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上散记(1-5汇编版)

文/沈宗祥

您是宝应人吗?《运河儿女》因为运河的渊源流长,不局限于一市一县,我们都吮吸着运河母亲的乳汁长大!我们都是“运河儿女”!

乡愁其实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愫。久居乡间会成为乡怨,想去寻找诗和远方。千转百回蓦然回首却发现心底最柔软最不容触摸的却永远是那“低头思故乡”般的缕缕思绪……

在外奔波多年,连户口都丢在外头了。但林上的芦絮林上的风一直在我心田吹拂,每次回乡父老乡亲的一声“小年在!嘎来啦”!总会让我开怀畅呼!疲惫顿消!

问情哪得深如许?为有林上清泉涌!每个游子都有自己的故乡,都有不同的“林上”,不才在此抛砖引玉,让大家说说写写自己的故乡,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知道自己的来处,前行的路才不会走偏!谁不说咱家乡美?当大家都从心底唱出自己家乡的时候,作为抛砖的“林上人”!余愿足矣!

——沈宗祥

林上散记

(一)

离家久了,岁数大了,对家乡的印象应该是越来越淡,越来越模糊才对。近日有幸进了个老家群,久违却又那么亲切的乡音,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了老家。原来她一直在脑海里,心尖上。酸甜的桑椹染乌了牙齿,河边的小鱼欢快地亲吻着脚丫,痒痒的,一动全溜了,一会又游了回来……我的乡愁,就像一群小鱼,一下游了回来!门口的小河边还是那一群可爱又胆大的小鱼吗?
我的家乡,处于里下河地区,名副其实的水乡。听着群里的乡音,脑海里闪现着家乡的人和事,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
既然是水乡,河荡绕村,今天就和大家说说水乡特色交通工具——船吧!记得那时候家家有船,反正很少有人借,除了一条船不够用时才借的,每家也不上锁,说一声就行了。
记得奶奶跟我们说过,荡里的银子腰深!是啊,荡里鱼虾蹦跳,芦蒲成片,花点力气,就是美餐和钞票啊!不谈了,就因为了这个外快,我还被父亲打了一次呢,好像也是唯一的一次。一个星期天,父亲撑船带我去打蒲棒头(蒲芯,听说是造纸的极好原料),我十分高兴的穿着新买的凉鞋,站在船上卖力的扳着蒲芯……回家撑到码头,战利品当时就卖了,上岸时却突然发现新凉鞋不见了!父亲少有的把我拖回家,打了一顿——真是惹祸的蒲棒头啊!
船虽然不用锁(因为几乎家家都有),但大家都把船当作宝贝。每年夏天都会把它们拖上岸请木匠师傅整修保养,记得有种油叫桐油的,会刷上几遍,晒的油亮亮,香喷喷的。
诗人余光中说乡愁是一张船票,我的乡愁就是那一条条油亮亮香喷喷的船吧,可它们载得下吗?
感谢家乡的群,让我知道了家乡现在的发展,也勾起了无限的回忆。人到中年,向前走,也该回头看看了。
不早了,虽然想起了很多人和事,今天就先说这些吧!

林上散记

(二)

