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中的对与错:你需要的不是争论,而是找到解决方法
何谓对,何谓错?对与错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解的问题,同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对与错就会互换位置,从不同的层面来看,对错则更加难以言明。
在恋爱中,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跟女人讲道理,如果心里还有她,就去向她道歉。这或许对男人来说不甚公平。但从心理层面看,女人的情绪中枢活动的确明显更强,相比于理性,她们更加看重情感,从这一角度来说,感情中男人先道歉有助于双方矛盾的缓和。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发生矛盾,往往是因为想要评判双方的对错,但在感情中对与错似乎难以分辨,因此争论对错往往只会加剧双方的争吵,相比起论对错,道歉、服软无疑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按照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金盛华所提出的自我价值定向理论(self-worth orientation theory),个体在每个方面都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倾向,因此,人们在争论中总是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因此争论在很多时候其实都没必要。
在人际关系特别是恋爱关系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争吵一旦开始,人们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如果能够将争吵扼杀在摇篮之中,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鉴于此,我们应该迅速梳理思路,把彼此之间的争吵转化为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按照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化解矛盾与冲突。
在认知心理学中,解决问题主要有两种策略,一种是算法式(algorithms),另一种是启发式(heuristics)。
- 算法式
- 启发式
前者是一种较为直接的策略,指的是列出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逐个进行尝试,直到找出满意的答案为止。
这种策略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只有当可能的解决办法不多时,使用算法式才比较科学,如果对问题毫无头绪,或是有着数不清的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这种策略就费时费力,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启发式比算法式复杂得多,而且不能保证问题的解决,但其优点在于能够理清思路,对于那些复杂的问题有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我们梳理几种典型的启发式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法
众所周知,想要达到目的,我们都需要用一定的手段。然而,对于人们来说,最难的不是思考手段,而是把生活中的一件件事情、矛盾转化为某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人处在某个情境中,他难免会受到情境中人和事的影响,思路容易被别人牵着走,很难静下心来实现问题的转化。
例如,当你和朋友就某件事争吵不休时,你们彼此都会被对方的言语激起某种胜负欲,一开始的讨论会逐渐演变成一场激烈的论战,此时你的思路就完全陷入了“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陷阱,也就忘记了争论的出发点。
按照手段目的分析的思路,此时你应该冷静下来,回忆最初你与他交谈的出发点,然后将你们的争论转化为某个问题,只要能够找出问题所在,那么你的思路就会宽阔得多,无谓的争论便会转化为建设性的想法。
这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的精髓,它不仅教会我们如何解决问题,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思路,即目的导向的思路。
手段目的分析的具体内容是: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的子目标,然后逐个达成子目标,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实际上,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计划表非常相似,都是采用分解然后各个击破的方法。当你使用了手段目的分析法,你需要解决的就不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不可捉摸的大问题,而是一个个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小问题。
例如,在公司里,当你感到和上级难以相处时,你可能会如坐针毡,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此时,与其烦恼,不如使用手段目的分析法来解决问题。
首先你需要做的是找出问题,可以是“如何与上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是“他为什么不看好自己”。如果是前者,那么这一问题可以分解为“学习上级的兴趣爱好,建立更多共同话题”、“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在适当的时机赞美对方”。
如果是后者,则可以分解为“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让上级信服自己的工作能力”、“用积极的工作态度赢得对方的肯定”。然后,你还可以作进一步的细分,直到这些子目标变成具体的、可执行的日常计划。
