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地搬砖、主管超市打工又如何?

在疫情横行的2020年,许多国家都以「锁国」等方式因应,也迫使大众的正常生活按下暂停。其中也包括笔者外派的日本:我看到不少日本人在网络上纷纷哀叹:「我的2020 上半年都浪费了」,这或许也道出了许多不分国家、地域人们的共同心声。

就算是大部分生活还算正常运作的国内,许多产业也因受到全球疫情冲击而裁员、暂停招聘,或是职位调动、派遣升迁加薪均暂缓:于是想求职的人投了许多履历却苦无回音,早前期待已久的职务调动石沈大海──这些不在计划内的「暂停」容易让人慌张,甚至开始自我怀疑。

千禧世代「人生卡关」

这些意料之外的变化,更冲击年轻世代甚巨:有外媒报道,受这场疫情冲击最大的,应属1982-2000 年出生的「千禧世代」。很多报道也提到,这个世代的人「倒楣得很」,刚入职场时就遭遇2008 年金融海啸,复原没多久2020 年又遇到这波疫情。「困在低福利、低成长的职位,从来无法享有爸妈、爷奶甚至较年长手足享有的财务安全」,偏偏在「好不容易来到赚钱巅峰的年纪,又遇到可能比大萧条还更严重的经济灾难⋯⋯」。

千禧世代平均薪水少、福利低,许多人没有房产、甚至背负着高额贷款,此外还开始有了养儿养老的经济压力。

近期回到国内后,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变多,我也发现身边有不少像弟弟般的青壮世代陷入了人生的低潮。或许是国内整体经济体质未改善,或许是他们在转换跑道或是迈入人生新阶段时刚好遇到这波疫情而「卡关」,因而纷纷有了「大材小用、生不逢时」的感概。

在这些笔者周遭的真实案例中,他们大多在30 岁上下,学历都是大学、甚至研究生以上,可能在职涯早期都有不错的发展,但如今有的在便利商店打工、有的在建筑工地打零工。

职业无贵贱,但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的满是无奈──因为他们现在做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

有的人认为目前工作只是个过渡期,有的则对未来感觉迷惘,自己也分不清楚究竟这个工作是暂时性、还是应该咬着牙继续撑下去。但他们有个共通点:都已经不是刚出社会的毛头小子了,而是届于而立之年的青壮年;却成为疫情下冲击最严重的一群人。

「空白」,或许也是整理人生的最佳时机

「暂停」让人最难受的,往往是看着时光流逝,但自己却毫无前进的感受,身处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没有进步」更往往被视为「后退」。

但转念想想,这个空窗期,或许是真正的「Gap Year」:这段空白正是整理自己人生的最佳时机。从一踏入社会以来,接踵而来的生活压力总让我们疲于奔命,如今这个暂停键却让我们有时间可以「强迫」喘息──许多人利用这段期间进修、健身、下厨练厨艺,或是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经营家庭关系。

当然,疫情总是让人难受,因为待在家的时间变多,意味与家人以及「自己」相处的时间变多了。你多久没有好好观看自己?聆听内心的需求?花时间与自我对话?你或许不知道,很多人无法与「自己」相处,因为他们害怕面对自己,包括自我的情感、恐惧等等,这一切在你与自己「独处」的时候都会一一浮现。

不过,当你我诚实地面对自己之后,便会认知到真实的自我情感与恐惧,反而更能够坦然面对现实──恐惧经常来自于「未知」,面对自己的现状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没那么害怕、不愿面对了,而是转为想想「自己接下来可以做什么」。对于接下来的生活变动,便能够以更沉稳的态度面对。

其实,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事:即将外派的人因疫情留在国内,他一天没坐实那个位置,就一天不安心,怕说好的位置没了;已经外派但返国避疫的人,日子久了也会担心──久没回去那个位置,会不会公司就觉得不需要那个位置了?而我已经外派但「没有」返国避疫的朋友,当初也是千百个不愿意却只能硬着头皮回到国外上班,天天看着飙升的数字担忧⋯⋯。

不妨先丢掉人生剧本

以我自己来说,我和先生在这瞬息万变、动荡不安的时代带着两个孩子漂流,做每个决定时都战战兢兢。但自从几年前跟着先生一起外派日本之后,我的个性已从原本事事预先规划、不喜欢突发状况、「最好凡事都照着剧本走」中彻底脱离。

以前的我,会为了事情不按计划走而沮丧生气,后来发生了许多不在计划内的事件后,我才学着放掉凡事都要规划的个性:只要没有偏离大路,其他中间的小插曲不需要有太大反应──因为在这变动不断的时局中,计划真的越来越赶不上「变化」,我们需要的不再只是「预先规划的能力」,更是「随机应变的弹性」。

说实话,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订定「新年目标」了,而是「事件」发生后,才订定目标去执行──譬如我前阵子发现自己体脂过高,就订下了每个月的目标努力执行运动与饮食控管。我发现这样子的方式能让我能定下「更符合需求且可执行」的目标,并更有效地达成,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也会促使我继续努力。

我相信顶着知名学府学历在工地搬重物还挨骂的你,一定很气馁;我相信曾担任传播主管现在却在便利商店打工的你,一定很不甘。你会质疑自己的市场价值、怀疑自己的能力,于是想「换个工作重头来过、也许更好」。

但我们仍都必须诚实地问自己:所谓的「转变」,究竟只是想逃开那些让你不舒服的现况,还是真的对新工作有想法、有热情、有因时制宜的新发展路径?

如果只是逃避或妥协,不如宁可保持「空白」。否则很可能就像我所见过的那些挫败夭折的储备干部一样,自己本身的问题没有解决,换什么跑道问题都会重复。

以静待变

当然, 30世代的人,大多顶着高度经济压力,许多人根本没有「选择空白」的条件。此时「以静待变」或许是目前的解方:先做好现在的工作,积蓄能量,以待未来的时机──重点不是放弃现在不满的工作与否,而是审慎思考自身条件并无惧尝试,为自己下一个更能够发挥所长的职位预先准备。

我在日本时有配合的钟点女佣仲介,紧急事态宣言期间不能营业,于是他们改做餐点外卖,等到紧急事态放松后才恢复营运。现在的工作是为了「活下去」,但仍要牢记自己的目标,即使在现状中找不到成就感,至少还能有一股能量撑下去。

我也曾怀疑自己:那是在毕业后准备考研的时间。我因为跨系专业,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准备,支持没等到,只等到父亲一句:「事先不规划好,现在才来什么人生大转弯。」在准备考研的期间,我在生活用品店打工,其中对我来说最挑战的任务是「喊拍」──就是拿着大喇叭到店门口叫卖、招揽客人。

一开始我很放不开:觉得为什么我要这么「抛头露面」,我是高学历分子哇!而且又在家里附近,亲戚还曾路过看到我正在沿街叫卖;朋友聚餐时,看到出社会的朋友变成了光鲜亮丽的上班族,我们之间的落差如此明显,更难免令人怀疑我现在做的决定是否真的值得?

但后来我说服自己,既然自己现在在这个位置上,就该把这个位置的事做好──总有一天,我会做我想做的工作。我坚定向目标前进,最后也如愿做着我喜爱的工作。

付出的时光不会辜负你

你可能因为到了人生的岔路而疑惑,也可能因为「30 之年却不立」而慌张。衷心建议你,用更弹性的方式来经营职涯,路才能走得更远:

未来的日子不会更轻松,这不会是你的最低潮;但只要你坚定目标,持续前进,付出的时光也不会辜负你。

「未来不会更容易,但我们可以更努力。」希望以这句话和大家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