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盯向哪儿

文:曾钰  聂传安


“诗言志”,“诗缘情”,“志”与“情”是诗之魂。

但这个“魂”很害羞,不好意思自己裸奔,一定要借壳上市,就是说要依附于具体的形象。

所以,能在脑海中清晰再现诗中的形象就显得格外重要。

从某个角度来说,优秀的诗让人难以忘怀,正是因为它塑造各不相同的形象。

因此,带领学生进入诗中去“看”诗人笔下的形象,正是语文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班曾钰同学有这么一篇文章,恰好是品一首诗的形象的,名为《他的目光盯向哪儿》。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是宋朝诗人赵师秀的《约客》。(上下两句各为一段,显得作者出场从容不迫,范气十足)

上周老聂用了近乎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这首诗。“梅雨时节到处都下着雨,雨、雨、雨;池塘里到处都是蛙,蛙、蛙、蛙。前两句很好理解。”写景的内容总是容易理解。“'有约不来过夜半’就是约好的客人到了晚上都还没来,等了很久。”老聂突然停顿,然后说:“于是就——闲敲棋子落灯花。”(“下着雨,雨、雨、雨;都是蛙,蛙、蛙、蛙”,太形象!把老师的语言几乎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突然停顿”,以及后面的一个破折号,都能写出老师上课时的特点)

是聂老师的学生都知道,他语速一放慢,就预示着接下来的时间需要我们脑洞大开了。(这丫头,的确敏感)

“首先,他在敲什么棋?”(这个问题,不仅是审色,更是审声)

围棋,那时还没象棋。(如果是象棋,雅味顿时大减)

随后,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煤油灯,开始讲起它发光的原理……“最后,灯芯顶端会形成一个个的黑色碳球,像花一样,这就是灯花。”底下的学生们恍然大悟。“这灯花需要及时挑下来,否则会影响光的亮度。一般可用较细的东西,如竹签啊,针啊,铁丝啊,可是此时作者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用棋子敲着桌面,想把灯花给震下来了。”(本诗的难点正是“灯花”。(曾钰介绍老师的讲解时,非常懂得取舍,不重要处一笔而过,重要处细细道来)

我们都随着老聂的描述进入那个情境。(这是“入”)

此时老聂突然问:“此时他的眼睛看着哪儿?”(特写,也是检查“入”的质量,即对诗中关键词的理解程度)

我们立刻回过神来,思索片刻,便立刻有了不同的答案。(可见而知,每个人“入”后看到的场景不一定相同)

有的说他此时正看着窗外,有的说看着棋子,有的说看着灯。我个人认为他应该看着窗外,等人不就应该看窗外吗?(对呀,题目就是《约客》,作者是在等人哪)

可老师却认为作者此时正看着灯。(老师也是读者,也有自己“入”后所见)

对此我疑惑不解,为什么要看灯呢?既然等人等到了半夜,想必十分着急,于是目光盯在窗外。但静坐在那也要有点东西来消磨时光,于是拿起一颗棋子,无聊地敲着桌面,敲着敲着,灯花就敲下来了。(想想,作者等人,估计等了多久?)

可后来一沉思,一个问题马上浮现上来:那人是怎么知道灯花落下来的?(问的好)

灯花那么小,不可能用耳朵听吧?(排除一个可能)

所以,不论他的目光一开始看向哪里,此时一定聚焦在灯上。(这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

就是因为最后那句诗:“闲敲棋子落灯花。”(特别是那个“落”字,只能“视”)

夜半友人还不至,估计再来的可能为零。无聊地敲着棋子,闲看着灯花无声地落下,也是这落寞长夜中的一丝慰藉?(论被人放鸽子后带来的伤害)

古人云:“诗无达诂。”本意是说对《诗经》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有歧异。其实此处的“诗”,完全可以跳出具体的《诗经》而指所有的诗。

因时因人之不同,许多诗的确难以有一个固定的理解。

但诗有定象,即诗里的意象却是固定的。

就《约客》诗而言,“雨”、“蛙”、“棋子”、“灯花”等具体的物象是固定的。

甚至人的动作表情也是确定的。如“敲棋子”,如看“落灯花”。

当我们进入诗境后,马上设身处地,想像着自己就是诗中人物,然后调动多种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体验,选用最合理的行为,甚至精确到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

如“闲敲棋子落灯花”时你的眼睛……

所有的细节都扎实后,人物就丰满、生动了。

于是,形象就形成了。

有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行万里路”不是真的走了那么远,而是指看到万种风景,体验到万种人情,有了万种感悟。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就饱满了。

而我们,包括曾钰小丫头,正走在“精神饱满”的路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