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捉鱼
儿童时代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过去了几十年,有的时候想起来还历历在目,那就是十岁那年一次在高山上捉鱼的情景。捉鱼的那座高山坐落于村子后西边,俗名“竹子岩”,地处大茗山脉,其势层岩峭壁,因天然生长水竹故名。南北群山连绵,西边连峦复嶂,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川旷野,山顶大约高出村子500米左右,满山草木藂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是附近几个村孩子们常放牛和打猪草的好地方。一九六六年六月中旬的某日,这天大清早,光风雨霁,我到竹子岩半山腰去放牛打猪草。因头天晚上下了一晚上的大暴雨,山林中还有余水潺流,草木梢头还挂着雨珠,虽然雨珠容易浸湿衣服,因为打猪草赶时间也顾不了这么多,卷起裤脚穿行于草木空隙间全神贯注地寻找猪草。当欲躬身剜跟前野菜时,忽然听到“啪啪”响声,好像是鱼弹跳和尾巴摆动似的,当时以为是自己的错觉没有在意,不一会儿又听到同样的声音,响声还比刚才大,这不得不激起了我好奇心,便循声前去探个究竟,果然发现茅草蔸旁有一条一拃长的大鲫鱼,时而摆动尾巴,时而弹滚身体,估计是因缺水而挣扎。虽然看得真切,可还是有点不相信,遂将其捉到手中仔细端详,认定确实是鱼时,才陡然意识到鱼出现在这里是怎么回事。水库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大队统一修建的,因在竹子岩山顶背面而名“山背水库”。水库建成蓄水后,大队投放过草鱼、鲢鱼、胖头鱼、鲫鱼等各种鱼苗。多年来一直没有干过,水库里的鱼逐年增多。当时水库蓄水已饱和,又下了一晚的大暴雨,陡增的洪水全都从排洪道口奔涌而出。鲫鱼天性喜欢活水,不论是进水还是出水,只要是水流动有声,就会成群结队游过去,并都不遗余力地追随流水或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这是其天性使然。由于排洪道没有安装截鱼装置,进入排洪道的鲫鱼都随洪水顺山而下,于是从山顶到山脚数百米的山坡只要洪水所到之处也就成了鲫鱼经过之地。当洪水量大流急的时,鲫鱼会随同洪水直到山脚下与大水港的洪流汇合远去而不知所终。当洪水减弱断流时,鲫鱼就失去了借以在山中游动的条件和推力,再也无法游行,自然而然地被困在草木沙石之中了。我明白了鲫鱼出现在半山腰的原委,就意识到凡洪水经过之处肯定会有被困之鱼,于是沿途搜索,果如所料,少则几米多则十几米就有一条或两三条鲫鱼,重量二三两到七八两不等。因早上时间有限,匆忙地搜寻了山腰到山脚部分,共获鱼50多条,大约15斤左右。由于要上学,不得已作罢回家。山的上半部分没有来得及去,山的下半部分由于太匆忙肯定还有不少“漏网之鱼”,特意将这情况告诉了大家。消息很快传开,村民们见到有不要钱的鱼可捉这样的好事,都喜出望外,能够爬山的男女老少几乎全部出动。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年代,农民缺吃少穿,颠连穷困。一年到头只有端午、中秋、过年三个节日才能吃到些许荤腥,其他时间是不敢奢望吃鱼吃肉的。今天能够不花钱能吃上鱼,大家劲头十足,争先恐后,全力以赴。山的上半部分(山腰至山顶)更是峭壁悬崖,岩石竹木纵横交错,杂草丛生。排洪口在山顶处,鱼从排洪口随洪水漂流时被沿途竹林、草丛、沙石层层梗阻,被困的鱼自然会比山下要多。不过这里陡峭难行,只有年轻力壮者才能爬上去,老年人只能望鱼兴叹了。十几人将山搜了个遍,总共获鱼几十斤。凡是上山去的人无一空手,都有收获,最少的老人也有十来条,三四斤,多的小伙子有三四十多条,十多斤。全村人竟能外地吃到洪水“送”的鱼,空前未有。老人们以为是上天的眷顾,是一个好征兆。全村子比过节过年还高兴,男人喜形于颜,女人笑靥如花。
尹金辉,湖北省大冶市人,黄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退休干部,现为黄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西塞山诗社、竹韵汉诗协会、诗海选粹格律诗社会员。有作品载《中国乡村》《长江丛刊》《牡丹》《中国诗歌精选》《黄石日报》《东楚晚报》《黄石文学》《新东西》等报刊和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