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麻黄汤的悲伤故事
恽铁樵与鲁迅同时代,甚至可算是鲁迅的伯乐,因为鲁迅的首篇小说就是在时任《小说月报》主编的恽铁樵采用发表的。
恽铁樵本来可以在文学的路上顺利前行,大有一番作为,可是,跟很多古代名医的悲伤遭遇一样,在他快要进入不惑之年的时候,首先,他的大儿子因伤寒去世,第二年,二儿子三儿子同样因伤寒去世,两年啊,接连三个儿子因为同样的原因去世,这让他感觉,这里面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呢?
其实跟现代的情况差不多,就是:庸医如蚁,杀人如麻。
什么?不是?
好吧,我承认那时的庸医杀人还是比较痛快的,很快就让病人死掉,现在则不然啊,现在的庸医会先把病人的病气压到病人体内,所以病人一时半会儿还是死不了的,然而,然而,然而几多年后,被压制的病气终于爆发,成为各种某医口中的所谓“绝症”,比如,癌。然后患者经历各种痛苦才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恽铁樵那时的庸医,还是比现在的庸医有良心的,起码让病人死得痛快。
恽铁樵看出来了,敢情周围这些医生都是些庸医啊,求医不如求己,我还是自己学习《伤寒论》吧。学了一年左右,检验他的时候来了,要说这命运啊,真是不可说啊,检验他学医水平的实验者,不是别人,却又是他的儿子——第四个儿子。
第四个儿子得的病依然是伤寒:发热,无汗,而喘。
这时他还没临床过,只是理论上学过而已,没底气,只好又请别的医生来,医生诊后开方,恽铁樵一看,还是以前给前三个儿子开过的什么豆豉,山栀,豆卷,桑叶,菊花,薄荷,连翘之类的凉药。
结果四儿子服用后依然发热,喘得更厉害了。这下恽铁樵慌了:难不成四儿子依然要殒命于庸医们的虎狼之药吗?
彻夜不眠,在屋里走来走去走了一整晚,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不再犹豫,相信了自己的判断:这不就是伤寒论里的麻黄汤证嘛!下决心拿自己的亲儿子当试验品。
于是开了方子,交给妻子并对她说:我俩的前三个儿子,都是死于这可恶的伤寒,现在,咱们的四儿子又得了这病,而周围的那些庸医们水平又实在差劲。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喝药,爱怎么着怎么着呢!
妻子能说什么?就去配药煎药了,而恽铁樵居然上班去了,不知他是胸有成竹还是不敢再一次直面前三次的伤痛。
好不容易捱到下班,等回家一看儿子,摸了摸身上,有微微的汗出来,喘也有所好转,心里一喜,看来,这方子是对症了,于是再喝第二剂,喝完后出了汗就好了。
为什么不是一剂愈呢?因为这是恽铁樵的第一张方子,并且患者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所以,他有所顾忌,用药的剂量比较小。
经历这一件事,恽铁樵对伤寒论是佩服万分啊,于是,以此为契机,最终成为一代中医大家。
所以,曹颖甫就感叹:庸医见到风热感冒,用点凉药还能瞎猫碰到死耗子治愈个七七八八,但一见到伤寒重症,就吓得不敢用麻黄,像恽铁樵前三个儿子的悲痛遭遇的其他病患,死得难道还少吗?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恽铁樵先生古文造诣非常深厚,所谓“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按说他学了一年伤寒论,应该对这样的伤寒证非常有把握有信心才行,可是他最终开的药方量却那么小,还是彻夜思考,踌躇了整整一晚才敢下的决定,可见医学是多么难啊!
看过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有很多的武功秘籍,得了武功秘籍,常见的结果有两种,要么武功进展飞速,比没有秘籍的人快那么八九十来倍,要么走火入魔害了自己。
那么,学医有秘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