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点评】(29)

英子点评当代诗人七夕作品

情感是诗词的生命线,“七夕”无疑成为了诗人们传情达意的一个契机。然而,在同一题材中,能挖掘出不同的主题,尤其是当代社会丰富的生活内容赋予了“七夕”这一节令更多的主题选择。本期重点选评以下当代诗人的七夕作品,以飨读者,感谢交流!

七  夕

何其三

独自绕阶行,三更达五更。

今宵天上月,料也瘦如卿。

英子点评:

这首五绝言浅情浓,表达很见艺术性。起承叙事,诗人“独自绕阶行”,从三更一直走到五更,“三更达五更”为虚笔,形容时间很久。为何通宵达旦地独自绕阶行走而不眠呢?转结则以景暗示,道出思人情愫。伴随着诗人独行的怕是“今宵天上月”吧,此月,即是思念中的人。这七夕的瘦月“料也瘦如卿”一般,如此,将刻骨的思念很好地表达了出来。寥寥五字,情透纸背,引人共鸣。是这七夕的弯月勾起了两地的相思,因相思而“衣带渐宽”。作者将“衣带渐宽”的思念之人赋予瘦月之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

七夕有怀

张智深

渺渺秋河远,溟溟冷霭生。

灯芯长若夜,瞳影淡于星。

花傍灵台悴,杯摇沧海倾。

枯心知欲雨,隐隐作荷声。

英子简评:

这首五律采用词韵,从题目及内容上看,这应该是一首于七夕之夜寄托哀思的作品,情感色彩尤为沉郁。题为“有怀”,然全诗无一句直抒胸臆,而是巧借物语,含蓄地表达沉痛的思念之情,催人泪下。

首联以“渺渺”“溟溟”两个叠词营造悠远、苍茫的意境,“秋河远”“冷霭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忧郁。颔联以夸张、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凸显出内心的痛苦:灯芯长得就像漫漫长夜一般,这样的夜晚如何度过?眼光比稀疏的星星还要暗淡。独自守着孤灯,痛苦如漫长的黑夜啃噬着作者的心。颈联以傍着灵台的花圈之憔悴和盛满沧海般的酒杯将作者的痛苦之状渲染到极致,移情、夸张手法的运用极具艺术感染力。尾联依然以景结情,“枯心”指代自己的内心,在这七夕之夜,大概是要下雨了罢。这场秋雨是为谁哭悼呢?隐隐传来了雨滴荷叶的声音,至此结情,余味悠长。作者以景渲情的手法实则高妙,让人沉浸于诗中营造的情境而难以自拔。

七夕口占

杨逸明

高铁飞机似迅飚,天涯海角路非遥。

女牛不爱新科技,依旧年年渡鹊桥。

英子简评:

杨逸明老师诗思敏捷,这首七夕的即兴之作从今天的“高科技”出发,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与“鹊桥”进行对比,反衬出“渡鹊桥”这种经典爱情所包含的意义,即七夕——中国情人节的含义。

起句用风速形容“高铁飞机”这两种典型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速度之快,承句写即便是天涯海角的距离,因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显得并不遥远了。社会的进步,给相距两地的情人创造了便利的相会条件。以此铺垫,转结落笔牛女般的爱情故事:不管时空如何变化,七夕依旧,牛女双星依然在银河上的鹊桥诉说着相思。

全诗语言浅白,然结句的处理耐人寻味: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爱情都应该是永恒的主题,不会因外在客观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它是存于相爱的人心中最美的情愫,与新科技这些外在的工具是无关的。传统即经典,经典即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鹊桥故事是永恒的。“牛女年年渡鹊桥”实质反映了人们心中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爱情的表现方式会有所改变,但真正的爱情内涵是永远不会变的。

电影《杨贵妃》观后
江岚
西狩归来人世更,长生殿外月空明。
忍看牛女天河畔,依旧年年相送迎。

英子简评:

此绝题目看似与七夕题材无关,实则关联甚紧。作者由电影《杨贵妃》生发开去,通过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与牛女故事相对比,从而突出了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这也就是作者观看电影《杨贵妃》的感受。

写观后感,对内容的介绍切忌面面俱到,应以主题相扣的内容为要。作者深谙这一点,在起承直接交代电影《杨贵妃》中最重要的故事情节。“人世更”说明了“安史之乱”不仅是历史的转折点,亦是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高潮,“君王有泪救不得”的那种无奈,那种伤痛,在此情节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承句以“月空明”突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无尽思念,还有什么比“天人两隔”的思念更凄惨的呢?唐·白居易在《长恨歌》结尾中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可谓是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绝唱。转结写又一个七夕之夜,可夜半早已经无人私语了,这种凄凉,难道不比牛郎织女更甚吗?牛女尚且能够“依旧年年相送迎”,而唐玄宗、杨贵妃已是阴阳两隔。

全诗以七夕牛女的故事反观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切入角度新颖,手法独到。

七夕戏咏

姚泉名

万户心怜一对人,传言今夕作良辰。

不知苦肉仙家计,织女原为二代神。

英子点评:

此绝在同题材作品中显得尤为独特:一是作者想常人所未想,以三十六计之“苦肉计”戏咏七夕,将人间计用于仙家;二是道常人所未道,巧化现代语汇“富二代”为“二代神”,亦将“世间语”和“神仙语”沟通起来,从而增加了诙谐之味,达到“戏咏”之效果。其实,天上人间即是一体,天上事乃人间事。此种写法,出于常规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七  夕

张明新

浅浅银河万古悲,一年一度又何为?

人间此日已轻法,天上双星尚守规。

英子简评:

此绝的切入角度及立意别具一格。作者从法规这一方面出发,将人间天上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突出人间的爱情自由。

开篇即写“浅浅银河”是导致牛女“万古悲情”的罪魁祸首,银河已然成为钳制牛女幸福的枷锁,这把“枷锁”抑或是天上的清规戒律;抑或是古来已久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抑或是阻挡爱情发展的种种藩篱。在作者看来,这道“跨栏”并不高,可是相爱的牛女却无法跨越,只能在每年的七夕之夜于鹊桥相会一次。“一年一度又何为”道出了万般无奈之感。转句宕开,以人间此日已经轻法与天上对比,说明世间对爱情已经“松绑”,没有那么多的束缚了,可是天上的牵牛星与织女星还在守着规矩。从某个角度上看,这是一种进步,说明社会已经破除某些陈俗,人性得到张扬;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人间若是过度“轻法”,则是对纯洁爱情的一种亵渎。能从诗中获取多种主题的诗,内涵不可说不丰富矣。

七夕吟

石兴林

朱帘漫卷晓风咽,十里花飞欲雨天。

来去惟余双燕子,今宵嗟羡鹊桥仙。

英子点评:

此绝句式错落有致,语言婉约幽美。前两句营造七夕凄清之景,“晓风咽”巧用移情之手法,更增凄凉;次句以落花之景烘托出人的心境 ,这“雨天”实乃七夕之“心雨”,从而定下情感基调,为下文铺垫。转结借景抒情:望着来去翩飞的双燕,今宵更是羡煞了鹊桥仙,从而反衬出自身的孤独落寞之感。全诗看似普通,其实独具匠心,移情、烘托、反衬等手法的运用,更是增加了诗的艺术美感。

七  夕

曾继全

迢迢银汉苦无涯,聚散岂能凭鹊槎。

拼作飞星燃一烬,瞬间灿烂落卿家。

英子点评:

此绝构思新颖,亦能跳出常规写法,一反“鹊桥相会”之立意,表现了敢于挣脱桎梏的反抗精神。首句以银汉之“遥”突出相聚之“苦”,次句则以反问句式强调聚散怎能凭着鹊桥呢?暗含此种相聚方式终究不能解决问题,埋下伏笔。转句跳脱振起,道出现代人的爱情观念:切不可做牛郎织女,而应像“飞星”一样热情地燃烧,这爱情的火焰灿烂无比,瞬间落到了心上人的家门口,完成了现代版的爱情表白。全诗从七夕牛郎织女的故事反观当今的爱情,以情运笔,感染人心。

