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夏

 2019年5月6日3:01:52立夏节气交变 

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即公历5月5-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节气-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立夏之日,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古人的生命智慧就是天人合一,在这个夏初的日子,在自然界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也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着。立夏时节,人体气血运行由原来的胸椎第9节筋缩穴运行至胸椎第8节,对于呃逆,胃脘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有治疗效果,同时可以协助身体进行消化系统功能调节,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也是一次调理的机会,立夏可以全面提升阳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祖国医学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之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

《医学入门》曰:“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主血脉包括了主血、主脉两方面。血指血液,脉指脉管,又称经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而血液运载的营养物质能供养全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个全身都得到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心脏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脏发生病变,则会出现血流不畅,脉管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气血瘀滞,血脉受阻而见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有称心藏神。所谓的神,祖国医学对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涵概了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而狭义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神的形成在藏象学中认为,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由先天之精气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

立夏是告别春季初夏开始的日子,温度会明显升高,炎暑将多,雷雨增多。伴随炎热天气的到来,我们应该怎样做好饮食、运动、起居、情志方面的自我调护呢?

立夏饮食

传统养生中,饮食是养生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根据夏季的气候特点,立夏后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初夏之时,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许葱头,喝少量的酒,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便可预防心病发生。

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增酸减苦,补肾助肝,维护胃肠功能,才能抵御暑热邪气侵袭。清淡饮食,但也不能拒绝荤菜,由于夏季人的胃酸分泌减少,加之饮水较多,冲淡胃酸,导致机体消化功能较弱,故饮食应清淡一些。应多吃营养丰富、气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腻、煎炸及热性的食物。但是,清淡不等于素食,素菜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及丰富的维生素,但缺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绝荤菜,可适当摄入一些瘦肉、蛋、奶、鱼以及豆制品,关键是在烹调时多用清蒸、凉拌等方法,不要做得过于油腻。如可取鲜嫩碧绿的荷叶,用开水略烫后,用来包鸡、包肉,蒸后食用,风味别致、清香可口、有增进食欲之效。

立夏开始炎热而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夏季的营养消耗较大,而天气炎热又影响人的食欲,除注意饮食清洁和清淡为主外,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水和无机盐、钾(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等,再借助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都清热除湿、消暑。

立夏经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夏天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苦菜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凉解毒、消毒排脓、去瘀止痛、防治胃肠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时,将它的根、叶洗净,可拌可炒可做汤,味道苦中带香,是解暑开胃的佳肴,而且对肠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夏季出汗较多,不妨喝点带苦味的饮料,啤酒、绿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梨是很多人喜爱的水果,它不但鲜嫩多汁,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经常吃梨,不仅能预防便秘,还能促进人体内致癌物质的排出。吸烟或者吃烤肉等在体内聚集的强致癌物质多环芳香烃,在吃梨后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喝了加热过的梨汁。专家建议,在立夏之后人们热衷于吃煎烧烤食品、快餐类食品的今天,饭后吃个梨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健康生活方式。梨虽然很甜,但其热量和脂肪含量很低,中老年人多吃些梨,可以帮助人体净化器官,软化血管。吃梨还对厌食、消化不良、肠炎、慢性咽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不过,风寒咳嗽、脘腹冷痛、脾虚便溏者以及产妇都要慎食。梨还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要少吃梨。梨含果酸多,胃酸较多的人,也不可多食。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祖国医学认为,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以前生活条件不太好的时候,红枣鸡蛋很难吃到,吃一个立夏蛋,既是辛苦劳作前的犒赏,也是对平安和丰收的企盼。由于鸡蛋不伤脾胃,一般人都适合,所以哪怕是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立夏吃鸡蛋也是有益健康的。而鸭蛋性凉,能滋阴清肺,适宜阴虚火旺者食用,适用于病后体虚、燥热咳嗽、咽干喉痛、高血压、腹泻痢疾等病。如果是日常活动量较大且无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年轻人,可以尝试一下咸鸭蛋,只要不是吃起来很咸,则既可清热,又助补充盐分等矿物质。

