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沙坪坝的“飞地之王”覃家岗
可以推测,周边一些街道的区域过去是属于覃家岗的,划分出来后造成了现在的状况。这样的划分,不够“干净”,导致出现许多飞地,不利于城市管理。
犬牙交错的飞地之王——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街道。
覃家岗街道的辖区被分为8块,而且其最大的一块内部又有3块天星桥街道和新桥街道的飞地。
石井坡街道辖区除了主体部分外,还有3块飞地。
山洞街道辖区分为4块,而且被歌乐山街道包围。
新桥街道除了向北延伸一个狭长的突出部外,在西边覃家岗街道内部还有两块飞地。
天星桥街道除了向南有一个浑圆的凸出部,在西边还有一个长条状飞地。
地图来自网络
覃家岗街道出现这么多飞地,这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来看看覃家岗街道的历史——地名由来,覃家岗街道因清代中期,有一覃姓人家来境内开荒种地而得名。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重庆市第十三区和第十四区管辖。
1951年7月,成立覃家岗乡。
1956年,上桥乡并入覃家岗乡。
1958年,覃家岗乡改为红旗公社。
1984年,红旗公社复为覃家岗乡。
1993年7月,覃家岗乡撤乡设镇,改为覃家岗镇。
2009年2月13日,覃家岗镇改为覃家岗街道。
它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心地带,曾是重庆市久负盛名的经济强镇和沙坪坝区科技产业发展的“明星镇”。
区域内有大专院校6所,军队、区级机关及科研、事业单位上百家,市级图书馆1个,科教文卫优势明显;成渝、渝长、渝黔高速公路贯穿其中,渝遂、襄渝铁路横贯而行,有重庆火车东站和梨树湾货运站,信息、交通畅达、便捷,是典型的“城中有镇,镇中是城”的格局。
1990、1995年,覃家岗镇连续两次被授予“中国乡镇之星”称号,1991年成为最早一批“中国亿元乡镇”之一,1994年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称号,2002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被授予“全国十佳小康村最佳扶持奖”,2004年进入中国乡镇1000强行列,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标兵”称号。
2005年10月27日,覃家岗街道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可以说,覃家岗是沙坪坝,乃至重庆的知名街道,它的过去是很辉煌的。
在某些集中开发的区域,会形成新的街道,那么原有的社区就被分割了,然后不断形成新的社区,不断肢解老社区、老街道。
可见,覃家岗是较早开发、发展起来的区域,周边发展起来后, 逐渐成立了很多新的街道。
地域的划分,应该成板块。较多飞地的现状,其实不利于车城市管理。
因此,个人建议:沙坪坝区委、区政府重新划分街道的区域,把这些飞地就近划入靠近的街道。
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自明——方便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也便于城市管理。
何为飞地?
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
飞地一词的来源:产生于中世纪,术语第一次出现于1526年签定的马德里条约的文件上。飞地的历史成因相当复杂,具有边缘地带的某些特征:政府控制力相对薄弱,行政管理松弛且成本较高;社会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多样性色彩比较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