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的学生这么苦,究竟为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说“河北的孩子真是太苦了”这句话。的确河北的孩子真的很苦,初中毕业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到衡水或石家庄去读高中,去经历“监狱”、“地狱”式的高中生活。每个月只有不到两天的假期,平时在学校基本没有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感觉。现在河北省各地市的高中也纷纷效仿衡水高中的管理模式,所以即使不去衡水,在当地读高中也一样是所谓的“朝五晚十”模式。说“河北的孩子真是太苦了”没有一点夸张,是真实的现实。
问题是,为什么河北的学生这么苦呢?
有人说河北教育资源缺乏,没有985大学,唯一的一所211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还在天津市。让我们看看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下面是各省的一本率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河北的一本率在全国排名在10位,属于上游水平。也就是说在河北省考一本并不难。
我们再看看985和211高校的录取率排名情况:
从上面的两个图表可以看出,河北省的985和211大学的录取率处于中下游水平。可以说河北的孩子要考985和211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比起山东、河南、等高考大省,河北的难度又不大。所以说由于河北高校教育资源缺乏导致河北孩子学得苦的理由并不充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河北的孩子学得苦呢?
首先,所谓的“苦”是相对的。与北京和天津比,我们河北的学生真是太苦了。没有办法,北京和天津离我们太近了,我们凡事会很自然地要与北京和天津比一比。我们与京津比就是苦,但是我们与邻居河南、山东比呢?我们还有点小幸福。
其次,苦,源自于对更高目标的追求。河北省没有一线和新一线大城市,就业机会少。省会石家庄只是一个地级市,勉强可以称之为二线城市,对人才没有吸引力。想找好工作,就需要到北京、天津与来自全国的优秀人才的竞争,如果没有211以上的学历,即使找到工作,薪金相对也低。所以河北的家长就格外重视教育,不满足于考一本或二本高校,希望孩子能考上985、211层次的大学,于是去衡水上高中就成了不二之选,“不吃苦中苦,难做人上人”,为了能够有个好前程,父母舍得让孩子吃三年苦。
最后,衡水模式的存在,为学生们吃苦提供了切实的条件(我无意评价衡水模式的功与过、是与非)。不可否认,衡水模式让学生更出成绩,如果想考好高校,去衡水读书成功几率会更高,但与之共生的就是苦。衡水模式虽不能提高河北省的211和985大学的录取率,但却能提高自己学校学生211和985的录取率,为了争夺生源、提高升学率,衡水之外的高中学校也纷纷效仿衡水模式,进而导致全省学生一起吃苦。可以说衡水模式的存在实际上提高了全省学生“苦”的指数,但是衡水模式也对愿意吃苦的学生提供了条件。
我的分析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