 推荐食谱 

1.鱼腥草拌莴笋

操作:鱼腥草50克摘去杂质老根,洗净切段,用沸水焯后捞出,加食盐搅拌腌渍待用。莴笋250克莴笋削皮去叶,冲洗干净,切成1寸长粗丝,用盐腌渍沥水待用。葱、姜、蒜择洗后切成葱花、姜末、蒜米待用。将莴笋丝、鱼腥草放在盘内,加入酱油、味精、醋、葱花、姜末、蒜米搅拌均匀,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祛痰。对肺热咳嗽,痰多粘稠,小便黄少、热痛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2.桂圆粥

操作:桂圆25克,粳米100克,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补调等症。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物。

3.玫瑰蜂蜜茶

操作:高火将水煮开后将玫瑰花12朵放入水中,改小火煮3分钟后熄火。将红茶包1袋(6g)放入锅中浸泡1分钟后取出,将煮好的玫瑰花茶倒入茶杯中,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功效:滋阴养肝,清心舒气。女性月经期间情绪不佳、脸色暗淡、痛经等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4.鸽子肉健脾汤

  操作:鸽子肉200克洗净与淮山药30克,枸杞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大枣30克武火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煎煮2小时,汤、肉同食。

功效:健脾益气。孕妇禁用。

立夏运动

根据夏季气候特点,立夏后行为应以助养心气为宜,多静少动,保护心脏,运动微微汗出即可,不宜大汗。日常做一些拍打经络的运动比较合适,我们曾经教授了不少拍打养生方法,如敲胆经、拍背、拍八虚等,大家可以经常做做。

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易出汗,汗为心之液,若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故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防止心肌缺血发作。

夏季开始不提倡远途跋涉,提倡就近寻幽。早晨,曙光初照,三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当太阳下山之后,可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的凉风,会使人心静似水,消除一天的疲劳。

立夏还有一项小孩子们的运动,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立夏蛋都是囫囵整个的,有白蛋、茶叶蛋,还有小孩喜欢的染成红色的彩蛋。女孩子喜欢做个蛋套,用五色丝线做成椭圆的套子。把彩蛋装入蛋套,垂着摆动的流苏,挂在颈脖上或挂在帐子上炫示,是这期间女孩们的最爱。立夏蛋不但吃、做饰物,还可玩---拄蛋,比比谁的蛋壳最坚硬。拄蛋的游戏大人小孩都喜欢玩,甚至学校里的年轻老师们也和学生一起玩,组织拄蛋比赛。两蛋相顶用力往前拄,总有一只蛋壳会先碎裂的,那被人拄碎者便叹息,承认失败;把蛋掉过头来再拄,又碎了,蛋壳四分五裂,主人只得把那只蛋当场吃掉。小孩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

立夏起居

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时节,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另外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午休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发生疾病。

进入初夏时节,天气都比较干燥,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由于早上人体血液浓度非常高,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应该喝一杯水。一天水分的补充和保持也是很重要的,保持体内足够的水分可以清洗肠道,预防上火。每天的进水量应达到2000—2400毫升,不宜用饮料代替水,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除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与夏季气候适宜痢疾杆菌繁殖、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控制菌痢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其次应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对饮食、水源管理,消灭苍蝇,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夏季里,居室采光和居室通风很重要,俗语说“开窗通风,百病灭踪。”通风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持空气清新,破坏病毒生长环境,日照可以有效防止霉菌等有害菌的出现。

随着气温的上升,人们外出归来往往喜欢冲冷水澡。由于人体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冷水澡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头晕目眩,重则还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出汗,带走身上大量的热,然后再洗澡。

立夏后太阳灼烈,好多人出门都戴上太阳镜。大家普遍都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造成眼睛损伤。素以最好选用能穿过15%至30%可见光线的太阳镜镜片,以灰色、绿色为佳。

