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最好的手信
文:聂传安
写出这个题目,我心惴惴。
恕我愚钝,来广东很多年后才知道手信是啥。
原来在广东话里,手信是指人们出远门时回来时捎给亲朋好友的一些特产和小礼物之类。“手信”其实就是“信手”,指此物实为信手捎来,而非事前准备。
北方人直接说“礼物”,或“特产”,而有的地方土得不能再土地说“接包”——你从外地回来,别人接你时你要给他一个小包包。
看样子回去不空手是大江南北的共俗。
假如你是一个惠州人,又要准备去外地工作或上学;或者说你是一个来惠州旅居的人,准备回去了。
你准备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带点啥惠州手信?
据说惠州还是有些特产的,如惠州梅菜、福田菜心、观音阁红糖、镇隆荔枝、柏塘山茶、罗浮山大米、龙门年橘,又如什么客家娘酒、青梅酒、煲仔饭、山坑螺、梅菜扣肉、酿豆腐、东江盐焗鸡、横沥汤粉、东江鱼丸、马安马仔、沙糕粄、淡水酥丸、东江虾、东江蚬……
可是仔细瞅瞅以上诸位,有的不好带,有的不能带,有的不宜带,而有的也带不走啊!
让人纠结!
其实在900多年前的宋朝,有一个诗僧也被苏轼问到这个问题。
他叫昙秀,俗姓钱,名法芝,时被苏轼称为“芝上人”。
他历经辛苦来惠州看望已被贬此处三年的老朋友,临走时苏轼问他:“你山中的朋友看到你回去了,一定会要个礼物,你拿什么给他们呀?”
问题抛给了昙秀。
与苏轼关系特好的昙秀生平似无可考,但至少看出他不会比苏轼年轻。苏轼在扬州任太守时(1092年),曾作诗送昙秀云:“老芝如云月,炯炯时一出。”
所谓的“老芝”,正是芝上人昙秀。
苏轼在扬州常与昙秀几个人游山玩水,然后他把醉酒的重任交给自己,把写诗的任务交给昙秀。
有一次,几个老人家玩完后,昙秀很认真地写了一首意气风发、充满禅意的诗,名为《山光寺》:
扁舟乘兴到山光,古寺临流胜气藏。
惭愧南风知我意,吹将草木作天香。
苏轼在此诗前写了几句说明:“予在广陵(扬州),与晁补之、昙秀道人同舟,送客山光寺。客去,予醉卧舟中,昙秀作诗。”(补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你作诗,我题跋,可见二人关系之美。
后来昙秀则云游江南名山,而苏轼两年后即贬惠州,一待就是三年。
第三年时,昙秀历经辛苦来惠州看老朋友。
他在惠州只住了十天。
这件事,贬谪路上一直陪伴苏轼的三子苏过曾以一首《送昙秀》诗记录之:
三年避地少经过,三年来看我们的人少
十日论诗喜琢磨。你来与我老爸干这事
自欲灰心老南岳,老爸本来很伤心
犹能茧足慰东坡。没想到你辛苦来看他
来时野寺无鱼鼓,你来时无啥招待
去后閑门有雀罗。你走后倍感冷落
从此期师真似月,希望你如明月
断云时复挂星河。让我们时时看到
苏轼在此诗后写了几行字:
“今昙秀复来惠州见余,余病,已绝不作诗。儿子过粗能搜句,时有可观,此篇殆咄咄逼老人矣。特为书之,以满行橐。丁丑正月二十一日。”
原来此时苏轼生病,已无力作诗。但后来还是努力地写了一首长诗《赠昙秀》,最后四句充满着遗憾:
胡为只作十日欢,你住十天太短
杖策复寻归路难。回去之路多苦
留师笋蕨不足道,笋蕨待你远不够
怅望荔子何时丹。可惜你吃不到荔枝
昙秀终于要回去了。
苏轼望着也许再也见不着面的老友(幸好临终前两个月苏轼北还金陵时二人又见),问:
“山中见公还,必求一物,何以与之?”
昙秀出家之人,自然不在意身外之物。再说苏老哥你家徒四壁,能有啥礼物给我?
于是昙秀一笑,说道:“鹅城清风,鹤岭明月,人人送与,只恐它无着处。”
——惠州的清风,你家飞鹤峰上的明月,我每个人都给他们带一份,只怕他们没地方放这些礼物呢!(苏轼的房子建在东江边上的飞鹤峰,即现在的东坡祠)
好一个聪慧洒脱的昙秀!
从此千年往下,惠州最好的手信不再是那什么果什么菜什么酒什么茶,而是那八个字:
鹅城清风,鹤岭明月!
——这礼物送给朋友,既高雅有品,又方便携带,更重要的是——它不用花钱啊!
附:《东坡志林》之《昙秀相别》:
昙秀来惠州见予,将去,予曰:“山中见公还,必求一物,何以与之?”秀曰:“鹅城清风,鹤岭明月,人人送与,只恐它无着处。”予曰:“不如将几纸字去,每人与一纸,但向道:此是言《法华》书,里头有灾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