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长长的望远镜,一直可以看到你的朋友圈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

朋友圈也不是太平之地

01
给我打电话的小A是一个有着十几年交情的老朋友,我们的交情属于那种可以好几个月不联系,但是说起话来就毫无遮拦,绝不隔膜的那种。
小A早上气呼呼地给我打电话诉苦,大概的意思是,他昨天发了一个朋友圈,不知道触动了谁的敏感神经,刚上班就被上司约谈了。
事后,小A回想了一下,愈发觉得奇怪:他的微信根本没有加这个上司,可是这个上司却对他的朋友圈状态了若指掌。
小A说他自己不禁汗毛倒竖,心里既气愤又胆怯。
“我的朋友圈,应该是我的私人领地,圈子里都是我认为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人。谁能想到,我的朋友圈子里居然有老板的卧底,上司的望远镜。可能我没有什么用意的一次转帖,就成了别人截屏后递给老板的一块黑砖,随时会砸向一脸懵逼的我。这是朋友圈还是黑砖窑啊?”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受伤的小A,工作时间毕竟不能长时间闲谈,只是约了周末喝酒,一解烦忧。
下午我再刷朋友圈,小A已经将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并且没有任何消息可供浏览——他是真的被伤到了。
2
百度李彦宏曾在一次国际论坛上说,中国人不太注重个人隐私,他们非常乐意用便捷的服务来交换自己的隐私。
从这一点来说,李老板看的比较通透。
微信本来是一个社交软件,朋友圈也应该是相对来说比较私密的个人空间,在一个人的微信通讯录上的人,就像是主人请到庭院中分享生活的客人。
既然是朋友聚会,可以是一醉方休的豪饮,也可以是一品香茗的清谈,完全看主人的喜好,只要不违反法律,且有朋友甘愿捧场,你来我往,打趣逗乐,交换看法,有什么妨碍?
但是,当我们为了一时方便,传资料,做接待,加了属于“朋友”以外的人,诸如同事、客户、上司,那这个性质就不同了。
微信就成了工作的延伸,朋友圈就变成了工作圈
如果再神经大条地不加备注,不分组,阿猫阿狗傻傻分不清,定时炸弹就算是自我研制成功了,指不定哪天就炸的你眼冒金星找不着北了。
3
当然,客观分析是这个样子,这般认知并不意味着我全盘接受。
我想任何人都无法容忍自己视为朋友的圈子里,隐藏着一个处心积虑的黑手
你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有可能成为他人截屏收集的“黑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成了对自己非常不利的“罪证”;你与“朋友”的私密聊天,随时会被用心截取剪裁,成为告密的“原始材料”;你在微信群的偶然发言,都可能被“精心打扮”,成为攻击你最有力的手段……如果恰好你的“工作圈”里没有上司,你说话的微信群里也没有上司,那这些“材料”便是上司对你唯一的认知,
你不死,谁死?
所以我也能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只点赞不发言,甚至只是看看,点赞都不愿——只看不表态,把自己搞得像阅奏章的皇上,这样也挺好。
越来越多的人微信聊天的时候只发语音不打字,因为语音不能截屏,也不能转发和保存,想讨好上司告黑状的“朋友”,除非和上司睡一个床上,否则就拿这种语音没辙。当然,人家要是睡一起了,想捏死你,还不是小事一桩。
越来越多的人将朋友圈设定为“三天可见”却不彻底关闭,关闭了就像锁上了庭院的大门,别说宴请宾客,就是想趴在墙头窥伺别人的生活,也是不可能了。
加的人越多,风险就越大,谁知道精致脸庞背后是一坨怎样的渣渣。
不管社会怎么发展,那些热衷于告密的,肯定是不受欢迎的。
中国有句老话“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如果你有什么不适当的话,还是少发为妙,谨言慎行,小命要紧。
另一个层面来讲,就算被人拍了黑砖,告了黑状,你也不用太忧虑,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是苍蝇总有再吃屎的时候,等这些“朋友”暴露的那一天,你不妨再来看看其丑恶的嘴脸,也反思一下你的“朋友观”
4
朋友圈为什么会有“告密者”?
这个问题我今天想了一整天,我看到车友会的QQ群有未读消息在闪动,恍然大悟。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车友会这种东西?大概是因为买同一款车的人经济实力相当,审美标准相同,社会地位相似……茫茫人海中有这么多相投和的点,能一起吃饭聊天甚至出门游玩,就是很自然的事儿了。
那为什么会有朋友圈呢?我想大概与车友会类同吧。
既然如此,那朋友圈这种角斗场产生各种明争暗斗就不足为奇了,出现想要踩着你上位的“朋友”也就不奇怪了。
我突然在想,生活的责难与危险,可能不是自上而下的,由上司“赐予”的,毕竟上司也有同一层次的竞争者,上司也有需要逢迎的上司,哪有功夫理会那些匍匐于脚底的蝼蚁。
生活中的难堪往往是同一层级的“朋友”用心为你罗织的“局”,而生活的威胁很有可能来自比你低一层级的。同层的要往上攀爬,你是竞争对手,必须要踩你一头;低层次的要往上攀爬,拽着你的脚使劲儿要把你拉下马。
极致的竞争,导致的局面就是
拼尽全力,你只想安安稳稳的生活,而在别人眼里,你就是处心积虑成为那个人人羡慕的“人上人”的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
朋友圈也不是太平之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