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的那一晚,周武王对周公旦说了什么|史记次元周世代014

从《史记》次元里看,武王伐纣更像是一个群体行为,周国做了带头大哥。参战的所谓八百诸侯们是怎么考虑的呢?他们只是带着道义上的快感,一起去讨伐纣王这个无道的昏君吗?还是觉得在这件事上有利可图呢?

周国在伐纣之前,是以什么名义发动的战争呢?替天行道是召集大家一起动手的最重要的理由。但是在周国宣告对商王朝开战的时候,只是在一再强调是在执行天命惩罚纣王,是否从一开始就告知过大家,其实周国的目的是推翻商王朝,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呢?这一点八百诸侯知道吗?

014

周武王伐纣这一仗打得太顺利了。说明周武王姬发非常会选择机会。在战前的动员中,他一直都在强调,之所以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惩罚纣王这个无道的昏君。就是这个昏君太听女人的话,做出那么多荒唐暴虐的事情,导致了商王朝的衰败。纣王就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这背后的真实的意图也许是不言自明的,就是周国的根本目的就是借助这个理由,召集大家一起动手,干掉纣王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如果他要这么说的话,那些诸侯们还会拥戴他,或者出兵参与这场战争吗?

结果呢?这场战争胜利之后,惩罚纣王的目的已经实现,周武王的表现更像是既然到了这一步,就顺势夺了商帝国的政权,建立一个新的周朝。这在他们原本的计划之中,只是可能他们自己也没意识到,成功来得那么容易。

《史记》次元里是这么说的:

“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於郊。於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

从这段话的表述里,感觉好像是说,既然纣王已经死掉了,这一仗也打赢了。在众人的拥戴之下,宣布了商朝的灭亡,一起宣布了新生的周王朝的到来。就连商人也都打内心里接受这一点,欢天喜地接受了一个新王朝的到来。

不过,周武王在宣布了胜利和一个新时代到来之后,却以一个战胜者的姿态退出了刚刚征服的商地。而且还把这个地区的统治权交还给了纣王的儿子禄父。就像是刚刚到嘴的一块肥肉又吐了回去。

同时,周武王还进行了一次分封。这很像是一次彻底的胜利之后的,把真正拿到的战利品摆出来,大家坐下来接受新王的赏赐。但是,仔细看一下我们也许可以看出一点不一样,来自这个新王朝的赏赐给诸侯的封地好像没有一块是他实际控制的。商帝国的旧地直接交回到纣王儿子的手上,其实更像是在说,周国实在没有实际能力控制它。

周武王一直是不甘心的。应该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这个威胁。这件事让他在接下来的几年夜不能寐。他只是用这种方式暂时平衡了各方之间的利益,但结果并不是他想要的。

“武王徵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

从《周本纪》的这段记录中也许我们能够体会到,周武王回到周地时有多不甘心。而所谓那些受他分封的诸侯们不得不带着他们的军队,去征服那些本来并不属于他们的土地。这可能也会让后来那些诸侯国的后代们认为,其实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从周王朝那里真正得到过什么赏赐,他们占下的地盘不过是他们的祖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

重新回到禄父手上的商帝国的故地仍然是稳定的。在经过一次大战之后,它确实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且从此陷入新兴的周王朝的战略包围之中。在商帝国的故地,商人接受的仍然是商王朝后人的统治,很可能在商人的意识里,他们并没觉得在这一点上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纣王死了,他的儿子接替了他。他们所拥戴的是这个纣王的儿子,而不是什么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商人也许对帮他们除掉残暴的纣王的周国表示感激。他们都是活雷锋。

这就是一直让周武王姬发睡不着的原因,伐纣并不是周国最终极的结果,真正取代商王朝,才是周武王真正想要的。但是这一点他并没有完成。

他一次一次地东望商邑,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想怎么做呢?

这个患上了失眠症的君王可能知道他的身体扛不了多久,这种长时间的殚精竭虑掏空了他的身体。在一个他睡不着的晚上,他把自己信赖的弟弟招到了他的身边,进行了一次真诚的对话。这是亲兄弟之间的肺腑之言。周武王姬发不是要听周公旦这个聪明人有什么好办法,而是对他做出安排。

在《史记》次元里,周公旦对他的哥哥周武王姬发是个绝对忠诚的人,甚至不惜代替他去死。他看着憔悴的哥哥,可能意识到即便是他再来一次祭祀,告诉上天和祖先愿意以自己来代替自己的哥哥去死,应该也没有什么效果了。

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

这个问句显然不是在问周武王姬发睡不着的原因。他不无怜惜地在表达:“哥,你要保重身体啊,这样熬下去不行啊。”同时,他应该还是在问:你有什么话就跟我说吧。

姬发对他说了下面的话:

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於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这段话的核心是什么呢?周武王姬发在告诉周公旦一个严峻事实:上天建立殷商时提拔了三百六十人任公卿大夫,经历了整个商王朝,这些的家族虽已不显扬但也没有没落消失,一直存在到现在。他们已经渗透到政治结构的各个环节,依然存在于以禄父为核心的商国的周围,商国虽然在一场战争中被打败,但这种稳定的力量怎么能让他放心呢?这甚至让他怀疑,一直被他们挂在嘴边上、忽悠天下的所谓天命是不是真的就在他这一边。

周武王对局势的认识显然是非常清晰的。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周王朝此时政权构成的复杂性,除了周族新任命的官员,还有他分封的那些还在苦苦做出各种努力摆平各自封地的诸侯,原商王朝的大部分官员仍在周朝建立的新的体系内为官,甚至还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让周武王都无法确定谁才是真正支持周国的人。

周武王是要从聪明人周公旦那里寻找答案吗?在《史记》次元里的这段记录里,并不存在两个人的讨论和分析。而是周武王姬发直接向弟弟做出了安排。

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

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作为周武王对周公旦的临终指示呢?或者是从这次谈话开始,就把一个秘密的任务交给了周公旦。这之中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商国和那些“不显亦不宾灭”的商国旧势力的命运:

“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

你要把那些人统统找出来,和殷王一起干掉。

这也意味着,即使后来禄父的那一次叛乱,商王朝的旧势力的结局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就算他们在商王朝雷打不动地存在了数百年,这个时候也已经不能再允许这种威胁存在了。

是否就在这一次的对话之后,周武王姬发就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呢?他又在失眠症的折磨中苦熬了多久呢?很显然,从后来的故事里,周公旦正是按照这种安排,为还不安定的新王朝周王朝谋划一个未来。

历史总在细节间,在独立的史记次元里,推理历史可能存在的秘密。

在不同的平行次元里,真相不止一个。

喜欢点赞、转发、探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