高中时有个同学,周文祥吧,南京的,记不清他为什么在宝应上的学了。他跟我们谈起南京,他最自豪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长江大桥,上面开汽车,下层通火车,桥下还过大轮船,万吨巨轮……让只见过小木船,机船来自水乡的同学充满了遐想。没想到几年后我到南京上学,第一年我就专门从鼓楼坐车到了南京长江大桥,徒步从桥上走了一遍,亲手抚摸了桥头堡,在桥上看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舶,也不算大嘛!火车经过时,感受到一点震动,呼啸而过。现在长江上的大桥很多了,但让徒步观光的很少吧,听说南京长江大桥修整过了,不知现在好不好散步了,即使可以,怕也没那个心劲了吧。梦想的实现,有时候真的莫名其妙,但一定得要埋下梦想的种子!如果没有南京同学的吹牛,我想也不会急着去“观光”吧,或许考南京的大学,这也是潜动力呢!
其实从南京大桥上看到的船,还没有咱林上大桥上看到的船大呢……
鱼米之乡,水产丰富。可林上人从来不满足于小富即安。总有些梦想的种子会发芽,就像安徽小岗村的十几户村民按手印分田一样,改革从来都是从最底层开始的!也有些林上人不满足于种点粮食,搞点鱼虾了。从哪找突破口呢?历史的发展从来不缺闯将!水乡的人用船是好手,那就在船上做文章试试!刚开始有几家做了二十吨左右的木船,初出江湖。很快四五十吨的水泥船就有了几十家到江南跑运输。现在基本上都是铁船啦!林上最大的有千吨大船,几百吨的一百多条——如此盛况,也许只有小时候家家有船河边都停满了可以媲美吧!可惜咱林上只再没有码头让它们停靠了。水浅了,少了,大船也远离了。每年过年,船老大们都把船集中停靠在某处,再请几个人一起看管。有些人在用船跑运输的同时,也在捕捉商机,及时转型,在苏州上海等地开起了砂石场、物资回收等……
船离不开水,水也因船的运行而更欢畅。还记得小时候坐船去外婆家,看着河边的花,听着船底滑过水草沙沙的声音,困了躺在铺了厚厚的草褥上,望着蓝天白云,真像穿行在梦境之中。只是忘记了父亲不时滴落的汗珠……
小船载不了我日益深厚的乡愁,又胡思乱想了这么多。突然又想起了年前朋友圈盛传的一个视频。泰州港附近一艘几百吨的大船眼睁睁地看着沉没了。想必很多人都看到了,最后夫妻俩才跳江被港口人员救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且行且珍惜!咱任劳任怨的林上人!累了,回家看看,家里还有薄薄的几亩地,别嫌少!她永远是咱的根!

林上散记

(三)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这是我们幼时都读过的,也是不必多背而又能很快成诵、至今人到中年却又脱口而出的一部分唐诗吧?听着熟悉的乡音,尽管大多数人的网名还没改过来,一些老同学老邻居的声音,还是一下听出来,叫出了小名。大多数青年人,看名字不认识,问了爸妈的名字甚至爷爷的名字才勉强晓得,春节回家,这些人就应是“相见不相识”的部分了吧?何况更多现在还未上网的儿童呢——不对,现在的儿童触网提前了,网络时代的代沟更频繁了。我虽然离家早,但少年时光还是在家乡疯过的,我的女儿一直在外,有限的回老家几回,不知她将来还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乡愁,乡愁又放在哪里呢?幼时不懂贺知章,懂时已是华发生!一声“客从何处来”,我隐隐听到了诗人的千年长叹,缓步泪流……
在外久了,经历的很多,大多数总是过眼云烟。少年时的人和事,回忆起来,却是越来越清晰。今天先和大家说说颜大姑爹爹吧!
说起颜大姑爹爹,大家可能一时还想不起来,可一提起“颜为筛写字——自写自认”,村里稍微上点岁数的人都会会心一笑,想起来了吧?他是村里会做面点的老师傅,我父亲还受过他的指点呢。他不识字,村民买东西有时候没带钱怎么办呢?他有办法,烧饼画圈圈,油条就画竖,几个就画几个圈和几竖,最后总能把帐算清,当然也是民风淳朴,大家很快会把帐还上的!“颜为筛写字”,下一句是什么?林上人,大声说出来!
颜大姑爹爹能成为我至今不忘的林上名人,还有另外一件事呢。他喜欢吃粥,而且更喜欢把粥在太阳下晒的沫滋滋的,他经常在门口晒粥,我们小孩子有时就等着看他吃,他吃的可香了!还别说,这也是养生之道,他一直身体不错,做生意到八十多岁,活到九十多呢。现在的人晒房晒车晒晒太阳……不妨再晒粥试试!
做生意也有基因的。他的外孙现在在林上开起了鼎鼎大名的“红军饭店”,也是我们同学聚会的定点饭店。只是聚会的机会总是很少,现在又有点小盼望了呢……
近乡情怯,情归何处?

林上散记

(四)

