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谈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又说“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寻常日子里已经如此重视“吃”了,过年了则更要好好地吃上几顿了。梁实秋先生在《北平年景》中写道:“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一律。人口旺的人家要进全猪,连下水带猪头,分别处理下咽。一锅炖肉,加上蘑菇是一碗,加上粉丝又是一碗,加上山药又是一碗,大盆的芥末墩儿,鱼冻儿,肉皮辣酱,成缸的大腌白菜,芥菜疙瘩——管够……”
杨荫深在《岁时令节》中更是明确写道:“说道食,元旦日(古时正月初一称元旦)北方大多吃饺子,南方大多吃圆子。”北方人过年大多吃饺子;而南方人则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汤圆、或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汤圆寓意“团圆”,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饺子在今天已成为许多中国人过年必吃的东西。据说饺子在唐朝时已出现雏形,在宋朝称为“角子”,在元朝被叫做“扁食”,后来也有“水点心”、“煮饽饽”等名字。因其形如元宝,被赋予“招财进宝”的含义,同时又便于人们把各种象征吉祥的铜钱、糖果等包在馅里,久而久之,饺子成为北方人过年的必备食品。
当然过年吃饺子也颇多讲究。莫言先生在《过去的年》中诙谐地写道:“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我家原来一直包清朝时的铜钱,但包了铜钱的饺子有一股浓烈的铜锈气,无法下咽,等于浪费了一个珍贵的饺子,后来就改用硬币了。现在想起来,那硬币也脏得厉害,但当时我们根本想不到这样奢侈的问题。我们盼望着能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带钱饺子的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有一些孝顺儿媳白天包饺子时就在饺子皮上做了记号,夜里盛饺子时,就给公公婆婆的碗里盛上了带钱的,借以博得老人的欢喜。有一年我为了吃到带钱的饺子,一口气吃了三碗,钱没吃到,结果把胃撑坏了,差点要了小命。”
圆子即汤圆,南方过年的“标配”汤圆起源略晚。其前身是北宋上元节(元宵节)吃的“圆子鼓豉”,南宋已有“乳糖圆子”、“山药圆子”、“金桔水团”等不同馅料的做法。明朝时,北方在正月初九后吃“元宵”,制作方法是“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这显然已经和今天没什么区别了。汤圆因其形状,常被赋予“团团圆圆”的意思,过年时吃自然是取吉祥之意。
除了饺子、汤圆,还有年糕。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最终成为了春节食品。
吃米饭也是江南过年的一种风俗。朱学东先生在《过年,江南故乡的记忆》中写道:“与北方年三十吃饺子不同,按旧俗,年夜饭到最后,全家每人都要吃一点米饭。我们小时候菜吃撑了,常常不想再吃米饭,但长辈一定会劝诱着多少吃一点,哪怕一筷子也行。无他,年三十吃了年夜饭,一年才算圆满,这也意味着来年一定有吃的,能吃饱,不会饿肚子!”
由于现如今人口流动频繁,交通工具更带来了时空的缩短,南北方早已界线模糊。随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饺子也好,汤圆、年糕也罢,估计大家还是想吃啥就吃啥,当然吃啥都要悠着点,千万别吃坏了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