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琼:“戏说”让历史与现实接轨
前情
“戏说”让历史与现实接轨
王继琼
人们在交流时,如果一本正经地说一件事,会被认为是说教,而枯燥的说教往往会被当成耳旁风,随着唾沫星子一起,消散在空气中。读到《劳动时报》连载的《戏说上下五千年》系列文章,这种“有意而为之”的戏说却让我觉得身心舒坦,这些妙不可言的文字,用令人愉悦的亮色,将我单调的内心世界晕染得五彩缤纷。
在《新大禹治水: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中,以治水第一人“鯀”的名字与“滚”谐音而屡屡制造笑点,让读者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对鯀的事迹也有了深刻印象,同时也将大禹治水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面临的空前困难,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从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好了趣味铺垫。
在介绍龟壳(甲骨文)时,如果不戏说,一定会有这样一段话:“龟壳,是尧时代的文字载体,相当于现代的纸张。”而作者却一改过去的教条,以无厘头的喜剧式手法,替代了这种令人打瞌睡的解说方式:尧以为是猪头,正准备大快朵颐,却发现抬上来的是龟壳(奏章),龟壳上刻有八个大字:洪水泛滥、民不聊生……有趣又不乏干货,这种看似荒诞,实则寓教于乐的知识普及方式正是文章的价值所在。
鯀被尧喊滚后,死在了羽山。原本是帝王尧处死一个办事不力的大臣的悲剧,依然以戏说的口吻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血淋淋的杀戮顿时没有了血腥味。以幽默化解暴力,也更适合青少年阅读。
鯀的儿子,大禹的出场也颇具戏剧性:他是一波后浪,治水能人,让自己的前任——他的父亲被拍死在沙滩上。利用当下流行的语言来为这一“父死子继”的悲壮场面作铺垫,寥寥数笔,就将大禹“不计前嫌”“临危受命”的伟大形象勾勒出来,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妙哉!
在塑造了大禹的德行完美形象后,作者笔锋一转,又进入了“不回家”的人设塑造。从误会到释然,这一情节的增加,不仅丰富了大禹的德行数据,同时也让高不可攀的他放低姿态,变得更接地气,更贴近人心。如此一来,“大禹治水”的故事才能真正被俗世传颂。
涂山氏的误会,暂且不说是不是史实,却绝对是现实社会妇女的生活现状:丈夫常年不回家,于是绯闻频传,猜忌横生。在大多数历史故事中,特别是中国的正史里,在绝对男权主义的封建社会,三妻四妾纯属正常,妇女对丈夫的三心二意根本无能为力,甚至还要帮助丈夫纳妾,以此换来人们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笑李飞叨的戏说则为迂腐古板的古人赋予了现代社会气息,将封建社会的悲情故事演绎成了脍炙人口的都市情感故事,更贴近现代读者的趣味取向。
作者设置的情感误会,让人们对大禹的“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了新的理解,为大禹的伟大增添了更多烟火味。大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模范,而成为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平凡人。读到三姑六婆添油加醋构陷大禹种种劣行的话语时,万千少女一定和文中的涂山氏一样,以为大禹是个十足的“渣男”。这种对渣男的同仇敌忾,促进了女性读者与大禹的“灵魂交流”,让大禹活在了当代社会人们的记忆中。得知真相后的大反转,又引发了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做出不朽贡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禹,是否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读者“对号入座”的过程中,大禹的形象已然变得愈加清晰和丰满,而人们的思想认知,也从女人和男人,升级到了小我与大我的高度。
好在,最后“误会”得以化解,历史事实没有被扭曲。虽是“戏说”,却并没有戏弄历史,反而为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赋予了新的知识点和启迪意义,譬如“兮”这个字的由来,譬如唤醒妇女们对于爱情、婚姻和人生的思考。无需死记硬背,借着作者的生花妙笔,大禹治水的故事,便像一股暖流悄悄淌进了读者的心灵深处。
刊发于2021.3.24《劳动时报》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