大先生(沈云生)、闵广维老师、王振邦、孙玉培、潘老师(潘松青)、李锡康……四十岁往上的林上人,提起这些名字,仍有如雷贯耳之感吧。
大先生学识丰富,德高望重。小学师资缺乏时,他不顾年龄到学校代课,直到近七十岁才退下来。可惜我没听过他的课,却有幸看过他的不少藏书。他“退休”后,把他的收藏摆到村头,丰富了农村孩子贫寂的灵魂。潘老师大家可能有点陌生,可提起“潘茄在”,大家都想起来了吧?他是宝应县城人,支援乡村教育,在我村扎根十几年,反正我小时候一直把他当作林上人。现在九十多岁了,还有不少当年被他训过的人去看他呢。
林上人文荟萃,薪火相传。除了他们还有不少好老师。沈荫庭、周兰芳、周广涛、沈舟庭、沈文选、沈文芹、周永泽、沈维富、沈久红、尤培海、沈玉娣、徐春雨、徐春光、潘家俊、唐汝和、姜法程、沈文信、朱长城、唐士康、胡安村、胡定林、沈留庭、沈玉娣、祁本洲、徐建龙、徐德楼、万鸿德、沈勇、周立志、尤培旭、周华、沈芳兰、沈雄庭、余永湖、何平、沈文专、韩锦华、朱寿山、周建山、沈文兰、沈文飞、沈成庭、沈文州、周正涛、周正威、沈文芝、沈文兰(河东文雨姐姐)、沈锦团、陈三毛、沈宗筛、周建秀、沈兆庭、沈扬妹(沈银庭)、沈维芳、周兰芳、孟祥春、徐玉华、沈梅庭(沈扬娣)、强素凤、赵恒富、沈宗英、沈风玉、程广杏……我们林上小学、林上初中屡创佳绩人材辈出,他们功不可没!
我小学生涯印象最深的就是“抢班长”了!我们那一届是村里小学生最多的一年,分了三个班。四年级上了一半时,班主任沈文飞老师家里有其他事辞职了,他专门跟我父亲说,耽误你家二公子了!学校然后把三个班并成两个,一个班有七十多人!分班上课第一天,我因为作为班长喊大家做眼保健操习惯了,仍然喊起了口号,班主任闵老师顺水推舟就让我继续做了班长…不过至今回忆起来,仍然感觉到当喊了一半,意识到自己是“客人”时,脸红到脖子硬着头皮喊完……以前的班长好像是女生,有机会碰头,还要向她让贤呢,哈……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这是让我们又敬又怕的闵老师的口头禅。他的孙子闵树坚跟我们同学,可一点没沾光,被打最多的也是他。闵老师跟我们详解了韵律平仄,让我对古诗词增加了兴趣,对我的写作帮助也很大,仍记得他声情并茂地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朗读……
同学沈文兵家就在学校旁边,我们经常课间休息时,爬过窗户到他家去玩。他现在无锡了,曾经的快乐大本营也成了乡间别墅了吧。小学校园中间以前有一棵很茂盛的梧桐树,梧桐子成熟了掉下来,我们的还捡了吃呢。可惜梧桐树已不在了,不过校园还在,每次回家还会去看看的。现在一半做了老年活动室,一半做了村部,也是老百姓经常来议事的地方。
再回到从前——老同学,有空回来聚聚吧,再看看咱们的父老乡亲、和时刻在关注我们成长的老师们……

林上散记

(五)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一季又一季,人们仍旧乐此不疲。常常会在吃饭小酌时,看着电视上一遍又一遍的重播,品尝眼前美味的同时,又体验了天南海北各样的风味,而其中蕴藏的乡土气息总会让人不知不觉中多喝了几两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现在各大城市甚至县城都有各地不同风味的小吃,饭店。但每年都还会有人不辞辛劳像候鸟一样,回老家采购食材,说只有这样才能还原出童年记忆、老家味道啊……
走的再远,乡情密码早已烙在游子的味蕾上了,挥之不去,历久弥香。这几天和家乡人聊的比较多,也勾起了我对家乡味道的回味。
在外面碰到不同的馄饨店,总会去尝尝,却总也吃不出小时候那一晚吃过的馄饨的味道了。大概七八岁时的样子吧,一天晩上,我和妹妹都睡着了。父亲回来把我们叫醒,其实更应该说是一种香喷喷的味道唤醒了我。原来是父亲带回了一碗馄饨。我和妹妹很快分吃完又心满意足地进了梦乡…可这一梦,却成了我永远挥之不去的家乡味道的承载了,不知现已八十多岁的韩宝林师傅还能否做出来这一碗馄饨了……其实那一碗馄饨回想起来真的很简单,很清爽,飘着几粒碧绿的葱花,可那种把我们从梦乡唤醒的香味真的太奇妙了——写到这里,我的味蕾又不争气地跳起了舞!
韩师傅现在不做馄饨了,可他还在做好吃的——前两天有人回去,还没到家呢,就在群里喊他家里人,“到韩宝林家剁斤把猪头肉!”
韩家熏烧肉也是林上人餐桌上的常客,来了亲朋好友都会买一些。更是在外游子回家的动力之一吧!
童年美食的记忆还有比较深的就是刘奶奶在门口卖的糖水和蚕豆了,炒的蚕豆一分钱十个——记得的人大概都四十多岁了吧?当然我家以前也是做生意的,烧饼油条,馓子麻花…只是我天天吃印象倒不深了,想必这也是大多数林上人的美食记忆吧——不少林上人有时到我大哥家(现在泰州做早点),吃起来说还有老家的味道呢。
快乐老家,乡味难忘!家乡群里也越来越热闹了!久未谋面的同学好友也热情相约,八月十五月儿圆,家乡的荷藕也等着游子呢——藕断丝连——浓浓的乡味,一端在外头,一端在林上的村头……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