通过手段目的分析法,你可以发现,只要能够将人际交往中的烦恼转化为一个个问题,那么你的思路就会清晰得多,烦恼也会减少,对与错也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人是经验主义的动物,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浮于表面,导致多出很多不必要的消极情绪,因此,我们要做的便是将手段目的分析法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不仅是人际交往,还可以用于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生活变得豁然开朗。值得注意的是,手段目的分析法并非万能之策,它并不总是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你随机应变,使用其它的策略进行辅助。
爬山法
顾名思义,爬山法就是一步步向目标靠近的方法。例如,在追求异性时,人们常用的策略便是爬山法,从添加联系方式开始,然后通过聊天来增进对对方的了解,到了一定的时机,再询问对方是否可以一同进餐,随后再谋求下一步的发展。
爬山法的第一步与手段目的分析相同,都是要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当你和父母争吵时,你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问题所在,可能是“为什么他们总是要干涉我的想法”。
随后,你可以对父母的朋友旁敲侧击,加深对父母的了解,然后结合父母与自己多年来的相处经历,作出一些分析,最后你可以选择和父母好好谈谈,询问他们内心的想法。
至此,你应该可以从父母的性格、个人经历、他人对父母的评价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出系统的回答。
爬山法的优点在于你可以随时对解决问题的进程作出评估,以判断方法步骤是否正确,从而调整接下来的方法,这一点是手段目的分析法不曾具备的,因为后者是从后到前解决问题,而爬山法是由前到后。
然而,爬山法的缺点或许正如其名,爬山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遭遇艰难险阻,从而停下脚步,甚至半途而废,选择回到原点。
在你一步步地接近山顶时,难免会遇到无法解决的小问题,亦或是想不出能够更进一步的方法,因此,爬山法往往只适用于简单的问题,以及那些比较模糊的问题。
其实,我们每个人追求进步的过程也就是爬山的路程,追求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往往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普通人则更是如此。有时候,即便你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也未必能取得你想要的结果。
爬山法对我们的启示是,没有必要在一条路上拼尽全力,此路不通,换一条就是,此山看不见顶峰,爬另一座山也行,人生之路多如繁星,只要我们拓宽自己的眼光,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至于总是体验无路可走的悲凉。
人际交往也是如此,当我们发现某种相处模式总是会导致不好的后果,就应该及时转变思维方式,总结与人相处的规律和技巧,从另一条路接近对方,避免陷入对与错的循环。
联想法
“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或许是对联想法最为精确的描述。联想法指的是在解决问题时,人们可以回忆曾经遇到过的类似问题,以之前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基础,从而达成对现有问题的解决。
人们很少意识到,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几乎都是“昨天”的重复上演,然而当局者迷,即使我们已经无数次经历过类似事件,我们依旧会重蹈覆辙,陷入恶性循环中。
在这一过程中,遗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更关键的是,我们并没有把以往的零散经验整合成系统的观念。
例如,当你和另一半发生矛盾时,你往往会被表面特征所迷惑,大脑宕机,无法联想起曾经解决矛盾的经验,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争吵之后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记录在笔记本上,甚至可以统计出发生矛盾的时间点和具体事例,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以后的相处中避免“踩雷”,这比无谓的争吵无疑要好上许多。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愤怒中冷静下来,走出联想的第一步呢?
自我提问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在心中反问自己:为什么会吵架?以前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吗?如何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可以让你走出争论对与错的怪圈,使你对人际关系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
其实,世界上没有简单的事情,人际关系则更是复杂多变。我们之所以容易在感情中陷入争吵,无非就是因为把事情看得太过简单,试图通过三言两语就让对方依从自己。
对与错从来都不好分辨,在感情中论对错更是一种自杀行为,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不会走到最坏的一步,但就是因为过于计较对错,才会导致感情破裂。
你可以试着回忆一下你与别人的交往经历:
在父母面前论对错,你赢了道理,却让父母感到心寒,认为你不够尊重他们;在另一半面前论对错,你赢了道理,却让爱人伤心,误以为你不再爱他;在朋友面前论对错,你赢了道理,却让对方感到尴尬,认为你斤斤计较;与同事论对错,你赢了道理,却让别人认为你不通情达理,不懂得为人处事......
道理固然重要,可在人际关系中,更为重要的一点原则便是尊重对方的自我价值。那些混得风生水起、人脉圈广泛的人都不是喜欢讲道理的人,而是有着让对方开心愉悦、感到被尊重和肯定的能力的人。
很多时候,道理和人情不可得兼,我们最需要做的,便是把一切人际关系都转化成一个个问题,然后使用各种策略去逐一解决。
- The End -
参考资料:Eisenkraft, N., & Elfenbein, H. A. (2010). The Way You Make Me Fee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4), 50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