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严谨地设定自己的最大心率和安静心率
“ 跑步不是生活的全部,它是我们更好地生活的支撑。所以,适当保守是没有问题的。”
从去年以来,我一直用跑表/手环的内置心率监测结果作为自己的心率依据,如果遇到新的高数值,就以这个高数值为准。
从进入10月份以后,有两次在明显十分轻松地状态,出现不可思议的高数据,联想起去年11月初的时候,新使用的跑表,在开跑130以内的心率,还没有跑出2公里去,就突然高到5区。这下引起了我求证的兴趣
01
—
几个显然不合情理的数据分布
第一个引起我注意的,是今年国庆节的一次全马。录得190的心率,因为全程跑得比较轻松(对,真的是比较轻松),看到这个心率,我还窃喜,这个心率还能如此轻松,下次应该跑得可以更积极一些。但是当我发现并非在后程,而是在起跑没多久,就产生了疑惑,存下一个要验证一下内置心率表的念头。
在足够的休息和恢复跑以后,在10月14日我又做了一次10公里的测试,结果如下:
在41分钟附近,有个断崖式上升,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开始担心这是进入冷天后的缘故。
10月24日,我再次在状态比较好的时候,用内置心率模块进行监测,结果如下:
在前程,没有明显加速的情况下,又呈现出一个断崖式的上升。
而这次,我在手表出现心率超出训练预设M区因而发出报警后,立刻用最可靠的摸脉的方式,发现在报190时,实际摸脉是10秒19-21次的水平(每隔500米左右测一次),即实际是在120-130的区间,但手表报180-190了。
于是,我根据每次运动的最大心率为关键词,往前翻看那些最大心率大于180的记录,发现即使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也有出现断崖式变动的记录。
如6月21日的12公里:
心率分布为:
8月16日的10公里:
心率分布为:
也是在起步不久出现一个断崖式的垂直上升,这次也是我录得最大心率的最高值。
事实上,这些数据录得时,我基本上都在比较轻松的状态。我一般都会在有意在奔跑中对着路边的景色,随机说一句10来个字的、描述路边风景或者行人的短句,要说出口来,来检验呼吸急促与否。除非在冲刺阶段,一般都处在比较轻松的状态。所以,上述这样呈现为断崖式提升的心率,我满怀疑惑。
而且我也发现了一个在更早期的今年春节,在气候温暖且湿润的深圳,我跑HIIT 5公里,用跑表内置心率,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记录在此:
在学校操场的平坦跑道上,HIIT 5公里,每隔1公里有配速的变化,心率呈现自然上升的状态。
02
—
工科男的内核导致我认真地做了一个测试
第一个测试,10月27日,佩戴胸式心率带,进行90分钟的匀速跑。
这次测试,在确保90分钟内是匀速的之外,特地在结束90分钟后,加了1公里多的快速跑+上坡。结果如此:
录得最大心率为162,这才是想象中应该有的样子。
具体的心率分布是这样的:
第二个测试,10月28日,深受我信任的迈欧MIO,同样为腕式心率带。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手表也是腕式心率,但因为为了跑动中能看到状态,所以用手表的心率时,整个表必须暴露在寒冷和干燥的秋风中,而用外接心率带,即便是腕式心率带,它本身不需要像手表那样暴露在外以便观察,而是封闭在袖筒里,干燥和寒冷程度都很低(跑动中出汗,袖筒里又潮又暖)。这是外接腕式心率和手表内置腕式心率的不同之处。
这个测试又分两段,一段是5公里HIIT,一段是HIIT后,不休息,继续另计一段9公里匀速慢跑。
录得结果如下:
1、HIIT 5公里
解读:看海拔图,地势平坦。因为是HIIT,所以配速有强弱,所以,心率有起伏,是对的。中间有几处心率空白,不排除是心率带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失落导致的,但是从走势看,跟HIIT的节奏是吻合的,几乎平均地分成5等分,最后一组本来是慢速,因临近结束,速度减少轻,且最后毕竟惯例的疲劳和心率会上升,所以与第四组基本持平。
