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后有这些特征,注定长寿!看看你符合了几条?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发文指出,2000~2016年,全球人预期寿命平均增加了5.5岁。而中国在1990~2016年间,期望寿命增加了近10岁,由67.0岁增至76.4岁。

很多人都在寻找长寿的秘诀,但你知道吗,长寿体质也是有征兆的!

先天优势

长寿,虽与后天因素关系较大,但也不可抹去先天因素对其的影响。

1家族长寿基因

日本是最为长寿的国家,科学家曾研究检视3741名逾95岁日本老翁的基因,结果发现百岁老人组频繁出现名为FOXO3A的基因变异。

也就是说,长寿老人有特定的基因。对于有长寿基因打底的家族,其遗传因子也能为长寿添助力。

2母亲的生育年龄年轻

相对来说,年轻的母亲拥有较好的受孕条件,且个人体质也处于较为健康的时期,有利后代的健康。

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婴儿在出生时,母亲的年龄小于25岁,活到100岁的几率是出生时母亲高龄的人的2倍。

身体素质

身体健康是长寿的重要基础,身体素质水平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1正常的慢心率

心脏跳的过快,消耗的能量越大,更易劳损。因而,在正常的心率范围内,心率越慢,人越长寿。

绝大多数人的静止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左右,而运动心跳则与年龄相关。

【健康运动的心跳范围】

(220-年龄)×0.6 ~(220-年龄)×0.8

如:60岁运动心跳范围96~128次/分钟

2肺活量大

美国曾有研究发现:一个人肺活量大小和身体各系统的机能、新陈代谢的能力等密切相关。

肺活量越大,往往意味着身体各方面的素质较好。国外也有很多机构已将肺活量作为检测衰老的首选项目之一。

【肺活量自测】尽力吸气后,一次性尽力呼出气体吹气球,气球越大,预示着肺活量越大。

3大肌肉强壮,握力大

肌肉是生命的发动机,一般情况下,肌肉强壮,其握力也较大,也就意味着心脏等器官正常运行,骨密度也相对较高,体魄更强健。

国外研究人员发现,握力强的人通常比握力弱的人活得更长。握力每下降5公斤,死亡风险升高16%,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7%,中风风险增大9%。

【握力自测】戴上手套,捏易拉罐,时间越短,易拉罐越扁,说明握力越大。

4BMI数值正常

肥胖会直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器官运作等机能,从而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而腹部肥胖增加的死亡风险可高达20%。平时可多关注腰围,男性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

BMI数值=体重(kg)/身高(m)

其中,BMI在18~24间为正常;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BMI>32为严重肥胖;BMI>37为病态肥胖。

日常习惯

健康的体魄依托于日常生活习惯,与长寿息息相关。其中,60%的慢性病病因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

1饮食上细嚼慢咽

人体的消化系统处理食物也需要时间,细嚼慢咽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与食物混合后可增进消化吸收。

营养学家提倡,一口饭最好嚼20次以上,每顿饭吃15分钟以上。

2入睡快,不打呼噜

入睡快的人,一般进入深度睡眠也较快,睡眠质量高,有利于机体的调整与休息。

若在睡眠期间有打呼噜的状态,可能预示着疾病风险,尤其是持续性的、长时间的打呼噜,可能成为心梗、脑梗的“帮凶”。

3走路快而稳

腿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走路“快而稳”意味着肌肉强健,身体平衡能力好,血液运行顺畅、大脑功能等。

有研究指出,快走对身体有一定好处。每天坚持行走1英里(约1.6千米),在20分钟内走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的治疗都有明显益处,最高可降低50%的死亡风险。

4排便顺畅,有规律

排便顺畅,意味着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的功能都比较好,有利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避免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肝脏功能下降等疾病的发生。

因而,日常饮食要规律且均衡,适当多吃蔬菜杂粮、多喝水、定时排便,多进行提肛、按摩腹部等保健动作,必要时可补充益生菌。

5心态健康,乐于接受新事物

坏情绪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如生气后2小时,心脏疾病的发病风险提高5%,中风风险提高3%。因而,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第一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