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盎然的打油诗(三)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明代打油诗
明朝文学家解缙,是个聪明、幽默的人。一天,永乐皇帝下诏:所有在朝文武官员,七天内务必每人向皇上献宝物一件。众官听旨后不敢怠慢,派员到处张罗征集稀世珍宝,只有学士解缙却无动于衷。
一晃限期已到。众官一个个依次向永乐皇帝献上宝物。轮到解缙时,在众目睽睽之下,解缙不慌不忙地从袖筒里摸出一个小纸包,双手捧着献与皇帝。永乐皇帝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一看,是一小撮谷物,便脸露愠色,责备解缙:“此乃常物,何谓宝也?”解缙从容不迫地朗声说道:
此物真是宝,人皆不可少。
皇上三日无此宝,走起路来孱孱倒。
永乐皇帝思忖片刻,点头称是,并对解缙重加赏赐。
又有一次,解缙陪永乐皇帝去钓鱼。解缙对钓鱼很精通,一会儿就钓了不少;永乐皇帝是个外行,钓鱼沉不住气,频频拉钓看有没有鱼,越急越钓不着,渐渐地,有点不高兴了。解缙偷偷看了皇上一眼,捂着嘴笑了,不过,马上动了脑子,凑到皇上跟前说,万岁爷,这鱼儿虽小,却都很懂礼貌呢。永乐皇帝莫名其妙,问:何以见得。解缙开口作了一首打油诗:
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一抛荡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意思是,万岁只配钓龙,普通的鱼不敢来咬钩,所以,皇上就一条鱼也钓不着。皇上听了,心中转忧为喜,哈哈大笑,说解缙是个奇才。
解缙还有一首极为有趣的打油诗不能不提,这就是《解嘲诗》: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解缙雨天路滑不慎跌倒,惹得周围人大笑,于是“打油”一首,回击众人以解尴尬处境。
明代的唐伯虎生性孤傲,不愿贪图富贵,写了一首打油诗挂在自己书房里表明心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桃花庵里酒中仙。
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打油诗也可言事抒怀。大才子唐伯虎因生活困顿不堪,到了除夕年货还没置办齐全,唐伯虎作诗以咏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这种安于贫穷、闲适自乐的情怀,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安贫乐道”思想的承继,但我们仍能从那个林中漫步的背影中读出落魄、失意的灵魂。
清代打油诗
前清才子李调元也是位打油的高手。据说,李在任两江主考期间,众士子不服,与李吟诗联对。比到最后以麻雀为题,各人吟一首诗。李不假思索,吟出二首打油诗。其一云:
一窝一窝又一窝,三四五六七八窝。
食尽皇王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其二云:
一个一个又一个,个个毛浅嘴又尖。
毛浅欲飞飞不远,嘴尖欲唱唱不圆。
莫笑大鹏声寂寂,展翅长鸣上九天。
众士子先是哈哈大笑,继而哭笑不得,最后呆如木鸡。李调元含笑不语,扬长而去。
清代的郑板桥也有一首类似的自勉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乃秀才出身,一生多有诗作。据说,25岁那年,他曾经写下一首劝告人们戒毒的打油诗:
烟枪即炮枪,自打自受伤,
多少英雄汉,弹死在高床。
此诗极言鸦片的危害和戒毒的迫切性,指出任何人只要沾上那小小的烟枪,哪怕是铁骨铮铮的英雄汉,也要被烟枪的子弹打死在高床上,语言明白如话,比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清朝末年,公开卖官鬻(音“与”)爵。除正式考试由科举而取得功名者外,目不识丁的人,只要有了银子就可以取得功名。“监生”这个功名就是卖银子的。不过,用银子买来功名,是被科举出身的举人们所瞧不起的。文庙祭祀,监生们没有资格参加。
四川南溪县有一个土匪名叫陈元卿,便买了监生这份功名。有一次他钻进文庙,意欲参加“祀公大典”。被举人秀才发现了,群起哄他,有个解元还要打他。结果,这位监生抱头鼠窜逃出文庙。有人为此吟打油诗曰:
监生进文庙,孔子骇一跳;
颜回喊“出去”,子路叫“灌尿”。
打油诗还可以缓和紧张对峙的局面,清朝高官张英(康雍年间名臣张廷玉的父亲),其老家宅前有块空地,与吴姓为邻。吴家盖房越界侵占时,家人驰书到京城,想让张英出面干预。可是这位“宰相肚里能撑船”,写了四句打油诗寄回。诗云: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诗,遂拟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留下的这六尺地,后人称之为“六尺巷”,至今犹存(注:六尺巷在安徽桐城),传为美谈,足见这首打油诗的魅力。
最有趣的数一首讽刺一些所谓的诗人的打油诗:
生平不见诗人面,一见诗人丈八长。
不是诗人长丈八,如何放屁在高墙?
此诗语言粗俗,讥诮诙谐,令人捧腹,足以令那些“诗人”们无地自容。
清代,有人写打油诗反映农村私塾情景:
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
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
寥寥数语,却入木三分地描述了私塾的破旧,教师与学生都在混混日子。
清代有个新嫁娘,众宾客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还逼新娘吟诗一首,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这真是强人所难。新娘无奈,终于口占一首:
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
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可是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产生轰动效应。众宾客哗然大笑,乐不可支,都说“好,好!”有的说:“新娘急了,时间宝贵!”说着乘欢而散。此诗妙在末句,虽为引语,但此时此地,别有新意,个中奥妙,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当可神通而不可语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