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 | 孩子晚上总哭闹不止,不可大意!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一到晚上就哭闹,有时偶尔发作,有时持续不止,这种情况叫“夜啼”,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
经常出现夜啼,会使孩子睡眠不足,甚至影响其生长发育。
!!
注意事项:
1.如果孩子哭得过于剧烈,明显是由疾病引起的哭闹,或者长期啼哭不止,应立即送往医院查明病因;
2.如果孩子是由于肚子饿、过冷或过热、蚊虫叮咬、惊吓、睡前兴奋等生理原因引起的啼哭,可解决这些问题后,再观察孩子有无啼哭。
推荐以下六种基础推拿手法,可改善小儿夜啼:
1.开天门
天门是两眉中间至前额发际线正中的一条直线,开天门能够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推法:用两手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2.安眠穴
在颈部胸锁乳突肌肌腱中点,耳后高骨的外后缘,在翳风穴和风池穴的中点取穴。
按揉安眠穴能够治疗失眠、眩晕、头痛、心悸等症,对大人也适用。
推法:令小儿俯卧或坐起,施术者用两手中指点揉小儿颈部两侧安眠穴100~200次。
3.清肝经
肝经为一线性穴位,位于手掌面,是食指指根到指尖的一条直线。
清肝经能够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推法:施术者拇指或食中二指从食指指根推向指尖,推150次。
4.分手阴阳
在掌后腕横纹的两侧大小鱼际上,靠近拇指端为阳池,靠近小指端为阴池。
分手阴阳能够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主要用于治疗阴阳不调、气血不合而致的寒热反复、烦躁不安、乳食停滞、腹胀、腹泻等症。
推法:小儿掌面朝上,施术者用两手拇指自掌后腕横纹中央向两侧分推100~300次。
如果孩子有实证、热证,即重分阴池,反之重分阳池。
5.顺运内八卦
在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自圆心至中指指根处连线,截取其2/3长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顺运内八卦可消食降逆,调和五脏,升清降浊。
推法:施术者用右手无名指、小指托住小儿左手(反之左手托右手),中指、食指夹住小儿拇指和大鱼际处,拇指按在小儿中指指跟处,另一手拇指沿八卦穴顺时针推运(左手托右手时为逆时针),推1周为1次,周而复始地推运100~200次。
6.摩腹
小儿不明原因夜啼可能是肠胀气引起的不适,顺时针摩腹能够增加胃肠蠕动力,有效缓解孩子胀气的情况,从而改善夜啼。
推法:掌心搓热,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并拢),在幼儿的腹部做顺时针环形摩动。按摩的力度使腹部轻轻向下凹陷0.5厘米左右为宜,按摩50~100次。摩腹完成后用拇指(或大鱼际)在腹部进行左右分推,从剑突下分推至下腹部,最后再用手掌捂住肚脐1分钟。
在基础手法上,可根据小儿夜啼的症型,比如寒、热(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等,进行加减。
如小儿出现脾虚症状,比如尿清,就是“寒”,可增补推拿手法:补三关、补脾经。
1.补三关
在前臂桡侧缘,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补三关能够补虚扶弱,助气和血,培补元气,温阳散寒,主要用于治疗虚寒证,比如营养不良性贫血、黄疸、痘疹欲出不透、手足凉等。
推法:令小儿伸出胳膊,掌心向内,施术者一手握住小儿手部并托住小儿尺侧腕关节,轻轻向下压住小儿胳膊,另一手食、中二指在前臂桡侧,由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推100~300次。
2.补脾经
脾经为一线性穴位,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线。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脾经能够健脾和胃、益气养血,对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推法:施术者以左手握小儿左手,用拇指、食指掐捏住小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右手拇指自小儿拇指桡侧从指尖推向指根200~300次。
如小儿出现心经热症状,比如尿黄,就是“热”,可增补推拿手法:清心经、清小肠、揉小天心。
1.清心经
心经穴为线性穴位,位于小儿双手的中指指面上,从指根到指尖成一直线。
清心经能够清心火、补气血、利尿,主要用于治疗口舌生疮、面红唇红、吐弄舌、难寐、烦躁、贫血、小便短赤等症。
推法:施术者一手握住小儿手指,露出中指,另一手食、中二指从小儿中指指根推向指尖,推150~300次。
2.清小肠
小肠经为一线性穴位,在小指尺侧缘,自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线。
清小肠经能够泌清别浊,泻热利尿,主要用于治疗小便短赤、水泄、尿频、尿少、口舌生疮、尿道炎等症。
推法:小儿手掌侧立,施术者握住小儿手掌,使其小指尺侧面暴露,再以右手食、中二指自指根推向指尖,推150~300次。
3.揉小天心
小天心位于小儿掌面,在掌根部大小鱼际交界的凹陷处。
揉小天心能够清心热、镇惊、利尿、明目,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神昏、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失眠、一切眼疾等症。
推法:施术者一手托起小儿手背,另一手拇指在小天心处顺时针推揉100~300次。
本篇内容只演示操作手法,推拿时可根据小儿年龄自行调整力度。
之后,我们还会对其他推拿手法进行系列更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