都不情愿,所以刘玄吃独食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最后不仅汤都没喝到一口,反而因为刘玄脱离实际的政策,导致河北地方实力派纷纷倒向刘秀,最终酿成了长安派出的幽州牧等人被杀的惨剧。
苗曾、韦顺、蔡充三人,成了上谷、渔阳两郡,乃至整个幽州彻底倒向刘秀的投名状,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刘玄在河北是没有基本盘的,在河北争取部分基本盘才是关键。没有地方实力派的支持,苗曾、韦顺、蔡充三人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岂能站稳脚跟?
所谓幽州十郡:涿郡、广阳国、代郡、上谷郡、渔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渤海郡。
其中以上谷、渔阳的军队最为精锐,如果刘玄能够拉一派打一派,把幽州分为三份,为上谷耿况和渔阳彭宠各加领两郡,使每人兼领三郡。
同时刘玄自己再派出幽州牧,兼领其余的幽州四郡。只要能有耿况和彭宠的支持,刘玄就能够真正的在幽州有一块立足之地。最起码耿况和彭宠断然不至于彻底倒向刘秀。
在冀州同理,只要刘玄敢于封官许愿,边拉边打,刘杨和巨鹿太守、信都太守就不至于完全倒向刘秀。不说要他们支持刘玄,只要他们能够采取中立态度,不反对刘玄,刘秀就不敢乱动。
只要刘玄能够获得部分河北地方实力派的支持,甚至是不反对,能够真正的在河北扎下根来,之后再步步为营,缓缓图谋,把黄河以北收入囊中其实只是时间问题。
可惜的是刘玄太过猴急,想狮子大开口,一口把幽、冀二州独吞,侵犯了所有的地方实力派的利益,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最后什么都没捞到,赔了夫人又折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