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你的乒乓球技能水平
进口哦 2014-07-01
天尔乒乓
新朋友,请点击左上角标题下方“天尔乒乓”关注本账号。
老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与更多的朋友“分享乒乓,分享快乐”。
现今乒乓球技、战术种类越来越多,初学乒乓球技术的爱好者或者逐渐迈入专业级选手在技术提高的道路上,难免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先掌握哪个后掌握哪个、重点掌握哪个次要掌握哪个,掌握了哪些技术组合起来比较合理?您可以看看下面一些技术分析。
在击球中有两种触球感觉:多“撞击”成分的击球和多“摩擦”成分的击球。在击球中的这两种触球感觉,总体上“撞击”的比例要高于“摩擦”。击球出旋转,即“摩擦”击球,可以增加击球稳定性和变化,但要决定对抗中的优势,还需主要体现你的“撞击”的能力来。当然,“撞击”击球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需要提高击球的变化,加上“摩擦”击球的能力,会显得你的击球方法灵活多样了。
在手臂用力时,“撞击”是向前的用力,也就是“打”;“摩擦”是在向前用力的基础上加上垂直方向的分力,前上方用力或前下方用力,就是“拉弧圈”或“削”、“砍”。乒乓球技术的手臂动作分上臂、前臂、腕三个动作关节,我们需要分别掌握这三个手臂关节的发力方法。在我们发展手臂动作力量时,先发展大关节动作,然后再发展小关节动作力量,可以让后来形成的动作协顺、自然,整体动作发力效果充分。象初学时先站在稍中台的位置,手臂动作适当拉开,然后逐渐移到台前,把动作逐渐收小,这样动作进展得会比较容易。而国内的很多乒乓球专业训练中,大多是先练台前,然后再打中远台,先练小臂动作,再练大臂,往往大力量不容易加得上来。
在乒乓球技术的整体动作结构中,前臂的动作用力最为关键。不管你练攻球也好,削球也好,你距台的站位远近会决定你手臂关节的使用情况。以前臂为主的动作就是近台的台前动作,以大臂为主的动作是中远台动作,以腕部为主的动作主要是台内动作。所以提高你的技能水平时,是在不断提高你的站位水平。注意你的站位远近,来发展你手臂的不同关节动作。
论动作发力的“根基”
动作中的发力讲究发力的“根基”。“根基”越稳,象大炮的发射架,发力中有稳固支撑,就有良好的发力时的放松和发力结束时的制动。那我们在说乒乓球动作中的“根基”具体在哪呢?
在乒乓球动作整体中,手臂是动作中可伸缩自如的部分,躯干是手臂发力的“根”,手臂用力的效果,很大部分由躯干的稳定性决定。在动作中,当手臂“伸”或“屈”用力时,躯干在做两脚分立、左右重心交换的扭转支撑。要说躯干的扭转怎样将力传递到手臂,除了腰关节为主的扭转,还有以膝关节为主的扭转、以髋关节为主的扭转。手臂带动的力量越大,为了稳定支撑,越需要偏低的躯干扭转关节。如果您再仔细观察,比赛中专业选手的越远的中远台动作,躯干的扭转以下肢扭转多一些;到了中近台,躯干的扭转就转移到髋以上关节、象多有腰关节的扭转了。腰是躯干最上层的扭转关节,髋关节其次,再下是膝关节,最终是脚踝。最后我们说躯干动作的“根”点在哪呢,在脚位,即我们常说的步法。
手臂是动作整体的关键部分,正是我们大部分人所看到的(小心不要忽略躯干部分的支撑带动动作)。当有时没有躯干动作,单单以手臂也能完成所有动作的全部,但发力都要有支撑,就会有以肩部支撑、大臂挥动的发力,或以大臂支撑、前臂挥动的发力等。
当我们出现动作的不协顺、不合理、自己都感觉动作别扭时,大多数是发生了动作支撑部分不够稳定的问题。“后座”不稳,炮弹出镗哪有准呢,在动作挥摆中再来调整角度,势必造成动作用力的拮抗现象,即动作用力僵硬。象前臂动作不好,有可能是肘关节的位置感觉不够准确;大臂的发力不好,可能是躯干扭转关节带动不够。
论击球的“手感”
您在打球时,拍子击球的过程中,您有触球时间长短的感觉么?
现在球拍的性能越来越好,其弹性也越来越大,球的脱板速度越来越快。使用性能越好的球拍,球的控制难度就越大。(你要买比较贵的好拍子,一定要挑适手的哦)。当你动作技能到一定水平,就是积累够一定“手感”,您就可以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也就是达到一定水平时再用比较好的球拍,否则你就总在和你球拍较劲了)。
乒乓球击球的“手感”是个什么概念呢?
当手臂的挥摆速度超过球初始的反弹速度(不要混淆球的脱板速度,脱板速度是感性概念,非是理性概念)时,会延长球拍的触球时间,会感觉到球可粘在球拍上一段时间。据说有人测试过乒乓球普通的击球时间是千分之一秒(有人引用过,但尚未找到有关资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手感”发生时间。不要小看可能提高的那一点点时间,让我们来增加击球出手的准确性已经足够了。“手感”具体到手上控制球时,就是一个击球时间的概念。当我们的动作技能使我们的击球速度增大到足够大时,可以延长触球时间,提高击球手感的清晰度,即控球能力。
怎样进行技能的积累——处理好练习和比赛的关系
练习是在预先设计好条件下的击球、把杂乱无序的击球形成条理清楚、质量高准的击球,很多次的相同重复才可有某项技术质的提升。练习是技能提高的基本途径,需要有能够清晰认识所学技能整体结构的智慧和自身实际条件的智慧。
比赛是临场随机应变的击球、把有规律的击球应变出可以对付各种情况的击球,是一种在良好适应能力下的综合运用能力,是从被动应变到主动变化的过程,需要有分析对手及周边情况基本形势的智慧和认知自己临场状态的智慧。
比赛是与对手刀光剑影的交流,而练习是自我实力的慢慢积累,这两个过程显然不同。“练习非比赛,比赛非练习”。练习看起来很棒、不一定会把握好比赛,比赛打起来能赢球、也不见得什么球都练得好。但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练习得到的技能至少构成了比赛能力的主要部分(但不是全部),要确立练习对提高技能重要性的认识;二是练习不可能练到比赛需要的全部能力、比赛的一部分能力还需要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要注重比赛中比赛能力的积累。在练习中要设想比赛时的情景,在比赛中要考虑怎样能把练习的主要技术发挥出来。
我们大部分业余选手在技能的积累中,可能更愿意比赛多一些、练习少一点,有规律条件下的击球少、无规律条件下的击球多,这种情况下成长的业余选手与专业选手相比,在比赛中,有相对良好的应变能力,但到主变控制时缺乏实力和手段。恰恰在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很多高水平选手的比赛,他们相对薄弱的能力是在应变。尤其我国现有训练体制下培养的运动员,较低的学历和专一的训练环境,知识、智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存在偏失,会集中影响到他们的应变能力。
对于我们,更重要的可能是,有了一定比赛经验后能懂得怎样练习,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练习条件。象不一定有可以经常比赛的对手,但一定要有可以经常练习的同伴;象比赛不一定非要有指导,但在练习中一定要有偶尔的指导。
技能的提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周期反复。可能这段时间需要多比赛,再过段时间就需要多些练习,然后再比赛、再练习。大概间隔好比赛和练习的比例,不可偏执一面。
阅读 8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