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癌症病人身体更差了?医生揭开化疗真相

相信不少癌症患者会有这样的困惑:明明做完肿瘤切除手术,身体恢复得不错,复查后的病理也显示癌细胞并没有扩散,却被医生告知需要进行放化疗,到底是为什么?有没有必要?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肿瘤切除,不等于治疗结束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手术是将肿瘤病灶彻底切除,能让患者获得根治的有效途径。这个说法不能说错,但也不全对。

通过手术,的确可以切除肉眼可见的成形肿瘤病灶。但恶性肿瘤多为浸润性生长,存续期间会侵袭、破坏周围组织,切除病灶后,体内可能会残留少部分微小肿瘤组织、细胞。

其次,很多恶性肿瘤会通过血管和淋巴扩散转移至别处,以现在的医学手段很难彻底检查出所有隐藏起来的微小病灶,手术的刺激和术后免疫力降低,都可能刺激肿瘤细胞增殖,埋下日后复发的隐患。

更麻烦的是,因为手术的影响,体内的激素与环境出现变化,可能也会激活休眠的静止病灶。已有研究发现,进行肝脏切除手术后,余下组织再生过程中出现了某些癌基因过量表达的情况[1]。

如此看来,做完手术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术后采取放化疗,核心是要杀死癌症病人体内潜藏的癌细胞,是降低肿瘤复发风险的重要手段。

放化疗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

术后要不要进行放化疗治疗、如何进行,医生往往要结合肿瘤部位、分期、临床病理报告、病人身体状况等等做出决定,患者可以与医生进行沟通,听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不过,放化疗的确也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造成正常细胞损伤,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嗜睡、精神萎靡、周身乏力、免疫功能缺陷或下降、脱发等常见问题。

此外,随着化疗次数增加,毒副作用也会增强,诸多不良反应往往会让癌症患者承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也让即将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心生恐惧。

这样做,放化疗期间能好受点

为对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减轻痛苦,加快恢复,以下做法值得尝试:

增加营养

放化疗期间部分癌症患者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食欲不太好,只有保证充足的营养,身体才能有较强的抵抗力并能接受各种治疗。

因此,格外需要增加营养弥补消耗,维持正常的身体运转。饮食上,坚持“三高一多”的饮食原则,尽量吃一些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米面、大豆及制品、蔬菜水果,同时多饮水,促进排毒。

改善进食环境,饭前洗脸漱口,让病人和家人一起吃饭等,也是增进食欲的办法之一。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宜采用“间隙疗法”,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开肥厚油腻,注意少食多餐。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还可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锻炼,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转移注意力、增加食欲。

中药缓解

针对放化疗引起的免疫力低下、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问题,中医多采取扶正祛邪的方法。

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明,中药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等途径来达到抗肿瘤的疗效[2]。与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针对抗放化疗期间出现的疲劳、乏力、精神不振问题,常采用补气中药,党参、黄芪,具有补气固表之效。

针对化疗药物导致头发稀疏、脱发的年轻人或女性,可服用黄精,补益精血、养血生发。

放疗导致的口干、烦躁,可使用玉竹、南北沙参、石斛等养阴生津的药物皆有利于缓解症状。

针对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副作用,素有仙草之称的灵芝,可以固本扶正、滋安补神,减轻副作用影响。此外,31年只钻研灵芝种植与研究的仙芝楼,曾联合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究分中心共同研究,灵芝孢子破壁前后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差异实验。结论指出,灵芝孢子破壁后其有效成分更易于在人体消化环境内释放[3]。

面对既定事实,焦虑和害怕都于事无补。听从医生指导,吃好喝好睡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主动的态度去面对,才是关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