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2)
酒疸
原文:
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
讲解:
前额处一片黑又亮,有轻微汗出,一到傍晚时分,就手足心发热,小腹拘急,小便反而正常,这叫女劳疸,古人认为这是由于房事过度,或虚劳引起的一种黄疸。
“腹如水状不治”,水、是无色无形状的,“水状”是一切柔软的象征。“女劳疸”本是一种慢性顽固的虚劳疾病,柔软反不治,反要死,那么硬满则能活了,于理不通。若说腹内有水不可治,倒还能说过去,于理较通。可是在清朝之前,古人的思想是没有腹水的概念的,只能叫硬满,痰饮,悬饮,也只有到清朝之后,西学东进,才有了这腹水西医专用名词。若说中医早就五脏水的说法,与现在的腹水,是风马不相及的两种概念内容。
“腹如水状不治”,这句话,也只有知道腹内有水,对腹水这专用名词清楚,时间在明末之后的后代伤寒大师,变通所加。无论伤寒大师如何狡辩,唐本或赵开美怎样,都无法改变“腹如水状不治”,内暗含有腹水之意的事实。从这里也看出,反证了伤寒论并不是一人之功,是经历了无数大师,一代一代辛劳的心血结晶。
原文:
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讲解:
“心中懊憹而热”,这是胸中有郁热了,那就一准有饥而不能食,欲呕了,这是一个栀豉汤证了,“名曰酒疸”,就一定还伴有黄疸了,那就据证再加减则成。
原文: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讲解:
既然冠以“阳明病”,就必然具备一些阳明病的某些特征,能吃,汗出等热性特征,可他又说“脉迟者”,这里迟脉主寒,寒则不能食,寒与阳明热抟结,就变为能吃,但一吃就胃口饱胀,饱胀就头晕,小便不利,这是要发作“谷疸”的前奏。医生见胃口饱胀,以为有宿食积滞,采用泻下法,欲驱除积滞,虽用了泻下法,依然腹满胀不见轻,这是脉迟,热中夹杂有寒造成的,是治不得法。
❤安医生讲金匮要略目录❤
安医生讲金匮要略卷上 目录
第一讲《金匮要略》开篇的话
第二讲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得失
第三讲《金匮要略》的来历
第四讲 痉病的分类
第五讲 痉病的成因
第六讲 痉病的治疗
第七讲 小汗法治疗风湿
第八讲 小汗法方剂举例
第九讲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
第十讲 太阳中暍
第十一讲 百合病者,百脉一宗
第十二讲 滑石代赭汤
第十三讲 百合滑石散
第十四讲 甘草泻心汤
第十五讲 赤小豆当归散
第十六讲 阴气孤绝与阳气独发
第十七讲 柴胡桂枝干姜汤
第十八讲 防己地黄汤
第十九讲 桂枝芍药知母汤
第二十讲 乌头汤
第二十一讲 古今录验续命汤
第二十二讲 越婢加术汤
第二十三讲 黄芪桂枝五物汤
第二十四讲 小建中汤
第二十五讲 黄芪建中汤
第二十六讲 暮蓣丸
第二十七讲 炙甘草汤
第二十八讲 甘草干姜汤
第二十九讲 射干麻黄汤
第三十讲 厚朴麻黄汤和泽漆汤
第三十一讲 麦门冬汤
第三十二讲 葶苈大枣泻肺汤
第三十三讲 桔梗汤
第三十四讲 皂荚丸
第三十五讲 生姜甘草汤
第三十六讲 奔豚汤
第三十七讲 桂枝加桂汤
第三十八讲 栝楼薤白白酒汤
第三十九讲 枳实薤白桂枝汤
第四十讲 桂枝生姜枳实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