  • 阿要辣油啊

    到南京四十年有余,不敢说如何融入南京文化,说起来对于南京的一些故事,一些传说也是略知一二了.南京话不会说,但是说着说着普通话里也会夹着两句南京话,南京话讲着讲着又会变成了普通话.我在南京和人讲话人家说 ...

  • 守护记忆 | “板桥”地名从何而来……

    转载自:板桥e时代 原标题:乡愁记忆︱"板桥"从何而来-- 回顾党的历史,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回溯家的记忆,发展变迁,无论身处何时何地. 它,永远是心间的一抹梦萦魂牵. ...

  • 父母不在故乡了,从此没有了乡愁

    父母不在故乡了,从此没有了乡愁

  • 诗人样本||芦苇:长沙市九中分校七七届同学踏青散记

    诗 歌 净 化 心 灵择  此处静谧书一方清 远 题记春暖花开,青春长在一一长沙市九中分校七七届同学踏青散记过了雨水,过了春分2021年三月,长沙市九中部分校七七届部分老同学又一次相逢在明媚的春光里记 ...

  • 林上散记(6-8汇编版)/沈宗祥

    文/沈宗祥 您是宝应人吗?<运河儿女>因为运河的渊源流长,不局限于一市一县,我们都吮吸着运河母亲的乳汁长大!我们都是"运河儿女"! 乡愁其实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愫.久居乡间 ...

  • 林上散记(1-3汇编版)

    文/沈宗祥 您是宝应人吗?<运河儿女>因为运河的渊源流长,不局限于一市一县,我们都吮吸着运河母亲的乳汁长大!我们都是"运河儿女"! 乡愁其实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愫.久居乡间 ...

  • 林上散记(9)/沈宗祥

    您是宝应人吗?<运河儿女>因为运河的渊源流长,不局限于一市一县,我们都吮吸着运河母亲的乳汁长大!我们都是"运河儿女"! 乡愁其实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愫.久居乡间会成为乡怨, ...

  • 林上散记(1-8)/沈宗祥

    文/沈宗祥 您是宝应人吗?<运河儿女>因为运河的源远流长,不局限于一市一县,我们都吮吸着运河母亲的乳汁长大!我们都是"运河儿女"! 乡愁其实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愫.久居乡间 ...

  • 林上散记(4)/沈宗祥

    文/沈宗祥 您是宝应人吗?<运河儿女>因为运河的渊源流长,不局限于一市一县,我们都吮吸着运河母亲的乳汁长大!我们都是"运河儿女"! 乡愁其实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愫.久居乡间 ...

  • 林上散记(3)/沈宗祥

    文/沈宗祥 您是宝应人吗?<运河儿女>因为运河的渊源流长,不局限于一市一县,我们都吮吸着运河母亲的乳汁长大!我们都是"运河儿女"! 乡愁其实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愫.久居乡间 ...

  • 林上散记(2)/沈宗祥

    文/沈宗祥 您是宝应人吗?<运河儿女>因为运河的渊源流长,不局限于一市一县,我们都吮吸着运河母亲的乳汁长大!我们都是"运河儿女"! 乡愁其实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愫.久居乡间 ...

  • 林上散记(1)/沈宗祥

    文/沈宗祥 您是宝应人吗?<运河儿女>因为运河的渊源流长,不局限于一市一县,我们都吮吸着运河母亲的乳汁长大!我们都是"运河儿女"! 乡愁其实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愫.久居乡间 ...

  • 必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理解性默写汇编及答案

    " 今天小玖老师为大家推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理解性默写汇编及答案,快背! " <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 一.情景默写 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