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语文』十三:全然融入“海派语文”的境界 | 诗画美文
上海——一个缤纷绚丽的国际大都市。在小学语文界,“海派语文”以其开阔的视界、广博的张力而蜚声全国。那年我被教育局派往上海卢湾区挂职学习,真正跟“海派语文”进行“亲密接触”。
图片/来自网络
那天下午,我从杭州的全国“诗意语文”观摩展示活动上做课下来,就直接奔赴我的挂职学校上海卢湾区巨鹿路第一小学。晚上7点30分左右达到所住的招待所,并没感觉到十分疲倦。
夜晚感受着大上海的气息,行走在黄浦江岸边,任江风拂面,思绪万千。想起了我的语文人生,多少坎坷、碰撞、激情、高峰体验从我脑中掠过,想起我的导师邵起凤老师、王崧舟老师,憧憬着我还要走的这一遭语文人生……
从教十多年来,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语文梦想,从一堂又一堂的磨课中磨出了无限的诗意,特别是在我走进诗意语文大师王崧舟先生的诗意家园以后,我彻底地明白了我这一生所要走的路——诗意语文之路。
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在黄浦江岸边,我不由想起了19世纪德国的哲学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难道我所追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在卢湾区教育局的见面会上我看到了我的导师——上海卢湾区巨鹿路第一小学的沈文华老师。老师一袭黑衣,头戴一顶黑宽边礼帽,一副金丝眼镜后闪烁着一双睿智的眼睛。她看上去修长、纤弱,但显得自信、从容。
通过与她的交谈和校长的介绍,我得知她是卢湾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是一位对工作近乎“痴狂”的人。她爱孩子,爱事业,爱生活,爱音乐,爱戏剧……是一个诗意的上海女人。
这所学校的校长是一位大方精干的女性,名叫楼海凤。看见我了,和善地与我交谈,得知她是浙江诸暨人,亲切感增加了许多。通过跟她的交谈使得我对这所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
上海市卢湾区巨鹿路第一小学,坐落在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南昌路上,与高雅的淮海路毗邻。学校乒乓球教学“市内领先,海内外闻名”,继陆元盛、何智丽后,又有井睿泓等一大批世界级的运动健将从巨一起步,走向世界。
“工作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快乐的!”是巨一教师共同的追求;以“人文关怀促个性发展”是巨一的办学理念;“I can and do!”是巨一倡导的学校精神。由此诞生了学校品牌宣传口号——“大家巨一,巨一大家”,即以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经营促“巨一人”的共同成长,成就巨一未来之“大家”。
接下来我要做的一件主要的事,就是走进课堂,听导师沈文华老师的课。听她的第一堂课是作业讲评课,课的内容是有关教会孩子们如何搜集资料的内容,教师用电子黑板把孩子们作业里出现的错误情况呈现在一起,然后逐一讲解,特别注意在语言表达上的正确性,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跟我们所追求的“浙派”诗意语文“精致和谐”的课堂文化相去甚远。但我在想,在这样一个大上海里,老师如此注重对孩子们搜集资料的培养,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在后来的日子,陆续听到沈文华老师的一些课和一些教学札记,使得我对“海派语文”有了更深的感触:“海派语文”是大气开放的“大语文”。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上海的这段日子里,我是很充实的,因为我的挂职不像纯管理性质的挂职,我可以深入课堂,直接进入学科内部。值得回味的是我应校长的邀请面向所有的老师上了公开课。
一日上午,在五年级(3)班的教室里,我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粉墨登场了。在课堂上我引导孩子层层叩击文本,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向互动的对话中,在充分的读中,围绕“哪些句子最能拨动你的心弦?”为轴心,铺设“周晔的泪——小孩的泪——青年的泪——老人的泪——巴金的泪”情感主线,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
当如泣如诉的小提琴名曲马思奈的《沉思曲》(课件)在课堂上奏响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沉浸在课的氛围中……课结束了,尽管课在展开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课堂节奏的起承转合还多显别扭,可我又是多么兴奋呀,这毕竟是我的课第一次面对上海这个多彩的课堂。
图片/来自网络
前来听课的老师有卢湾区的资深小语老专家、教研员,还有巨一小学所有的语文老师。课后,我虔诚地听取了上海的专家和老师对我的课的评价,他们对这种“浙派”诗意语文的课堂手笔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对我的“课堂语言、情感烹调、细节敲打、咬文嚼字”等都一一指点敲打,我淋漓尽致地接受了一次“海派”语文教学的洗礼和指导。
我想:我们的“诗意语文”虽然很美,但可能太精致了,教师可能过度关注了自己的课,孩子的自我空间就比较小了。我得运用“海派”语文教学的技术给我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进行修剪,使得她融“浙派”和“海派”于一体,让她更加空旷、凄美。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于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那几天夜晚冥冥中一直在怀念牵伴着他老人家,我16日在杭州的“诗意语文”观摩课上还给孩子们讲巴金先生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不想,17日这位世纪老人乘鹤西去了……当我知道巴老的其中一个住所就在淮海路上,离我所在的学校不远后就很想去巴金先生的故居看看。
那天,我骑着自行车,连续地询问,终于来到了淮海中路927弄59号,看到一幢三层的新式里弄楼房,大门墙上有一勒石,上写:“著名文学大师巴金1937年曾在此居住”。
更值得我自豪和欣慰的是,在这些夜晚里,我开发出了我的新一堂阅读课——《木笛》(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上册,作者:赵恺,江苏淮安人)。《木笛》是一篇写纪念南京大屠杀的课文,作者借一位青年演员朱丹那如泣如诉的木笛声,通过一群孩子手中的莹莹烛光,在笛声和烛光的强烈视听碰撞中,留给读者一种深重的精神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