立夏情志

立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至20℃,祖国医学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值此时节,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立夏天气渐热,花草树木都十分茂盛,鸟兽活动力强,但冷暖不定。人的活力十足,重感情,但为人较急躁,阴晴不定,容易发怒。立夏养心以郊游、书法、绘画、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淡薄宁静的方式进行精神调摄,可预防由情绪引起的雌激素紊乱、中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症状。

在我国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领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这种吃七家粥得方式,就是里夏养心,调情志的很好方法。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手推推

进入夏天,人的心火随着气温慢慢攀升,一旦心火燃起,会出现一些心火亢盛的症状,手推推就针对这些症状,教大家一些切实有效地穴位,可以进行穴位点按进行“清心”治疗。

平时我们遇到的舌头溃疡(舌为心之苗,是心火亢盛最常见的表达方式),额头长痘(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也会沸腾),失眠、心悸(火毒停留于心而无法排除时,睡眠不会安稳),胸闷或刺痛(心有郁或心有於)等等症状,都提示我们心火亢盛了,宜寻找:

1.少府穴,手少阴心经所溜为荥的穴位,心经气血在此聚集。

取穴:位于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取穴时仰掌,手指屈向掌心横纹,当小指指尖下凹陷处是穴。

功能:发散心火。

操作:按压,按压这个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按压。

2.劳宫穴,手厥阴心包经所溜为荥的穴位。

取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功能:祖国医学认为,劳宫穴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之功。现代常用于治疗昏迷、中暑、癔病、口腔炎等。

操作:按摩手法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3-5分钟,每天2-3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也可借助小木棒、笔套等钝性的物体进行按摩。

得益于祖国医学思想

通过饮食  运动  起居  情志四法合用

做一个有爱有方法的人

为提高生命质量而努力

声 明

本文由【百姓良方】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

  • 最强节气养生系列视频-芒种(收藏贴 快速学习)|元和堂

    [摘要]芒种节气,如何正确的养心补血?本章将从中医与瑜伽辩证的角度,从穴位方.瑜伽方.饮食方等方面,通过视频课程的方式,分享正确的养心补血方法. [关键字]芒种节气养生.祛湿.暑热.穴位方.瑜伽方.饮 ...

  • 小暑节气养生 ▏泽正健康

    / summer / 2021年7月7日, 农历五月廿八. 烈日炎炎,芭蕉冉冉: 温风至,小暑来. ///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到 ...

  •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夏-天地之气

    2021-5-6摘于  禅瑜伽中心 立夏,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开花结果.

  •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养生篇

    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 ...

  • 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夏养生

      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 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 ...

  • 立夏 | 二十四节气养生

    2021年立夏时间:2021年5月5日  14时39分,农历三月二十四  星期三. 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 ...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夏

    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辛丑年 牛癸巳月 癸丑日 2021年5月5日 立夏三候 summer 一候蝼蝈鸣 二侯蚯蚓出 ...

  •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疗』立夏食疗养生篇 第7页

    立夏起居宜忌 立夏之后,人体的新陈代谢变得活跃起来,室外活动也开始增多,活动量也相对增大.加之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所以睡眠时间也较其他季节少一些.因而,体内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出汗亦多.显 ...

  •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疗』立夏食疗养生篇 第6页

    时令果蔬谷 大蒜 蒜,古时称葫,也叫胡蒜.它的祖籍原为吉尔吉斯沙漠地区,最初为野生植物.公元前3000多年,首先由古埃及人正式栽培,以后,先后传人了东方和西方许多国家和地区.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把蒜带 ...

  •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疗』立夏食疗养生篇 第5页

    常见病立夏调治法 立夏之季,风多雨少,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再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使人体的新陈代谢不能保持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使人体引发一些疾病.在本节我们为 ...

  • 『二十四节气养生食疗』立夏食疗养生篇 第4页

    立夏进补食疗方 党参粥 原料:党参10-1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将党参切碎,用温水浸泡2小时,与粳米同人沙锅内加水煮成稀粥,以 参烂粥稠.表面有粥油为度,再加入红糖. 用法:每日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