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丹霞山游记(一)——阳元石、双乳石和通泰桥
韶关丹霞山游记(一)——阳元石、双乳石和通泰桥
【原创】文/摄影:孙成岗
去广东办事,开车返回洛阳,1500多公里的路程,原本打算在湖南或湖北境内休整一晚,但考虑到疫情的影响,不敢在两湖逗留,便在韶关停了下来,因为还有大半天时间,便顺便到仁化县的丹霞山一游。
丹霞山景区又称中国红石公园,这里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景区。一些旅行者总拿这里与张掖的七彩丹霞相比,认为这里的岩石除了两处不可描述的石柱与石缝外,缺少可圈可点的地方。殊不知张掖的七彩丹霞不是真正的丹霞而是彩丘,这里才是“丹霞”这一名称的命名之所,也是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在我国一千多处丹霞地貌中,它是壮年期的丹霞。
1928年,一位叫做冯景兰的地质学者发现这里分布着6500万年至165万年前的红色砂砾岩层,这些岩层历经几千万年,在水蚀和风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形状独特的山峰、石桥、石洞。于是他根据曹丕“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的诗句,把这种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1939年,地质学家陈国达首次提出了“丹霞地貌”的概念,并把这里的地貌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术界对丹霞的定义有了一定的分歧,但总体上都认为“赤壁丹崖”是丹霞地貌的基本特征。古人形容旦暮彩霞映照的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也许这种夸张的文学表达方式导致了游人想象与现实的脱节,从而总把它与非典型的张掖七彩丹霞进行对比。
丹霞山的红色山群达290平方公里,目前开放的丹霞景区只有长老峰、阳元石、翔龙湖等几处。大约10点左右,我们抵达景区大门。与其说这是大门,倒不如说它是一个疫情防控检查站,因为到达真正的游览地,还有一段距离要走。由于疫情的反复,检查比往常更加严格细致,大门、售票处、检票口都要一一仔细查验行程卡和健康码。
第一站来到阳元石景区,因这里有一根酷似男性隐私部位的石柱,故而得名。进入景区,沿木栈道前行十多分钟,到了观阳台,这里是观赏阳元石的极佳之处。不少游人见到这根历经30万年水蚀形成的独特石柱,都会露出会心一笑,不乏一两名见多识广的中年女性还会下意识地发出“太像了”的感叹,团队的导游则简单地介绍这根石柱是“天下第一奇石”、“天下第一绝景”,让游客以此为背景照上一两张合影便领着大家匆匆离去。在他们看来,只要与这个网红景点合了影,就算到此一游。实际上,阳元石景区的妙处,远不止这一处不宜用语言过度描述的石柱,不经历四五个小时的攀登,是无法领略这座大山的奇伟的。
根据景区指示牌,我们踏上前往回春谷的小道,向双乳石方向前行。途中碰到了一列呈S型横穿山道的蚂蚁,如此整齐的队列,我想应该是蚁族中的作战部队。沿途山崖上布满了不同地质时期大自然留下的纹理,而另一侧则是郁郁葱葱的植被。这条小道人烟稀少,偶尔碰到几位游客,向他们询问双乳石的位置,他们大多无奈地摇头,表示没有看到。看来这是一处容易错过的景点,于是便倍加小心注意路标,以防走过头。不一会,终于看到了写有“双乳石”三字的标牌,但环顾圆周,依旧不得要领。不远处一位卖东西的老婆婆似乎看出了端倪,告诉我们必须站到观景台上,仰头向上,方可看到。在老人家的指点下,果然在距地面30多米的峭壁上,看到了隆起的两块圆润大石,构成两条完美的曲线,确实与女性的胸部有着八九分相像。
穿过双乳石,窄窄的回春谷小道豁然开朗起来,远处可见一座直上直下的巨大红砂岩壁,岩壁顶部是茂密的林木,岩壁则寸草不生,如刀切斧劈,数百万年流水冲刷的轨迹在岩壁上留下了几百道平行的竖浅沟槽,宛如挂在悬崖上晾晒的一块块长条布匹,因此得名“晒布岩”。
走出回春谷,上了大路,继续前行,路边有一个凉亭,亭边有一条小道通往山上。这是前往通泰桥的山路。山路两侧是茂密的植物,虽然有些介绍的牌子,但依旧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平时喜爱植物的我,在这里也只能望物兴叹了。
大约十分钟后,山道出现了分岔,彩色台阶通往通泰桥。本以为彩色代表着坦途,没想到几十米后台阶就没了踪影,变成了不规则的脚窝,只能抓着两侧的铁索直上直下地向上攀爬。山高林密,前后没有人影,心中不免发怵,在惶恐中终于到了桥上。桥面居然意外地平坦,走在上面根本感觉不到它的险峻,似乎只是普通的山路。这里也是观察晒布岩的最佳位置,可以把整个晒布岩纳入镜头。
此时听到对面的山上有些人声,便寻声前往。这一段路几乎都是平路。拐过一个U型大弯,终于见到了四位初老的男女。他们似乎是本地人,热情地给我介绍观景的角度,在他们的指引下,我看到了对面大石下方,有一块一头翘起的岩石,如同高高昂起头颅的海狮。原来,风景也是呈现给有缘之人的,如果无缘,即使路过,也会错过。站在这里,也可看到通泰桥的全貌,原来它是一座横跨在峡谷之上的天生桥,桥身最薄处只有3米。据说阳元山共发现了七座自然形成的天生桥,通泰桥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有“岭南第一桥”之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