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神宗李遵顼:当状元我是没问题,当皇帝就有些勉强了

李遵顼挺郁闷的,本以为自己有状元之才,当皇帝可以让自己成就一番功业,继而可以炳耀千秋,不曾想却成了一个笑话。

从隋朝建立科举制度以来,到清朝灭亡,封建社会里,古代的中国一共产生了638个状元。大家都知道,凡是能当上状元的,一般都是了不起的人才,或者说学习很棒,就像如今的高考一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状元,那都是从万里挑一脱颖而出,不是随随便便就考上的。

而纵观历史,以状元身份当皇帝的,却只有一位,那就是西夏历史上第八位皇帝,也是有名的夏神宗李遵顼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因位于中原地区的西北方,国土占据黄河中上游,史称西夏。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从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

李遵顼是西夏皇族宗室子弟,其父亲是齐王李彦忠。史书上对李彦忠真是不吝夸赞之词,说他“才器英敏,善骑射饶武略,遇事敢为”。是西夏王族里不可多得的人才,就连窃国的任得敬也害怕他的才能,以“蜚语”将他贬守凉州。

可是,李彦忠“在郡有政绩,蕃汉畏怀”。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李遵顼在他父亲的培养下,也是“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因为当时的平凉属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商贾僧侣往来频繁,各种文化交融,李遵顼耳濡目染之下,知识还是很渊博的。说不好西夏文里的隶书味道就有他的影子在里面。

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春,也就是夏天庆十年三月,“策士赐宗室进士及第”李遵顼参加李纯佑(夏桓宗,西夏第六任皇帝)廷试,进士(唱)名第一!(什么叫唱名?就是殿试后,皇帝呼名召见登第进士,叫唱名。)

以宗室身份当上状元,那也说明了他的才智是具有真材实料的。

当上状元后,李纯佑让他继承父亲的齐王爵位,没多久擢升为大都督府主,成为李纯佑的有力帮手,可以说他的人生风光无限。

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秋,李遵顼也学李安全(西夏襄宗,西夏第七代皇帝)夺权李纯佑一样,把李安全的皇帝位置给抢了过来。

可惜的是,他的状元才智第一,可是军事才能却是一塌糊涂,再加上他没有把心思用到治理国家上,渐渐地,西夏被他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对金国这么不顺眼,他在位期间,就是对金国不停地发动战争,弄得国民疲惫不堪。要知道,其时铁木真的蒙古部落已经发展起来了,成了北方最重要的威胁。他不联金抗蒙,还要自相残杀。那不是自找灭亡吗?

开始的时候,李遵顼被蒙元当枪使,联合攻打金国。后来金国主动求好以图结盟抗蒙,他都不醒悟。在位多年里,由于多次发兵攻金国或配合蒙元攻金国,导致西夏国力早已空虚,百姓也得不到休养生息,加上国内僧众已经成为最大的地主,土地和财富高度集中到皇家寺院,西夏民间已经开始有些民不聊生的感觉了。

举国厌战之下,他还不醒悟,甚至在公元1223年,太子李德任力谏联金国,拒绝攻金,他一气之下还废掉了太子,并幽禁灵州。

“志书有载:

遵顼欲使德任率师侵金,德任谏曰'彼兵势尚强,不若与之约和’。

遵顼笑曰'是非尔所知也,彼失兰州,竟不能复,何强之有’。

德任固谏不从,乞避太子位为僧。

遵顼怒幽之灵州,遣人代将出兵。”

太子李德任其实是想用退位太子的方法,让父亲有所感悟用兵的不妥,可是,李遵顼不但不觉得这是李德任的贤能,反而要降罪,这就有些像秦始皇逐扶苏而立胡亥了。

如果听了太子李德任的建议,可能西夏灭亡也不会这么快,起码还可以残存十来年。因为当时如果西夏和金国联合,蒙元一时还是吞不下去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李遵顼的这个猪队友的这一系列操作,使得金国和西夏加速灭亡速度。可惜了他的祖先李元昊创下的这一片基业。

由于李遵顼反复在合作和不合作攻打金国中摇摆,“蒙元灭夏之志亦于是决矣”,你想啊,得罪了这么强大的一个对手,不合作,那只有死路一条了。当然了,如果合作,也就是晚几年灭亡而已。

也是在这一年,他把位置让给了次子李德旺,自己当起了太上皇,这也是西夏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太上皇。

三年后的公元1226年5月,李遵顼病故,终年64岁,被谥为英文皇帝,庙号神宗。历史上的谥号和庙号是对一个皇帝的总结和评价。

他的这个操作确实够得上“神”的称号,状元,在古代不说有经天纬地之才,好歹也是出类拔萃的读书人,一个简单的“唇亡齿寒”的道理应该懂吧?史书上那么多的例子没有参考。读书也是读成了书呆子。就知道用武力来解决。

问题是,武力上却是连金国也不能打赢。最后,连累银川被付之一炬,可惜了!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