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生病,雍正才是真正的高明
关键时刻生病,雍正才是真正的高明
文/孙新合
清朝历史上,雍正如何当上皇帝始终是个谜。
按照民间的说法,康熙是传位十四皇子,但雍正篡改了遗诏,在十上面加了一横,成为传位于四皇子。
真假已经无法具体考证,但是必须得承认,雍正虽然有邬思道在暗中进行辅助,其本人更是着实有着过人之处,接替皇位也在情理之中。
太子胤扔性格柔弱,做事没有魄力和主见,康熙相当恼火。尤其是到了最后,他公然买官卖官,制造冤案。
忍无可忍之余,康熙决定借着清理刑部,整顿衙门的由头,准备废除太子。

具体的经办人就在诸多皇子中选择。
于是,雍正希望得到这份差事,借机在皇上面前露脸。当然,他也把想法告诉了邬思道。
邬思道何等聪明,早已看透了康熙真正的心思,力劝雍正不要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以免将来弄得里外不是人。
雍正表面上听从邬思道的建议,骨子里却有自己的主意,依旧向康熙提出办差,适逢八皇子胤禩也参与其中。
得知这个消息,邬思道很是恼火,认为雍正对他不尊重,也不是具备大才之人,准备离开。

照顾邬思道的年秋月急忙去告知雍正,陪同孩子下棋的雍正却不慌不忙地说,让邬思道再等一天,如果不成就让他走。
接下来,雍正开始穿上厚厚的棉服,座在火盆跟前烤火,满身大汗淋漓,随后,让下人打凉水,直接跳入洗冷水澡。
身体再强健的人也经受不起这样的折腾啊,于是,雍正患上严重恶伤寒,卧床不起。
康熙已经默认了他的自荐,在皇宫里等着他办事,却得到的是他生病的消息。
安排太医前往诊治,其实是探虚实,结果如实。康熙也没了办法,只得把差事交给其他皇子。

十三皇子胤祥平日和雍正关系不错,得知他身体有恙,出于固有的情谊,急忙赶往他的府上探视。
雍正在病床上向胤祥诉苦,脑袋烧得都不好使了,邬思道偏偏要走,以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胤祥问询为什么,雍正却回答,不知道。
直接向邬思道打听,邬思道满脸尴尬地表示,没有的事,是四爷(雍正排行老四)开玩笑呢。
这样的结局其实正是雍正所要的。在康熙那里,他赢得了一个满堂彩,邬思道这边也只能乖乖地服从。

早不病,晚不病,关键时刻才生病。从这点就能看出雍正的心机有多深,驾驭人和事的手段有多么地高明。
以至于他成就大业后,邬思道在隐退方式上选择了“半隐”。因为邬思道太了解他的为人处世风格。
“半隐”期间,他先到李卫那里,然后辗转到了河南田文镜的地盘上,但始终没有走出雍正的视野。他没有能力躲开。
最后,邬思道冒着风险前往西北为年羹尧送军粮,为年羹尧分析局势,助其取得胜利,为雍正政权的稳定再立新功。

邬思道够精明,但是从方方面面来看,雍正的能力完全不亚于他。这样的人,不成事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