七夕夜雨

高昌

相逢总比相思好,遍地风流破寂寥。

云至今宵飞喜泪,星从银汉起情潮。

鲜花已向甘霖醉,好梦尤催美酒浇。

仙阙料应甜似爱,人间有蜜涌天桥。

英子点评:

诗以“相逢总比相思好”开篇,点出七夕之夜乃牛女相会之时,对句自上而下,以“遍地风流”状人间情侣,尤以“破”字醒目,将清寂的七夕之夜着上另类色彩。颔联紧扣题目之“夜雨”,巧用其寓意,表现牛女在七夕佳期里的喜悦之情,长久的思念化作银河里翻腾的潮水。颈联以“鲜花”“甘霖”“好梦”“美酒”深化有情人的幸福。结联点明“仙阙”与“人间”的情感世界是一样的,只要有真爱的存在,就会感到甜蜜——“仙阙”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而“人间”亦有“爱情天梯”也。

七夕(新韵)

高昌

诗多枕畔伤红豆,缘聚星河累鹊桥。

四面冷嘲杂作霰,一怀热恋猛于潮。

情深更愧杯何浅,梦近偏愁路特遥。

放去心舟飘似月,载些风雨在云霄。

英子点评:

此律以“伤红豆”开篇,定下感情基调。“红豆”是相思之情的具象,“伤”则表达了相思之苦,而这种相思情怀多寄托在“断肠诗”里。“谁道相思苦,年年累鹊桥”,对句写出缘聚之不易。中二联均采用对比手法,句式灵动。颔联将“冷嘲”比作“雪霰”,凉透人心;将“热恋”比作“潮水”,一发而不可止。外在的“冷嘲”与内在的“热恋”两相对比,突出情感的炽热。颈联巧用“深”与“浅”、“近”与“遥”两组反义词,蕴理深刻。这种悖论极其耐人寻味,引人思索,以哲理性的语言道出相距两地的思念之苦。尾联含义隽永,语言优美,含蓄地说明了爱情需要久经风雨的考验。

牛女山七夕

李树喜

两座青峰一片天,银河遥望几光年。

神仙自古凡人造,胜景还须媒体传。

已惯新欢替旧爱,更凭豪富买婵娟。

山盟海誓觅何处,幕后台前作戏谈。

注:燕山中段有二峰似人形被命名牛郎织女千年相望。

英子简评:

这首律诗以牛女山为切入点,巧妙地生发议论,写出了现实生活中变味的“爱情”。首联描绘牛女山的形态,“银河遥望几光年”进一步形象地写出此山如千年相望的牛郎织女。颔联则由牛郎织女的故事生发开去,道出“天上神仙本没有,自古皆由凡人造”的客观事实,对句语浅意深:“胜景”往往需要媒体的宣传,才能成为人人向往的景观。故事亦然,皆是因媒体宣传造就的,牛女山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当是如此。颈联由牛女爱情回到现实,写出现实中的爱情已经发生质变,喜新厌旧的速度已是司空见惯了,对句很是出彩,写出了金钱交易下的“爱情”,道出现实中以物质至上的“爱情观”。尾联升华主旨,说明爱情中的山盟海誓早已消失,只有在戏里方可寻觅,极具讽刺意味。牛女的爱情故事是由凡人而造的,那么,今天的凡人继续在戏里生造出“山盟海誓”的爱情,戏里戏外的表现截然不同。全诗层层推进,结构井然有序,语言诙谐幽默,为世人揭开了“爱情的面纱”。

七夕访沈园有赋

武立胜

雨送黄昏又一年,闲池阁柳泪如绵。

问梅槛外梅姿瘦,半壁亭前壁影残。

酥手欲牵期未许,病心将碎忍相瞒。

可怜霄汉银河杳,鹊不搭桥到沈园。

英子简评:

此律采用新韵,虽然不是“七夕”的题材,内容上却与“七夕”相关联。作者久访沈园,触景伤情,对陆游、唐婉绝望凄楚、缠绵悱恻、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生发了无限的感慨,不由得掬一把同情的泪水。在写法上,多处借用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及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将陆游、唐婉的爱情绝唱渲染到极致。

起句“雨送黄昏又一年”化用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雨送黄昏花易落”句,意境凄清,道出分别的凄凉。“又一年”暗示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乃唐婉再次来到沈园,又看到了陆游写的《钗头凤》,感慨万千,便在陆游的题词旁边,也写了一首与之相互对唱,即《钗头凤·世情薄》。此时,两人分别已一年。作者巧以“闲池阁柳”喻指唐婉,与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的描写如出一辙,“泪如绵”突出唐婉内心的悲痛。颔联选取沈园主要的景点问梅槛、半壁亭进行描写,“梅姿瘦”“壁影残”烘托了一种悲情环境,为颈联陆游、唐婉的绝恋抒写做好铺垫。“酥手欲牵期未许”借陆游《钗头凤·红酥手》之意,说明陆游、唐婉牵手不得,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多年离索,谁之错?“病心将碎忍相瞒”则借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之意,写出唐婉“病魂常似秋千索”却“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的痛苦之状。陆游、唐婉的《钗头凤》对唱即是两人的爱情绝唱,唐婉写完之后,同年秋天,就离世了。陆游、唐婉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让人感慨万分,作者在尾联亦是深深一叹:可怜霄汉银河杳,鹊不搭桥到沈园。银河尚有鹊桥让牛女一年一度相逢,而喜鹊却无法搭桥到沈园让这对相爱的人儿见面,如此看来,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更是凄惨,从而表达了对陆游与唐婉的深切同情。

全诗以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串起他们的爱情故事,字字含情,读来让人心酸不已,不禁沉浸在陆游、唐婉的绝恋故事中而欲罢不能。

鹧鸪天·七夕拟七女

宋彩霞(北京)

深锁双眉又一宵,寒花流水散琼瑶。小楼无意窗前月,青鸟空吹柳外箫。

听过雁,画天桥,从今无力再唠叨。人间不必痴如我,辜负珠楼景色娇。

英子简评:

于七夕写七女的爱情,切入角度较为新颖。其实,天上故事亦是人间故事,“七女”看起来就像是人间追求完美爱情而绝不苟且的女性,更像是现代生活中的“剩女”。“深锁双眉又一宵,寒花流水散琼瑶”直入主题,道出她们于七夕之夜这个美好的“情人节”里依然孤单一人,“另一半”不知在何处。“深锁双眉”通过神态描写道出其内心的愁苦,随着年龄的增长,“鲜花”已成“寒花”,随着流水般的时间渐渐消失了她的芳香。“窗前月”没有眷顾她,“青鸟”也没有给她带来爱情的信笺——爱情,至今仍没有来到她的身边。

过片写出了她们内心曾经对爱情充满着向往之情,然而终究未得。爱情之路是如此辛苦,如今已是无力再追寻。也许是期望值太高吧,对爱情要求太完美,而这样的爱情大概是不存在的罢。“人间不必痴如我,辜负珠楼景色娇”以自嘲的口气道出她们对完美爱情的痴痴寻找,追寻不得,唯有枉自辜负了美好的青春年华,枉费了自己奋斗而来的“珠楼”,唯有空守着诺大华丽的楼阁。

全词通过“七女”的孤独追寻,折射出当今社会“剩女”一族的现状,极具现实意义。

巫山一段云

胡迎建

酸楚长亭别,凄清片月光。轻舟一叶过昌江,回首两茫茫。

相隔银河水,牵牛暗断肠。不知何日返归航,对坐饮琼浆。

英子简评:

这首词语言浅淡,情感真挚,表达了对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盼归”是全词的主旨。因而作者选取“巫山一段云”这一词牌来写,于题于情是十分恰切的。

