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的养生功效你知道吗?
民间有句养生俗语叫“春食花,夏食瓜,秋食果,冬食根”,花朵除了具有观赏价值,还有很多保健功能,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生们为大家介绍了8种花朵的养生功效。
1.迎春花
迎春花别名金腰带、金梅花。廖云霞中医师介绍,迎春花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等功效。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小便热痛等病症,外用可治疗恶疮肿毒、跌打损伤。需要注意的是,风寒感冒者、女性经期等慎用。
2.槐花
槐花别名金药树、护房树、豆槐、槐米。槐花可制成槐花饭,做槐花包子、槐花饺子、槐花煎饼、槐花炒鸡蛋、槐花粥等美食。
王俊兰中医师介绍说,槐花的主要功效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病症。比如《医林纂要》中记载其能“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本草求原》中称其为“凉血要药”。肝火旺盛的乳腺增生患者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用槐花进行食疗。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慎服。
3.绿萼梅
李萍中医师介绍说,入药的梅花一般为绿萼梅,主要有疏肝解郁、开胃生津和化痰三种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等病症。
4.玫瑰花
杨晓辉医师介绍说,玫瑰有“花中皇后”的美誉。中医认为,玫瑰花具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中医认为,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也是女性调理气血的黄金时期。肝郁气滞的女性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绿萼梅、玫瑰花等配制的中药花茶进行调理。玫瑰虽好,但其芳香易耗气伤阴,气阴不足者慎用;活血作用较强,出血者、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也应慎用。
5.菊花
吕洁医师介绍说,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因“惟菊花之清苦泄降,能收摄虚阳而纳归于下”,故自古为眼科要药。菊花用药常分白菊、黄菊、野菊三种。黄、白两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更强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本草汇言》中已有提示: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
6.茉莉花
黄子慧中医师介绍说,茉莉花味辛甘、性温,有理气等功效。茉莉花虽然性温,但是能清虚火,比如清代药学专著《本草再新》中记载其“能清虚火,去寒积,治疮毒,消疽瘤”。肝郁导致气滞疼痛的患者也适合服用茉莉花,近代医家王一仁所著的《饮片新参》中提到其有“平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效。
茉莉花还有食用的价值,比较常见的是茉莉花炒鸡蛋。需要注意的是,茉莉花炒之前,要焯水,不然有比较重的苦味,焯完水后要马上过凉水,再轻轻挤去苦水,保持花身不破。蛋液里放一点白酒味道会更香,放点凉开水炒出的鸡蛋更嫩。
7.金银花
金银花别名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黄子慧中医师介绍说,此花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外科良药,《景岳全书》记载其“味甘,气平,性微寒。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金银花。
8.牡丹花
廖云霞介绍说,牡丹花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主要用来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以及经行腹痛等。常用中药丹皮即是牡丹植株的根皮。有的地方会把牡丹花制作成各种食品,如牡丹花饼、牡丹花露等。我国自古就有食用牡丹花的历史。清朝文献《养小录》记载:“牡丹花瓣,汤焯可,蜜浸可,肉汁烩亦可。”说的是牡丹花有很多种吃法。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证型的月经过多者及孕妇不宜服用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