结论:符合该有的状态。
2、紧接着9公里慢跑:
解读:开始一段,因为从HIIT结束毫不停歇,直接开启下一个,可能有点疲劳,心率略高,后面两个高出的心率,与我跑上坡是吻合的,图中看起来不明显,但实际也有40米的上下落差,心率完全不变,那我就成神仙了。
结论:用MIO的腕式心率提供心率监测,从这次结果和以往对MIO的使用,感觉也是可靠的。找时间,在身体状态好的时候,再用MIO心率做一场90分钟慢跑,来与胸式心率的90分钟再做一场对比。
03
—
设定自己的最大心率和安静心率很重要
现在用心率来指导自己的运动,已经成了共识。而最被认可的心率训练法,是储备心率。储备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x%+安静心率。
其中的X就是不同储备心率区间上下值所对应的百分比。这就要求使用者要设定自己的最大心率和安静心率。只要有了这两个值,很多APP都会自动为我们换算。备受好评的RQ分析软件,还会自动跟踪每次同步的数据中,把本次运动的心率中能够持续保持15秒的最高值,自动设置为当事人的最大心率。
因此,测得最大心率很重要,用跑表来获得最大心率的方式中,跑表的心率准确,尤其重要。
04
—
本着偏保守的原则来设定自己的最大心率和安静心率
安静心率比较简单,每天起床后,安静地站立2分钟所测得的心率就是,这个数值的获取相对容易。因为跑步是站立姿态,所以要用站立的心率来作数。
我长期跟踪的睡眠心率是45-48之间,睡醒后的静躺心率为50-55,站立安静心率平均在60左右,比静躺清醒率高5-10,是合理状态,于是设置为60。
最大心率的测定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斜坡版,操场版。都要求“力竭”。所以,我按照这样的条件,从近期(因为随着状态改变会发生改变,以近期为准)活动中的数据中确立一个数值。条件如下:
1、近期的;
2、在运动中心率图看来分布比较平稳、没有断崖式的;
3、取5-10公里中配速较快的,或相对比较“力竭”的,剔除慢跑式的数据;
4、步频高于180,有氧效果大于3;
5、取比较保守的值,以备在以后用心率带时录得更高的数据来替代它,这样就得到新的更靠谱的数据。而且保守的值,也使得运动更具有安全性。
按照这个原则,记录了这样一组数据:
根据上述“大数据”结论,考虑一直来上述数据都不是至“力竭”状态获得的,再综合最近录得的乳酸阈值161/5:22的值,设定最高心率为175,以后在佩戴心率带和没有意外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刷新的值都作为新的标准。
这样就得到了后续锻炼的储备心率对照表:
这个数值明显是偏向保守的,很有可能很快会被实际使用中所产生的新最大心率打破,但是那样就得到相对准的数据,如果这个值定得太宽,真实的数据始终低于设定值,就没有机会体现出来了。
05
—
总结语
1、心率在衡量运动强度时,是最好的指标。
2、要用好心率这个武器,可靠的心率监测是前提。我个人的体会,如果要准确,尽量用心率带,或者每次启用内置心率模块时,与摸脉的方式对照一下。
3、冬天和干燥寒冷的天气,暴露在外的手表内置的心率模块很容易受影响,建议这个时候尽量用心率带。在力求准确的同时,也避免手腕在风中受冷。
4、经常性地对运动后录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是个好习惯。
5、每隔2个月,测试一下最大心率和安静心率,及时调整。
6、跑步不是生活的全部,它是我们更好地生活的支撑。所以,适当保守是没有问题的。
============================================
作者:老威修斯_宋伟江,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运动大叔,跑步和健身爱好者,每月保持200至250公里的跑量。崇尚“科学训练,合理饮食”的健身原则,倡导戒烟断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以适当追求竞技能力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