词的上片写离别。“酸楚”给离别定下了情感基调,“凄清”语意双关,表面上指“片月”的清辉,并渲染离别的环境,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酸楚”,实际上指离人的凄凉。“轻舟一叶过昌江”叙述亲人的离去,再回首,已是“两茫茫”也,徒留伊人水一方,从此,思念开始滋长。过片自然紧承:这茫茫的昌江犹如银河一般,将“我们”隔开,却割不断思念的线,“牵牛暗断肠”突出了思念的程度之深,“牵牛”乃自指。结拍水到渠成地表现了作者急切的盼望之情,“对坐饮琼浆”勾画了一幅温馨美好的图景,以此想象收尾,将美好的愿景定格,足见意笃情深。七夕,已然成为人们思念的一个代名词,借此节日写现实中的情感生活乃为诗之道,此诗是也。

风入松·七夕

李俊儒

一灯滋味有千般,无语到更残。铜街弦管争红绿,星移后、也渐阑珊。经纬图中南北,鸳鸯绣里悲欢。

心情慵拾酒杯前,商略费红笺。羡他鹊使频传递,到今夕、重见年年。楼上依然明月,春风不向人间。

英子简评:

这是一首抒写心事的婉约词,字里行间充溢着淡淡的清愁,挥之不去。开拍以“一灯滋味有千般”总领全词,这一灯滋味是词人满怀的忧绪,亦含蓄地呈现出词人于灯下孤独无语的侧影,就这样寂寞地坐到五更天。闹市的霓虹闪烁与词人的寂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显出词人的孤独。当月落星沉、灯火阑珊时,人已归去,鸳鸯绣里,几多悲欢?“鸳鸯绣里悲欢”巧化柳永句“鸳鸯绣被翻红浪”,其“悲欢”概括的内容更为丰富。何悲?何欢?自由读者想象。过片句落笔自身心情,欲借酒消除内心愁绪,将满腔思绪付诸笔端,却是颇费踌躇也,于是羡慕起牛女年年七夕相见的幸福。楼上依然一轮明月,亦如孤独的词人。春风何不吹向人间,给人们送来温馨与浪漫呢?此“春风”并非时令特征,与“七夕”并不矛盾。

全词以景衬情,善于化用古人词句,巧妙地传达出自身的心绪。青春情怀,尽在词中。

我愿意

白凌云

就这样执着的看你

即使远遁于遥远的天际

黑眸依旧闪亮

前世今生的雨滴

沉默的一眼

寂寥着未语

我愿意

能做牛郎织女吗

在触手可及又遥不可及之间

哪怕,相聚  别离

一年只有一天

一生只有一面

我愿意

若是无缘,我便静守

斜倚着奈何桥的石梯

看五百年的匆匆来去

看风中那支红烛轻摇、暗熄

你的快乐在你心里

我的忧伤在我眼底

我愿意

2013年

英子点评:

这首新诗表达虽然稍显直白,却很深情。全诗以“我愿意”为情感主线,层层推进,塑造了一个甘愿为爱守候一生的痴情人形象。第一节重在于“执着地看”,即便是沉默的一眼,也能把她装进心里;第二节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的羡慕,衬托出这段苦恋,苦得连一年一度见面的机会都没有;第三节表达心甘情愿一生静守,只要你快乐,“我”愿意把忧伤都留给自己,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与无条件的付出,读来感染人心。

评论既要从“心”出发,又要“以理服人”,指足指不足,“精准到位”是最高的标准。这项工作难度很大,评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方能写出让读者“悦读”的评论来。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英子评诗”的鼓励与支持!英子一直在评论路上行进,不断努力,还望各位朋友多多指正!

评 者 简 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70后,粤人居琼。倾心诗词创作与评论,创办《英子评诗》公众平台,担任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诗词》《诗刊》特约评论员、海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会刊《琼苑》执行主编。

《英子评诗》微刊第139期

撰稿、编审、制作:张金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