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益彰的青田印石与文人篆刻

篆刻艺术的勃兴和文人的参与密不可分,文人从印章的使用者(纯用印),到印章的部分参与者(只篆不刻)再到完全参与者(自篆自刻)的角色转变,推动着篆刻从实用功能向艺术功能的巨大转变。

图:中国印章发展简史

文人用印篆印自古有之,据传秦传国玉玺即由“李斯篆其文,玉工孙寿刻”。魏晋时期,因纸帛的应用而文人用印则更多见录于史料,唐宋时期,鉴藏印、书斋印等等也渐为文人所用,并能以印色钤盖于纸帛。宋代苏轼、米芾等带有文人气息的用印已多见于其艺术作品或著录中,如苏东坡“赵郡苏轼图藉”,米芾“米氏审定”、“楚国米芾”等等,米芾在其所著《书史》中自述“王诜见余家印记与唐印相似,始尽换了作细圈,仍皆求余作篆。”已然明证其时文人参与篆印乃至已成风气的史实。

印材在推进篆刻发展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石料作为最理想的印材,以石治印的实证可追溯至晋代(如东晋“零陵太守章”石印),至于元代赵孟頫、元末明初王冕以石刻印之事,则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印史向文人篆刻时代发展的进程。

而在各类篆印用石中,尤以浙江青田印石为显(比如赵孟頫、王冕刻印所用石材即为青田印石),青田灯光冻甚至在文人从只篆不刻转换到自篆自刻并由此形成精彩纷呈的文人篆刻时代起到了先发的关键作用,乃至“天下尽崇灯明石”,被历代印家尊为“印石之祖”。

图:李岚清题”印石之祖“

青田印石种类众多,传统认为有一百余种。近些年由于青田印石的深入开发和鉴藏,可见品种也不断增多。据青田石雕研究院院长夏可承先生介绍,其馆藏青田印石品种多达280余种,既有灯光冻、封门青、兰花青、竹叶青、黄金耀、蓝星、葡萄冻等传统名品,又有黄鳝青田、红木夹板冻、蚯蚓路、宝石蓝、红星斑等较为少见的品类,还有麻袋冻、豹纹花、玫瑰红、爆米花、红豆、千纹线等稀罕品种。在品类众多的青田印石中,又以灯光冻为最上品,素有“石中君子”“灿若灯辉”“贵若拱璧”之誉,历来被视为石中珍品。

图:青田石雕研究院所藏青田灯光冻印石

纵观印章发展史,以灯光冻为代表的青田印石作为历代文人篆刻家推崇的理想印材,多获盛誉。比如清代学者陈克恕《篆刻针度》有言:“灯光冻,出浙江处州青田县,夹顽石而生,其材质难得大块。其理细腻温润易刻,而笔意得尽,通体明莹,照之灿若灯辉,故名灯光。为石之最上品。”明代学者屠隆在《考槃余事》亦称:“青田石中,有莹洁如玉,照之灿若灯辉,谓之灯光石。今顿踊贵,价重于玉。”

就印材而言,青田印石之所以成为最理想的印材,更关键的是其石性。虽然印史上早有石材治印的记载,但终因 “石质,古不以为印,唐、宋私印始用之,不耐久,故不传。”(明代印学家甘旸《印章集说》),到了元明,青田石因缘际会,以其“易刀笔传神”“质雅易刻而笔意得尽”成为最理想的文人篆刻印材,并经由文彭促成了文人篆刻的勃兴。

图:戴跃题“天下尽崇灯明石”

由此不得不延展提一下“文人篆刻鼻祖”、明代篆刻家文彭与青田灯光冻“结缘”的典故。

文彭,“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的长子,明代艺术大家、印坛领袖。清代学者周亮工在其所著《印人传》的“书文国博印章后”一文中对文彭以青田印石刻印并引领文人自篆自刻风气有详细的记载,全文如下:

图:明代文彭与青田灯光冻结缘典故

“余闻国博在南监时,肩一小舆过西虹桥,见一蹇卫驮两筐石,老髯复肩两筐随其后,与市肆互诟。公询之,曰:此家允我买石,石从江上来,蹇卫与负者须少力资,乃固不与,遂惊公。公睨视久之,曰:勿争,我与尔值,且倍力资。公遂得四筐石,解之即今之所谓灯光也,下者亦近所称老坑。时谼中为南司马,过公,见石累累,心喜之。先是,公所为印皆牙章,自落墨,而命金陵人李文甫镌之。李善雕箑边,其所镌花卉皆玲珑有致。公以印属之,辄能不失公笔意,故公牙章半出李手。自得石后,乃不复作牙章。谼中乃索其石满百去,半以属公,半浼公落墨,而使何主臣镌之。于是冻石之名始见于世,艳传四方矣。”

借助于文彭的助推,文人自篆自刻渐成风气并成为中国印章发展史的分水岭——印章从此从篆刻分离到篆刻合一,文人参与程度的深入使得印章真正实现从实用品向艺术品的转换,篆刻的艺术性表现从自发变成自觉,由此进入繁盛的文人篆印时代,延绵不绝兴盛至今。

图:文人篆刻鼻祖文彭“琴罢倚松玩鹤”朱文印、边款及原石

由于文彭在当时的显赫社会地位和艺坛影响:时任国子监博士(相当于国家教育部长),官居显位。同时他又是江南文坛领袖文征明的长子,自己本身也是知名的文学家和当时的印坛领袖,所以又有一呼百应的艺坛地位。加上文彭其人其事多被时人乃至后人著录并流传于世。因而使得文彭以石刻印成为促成印史迈入文人篆刻时代的关键事件。

当代著名篆刻家韩天衡有云:“自文彭创以处州灯光石治印,一时文人风从,遂使篆刻之学起八代之衰,而成明清印石新纪元,就中青田石之功不可抹没也。”是为的评。

图:皖派鼻祖邓石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朱文印、边款及原石

当我们沿着文人篆刻发展历史去寻迹探源时,会发现历史上几乎所有知名的篆刻家都曾经以青田印石作为印材刻冶印作,到了当代,篆刻繁盛,青田印石更是成为印人印材首选。这一方面和青田印石因“刀感爽脆、易于传神”的石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和青田所在区域——长三角地区为历代印家的重要活动区域有关——无论是赵孟頫、王冕、文彭,还是后来的印坛浙皖诸派主要印家,乃至以西泠印社为代表的近当代印学重要社团,其艺事活动轨迹或多或少都和这一地区有关。

图:印坛名家篆刻的青田灯光冻印作

显然,对于青田印石而言,除了石材稀罕难得而具有较高的鉴藏价值外,更因“刀感爽脆,刀笔传神”的石性而深受印人喜爱,由此成为文人篆刻时代开启并繁盛数百年的关键因素,到了当代,仍将是我国篆刻艺术和印章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石安)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