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作军歌赋(马仲喜)

公木作军歌赋(马仲喜)——公木恩师逝世20周年纪念特刊之二

心有灵犀

2018-10-20阅读 399

本期封面人物:著名诗人公木手捧中央军委颁发的军歌证书

【心有灵犀】美篇版第514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作者    公木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为《八路军进行曲》,由张松如(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被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略有改动。

【作者简介】马仲喜者,室名“快然斋”,自号“快然斋主”。196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其后携笔从戎40年,军衔至大校,为知名词赋家和军旅作家,著有《快然斋赋稿》、《七绝题咏》、《快然吟草》等诗词歌赋专著,其作品常发表于《中华辞赋》《中华诗词》《中国诗赋》,并被收入《中华诗词文库》,多篇赋作镌刻于楼堂展馆,为广大读者及群众所熟知和称赞。现为中华辞赋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下图为诗人公木(1959年摄于长春)

公木作军歌赋马仲喜2013年9月14日上午,吉林大学中文系1963级35名学子,前往拜谒座落于新校园中的公木先生塑像,寄托缅怀之情。时值中秋,金风萧索。敬献花篮、三鞠致礼后,王廷弼同学情真意切的祭文令人热泪盈眶,思绪绵长。公木先生一生坎坷而悲壮,他的学问和节操,像他的军歌一样,誉满神州,神采飞扬。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先生是系主任,讲授古典文学先秦部分,他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个登门求教的学子释疑解惑,还热心为我们的壁报《初航》题诗。教诲谆谆,奖掖殷殷,高尚的师德令人景仰,终生难忘。我毕业后入伍成为军人,也因此常常在各种军旅场合,感受先生所作军歌之雄浑壮美。每当军歌奏响,将士们立刻精神为之一振,热血为之沸腾,雄赳赳勇往直前,万难不屈。1988年7月2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邓小平主席签署命令,将公木先生作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其意旨之正大,形象之鲜明,气势之宏阔,神采之飞扬,词律之整严,堪称古今中外军歌之最。1998年10月30日,公木先生病逝于长春。他的葬礼播放的不是哀乐,而是雄壮激越的军歌。有诗者说:“这不是葬礼是出征,一曲军歌为战士送行”。有感于先生的歌诗人生,谨以此赋敬谢教诲之恩,祭奠不朽英灵。下图为邓小平签署命令,将公木作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位军歌。

骋怀惟曲,嘉木有松1。大块载物,斯人独灵。滹沱河边,奔来从戎学子;宝塔山下,蕴育励志精英。慷慨悲歌,史称燕赵多士;民族危难,时系家国真情。大道之行,文武兼济;希望之地,歌诗必兴。下图为公木作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于时也,战云飞卷,朝日初升。炽热熔炉,沸沸然缭红乱紫;革命圣地,巍巍也含绿藏青。下士礼贤,毛泽东之请柬2;醒心开目,座谈会之聆听。满腔激情大中国,一根灯芯小油灯3。思风发于意会,言奔涌于情浓。问苦访贫,寒窑捕捉诗句;爬山越岭,挎包装载民风。黄河浪中,遥闻震天号子;八路军里,喜看遍地英雄。难平息于万感,不可遏于一鸣。乃有作词公木,配曲律成。光风霁月,鬼斧神工。“脚踏着祖国大地”,心雄千里万里;“背负着民族希望”,面对列祖列宗。大合唱八歌组成,新风开代;进行曲一支谱就,大军创形4。曲由词而达旨,词因曲而飞腾。凤下云瑶之苑,龙出水晶之宫。熊醒眠窟之树,虎啸藏迹之荆。奋起物态,摇荡心旌。契风云之际会,发民族之宏声。下图为公木与军人在一起

是故感物寄意,发轫摇旌。喷久蓄之愤懑,震坚忍之砰訇。痛沦亡之大耻,向解放之云程。歌助正义之旅,曲奏光明之行。初闻铿锵,步随节而踏踏;再聆旋律,心作鼓而咚咚。浓如云涛,携雷聚电;疾似霹雳,裂地划空。冠冲起而怒发,眦裂张而愤睛。忽而潜行,月夜衔枚而急走;倏尔跃起,弹雨扑面而前冲。藉狂飙而涤荡,驱魑魅而轰鸣。势能排山倒海,迅可逐电追风。乘势则高歌猛进,处逆则盘马弯弓。澎湃则涛声万里,激越则弦响千筝。雄壮则五岳并立,豪放则大江趋东。铁流为之滚滚,烈焰因之熊熊。一杆血色旌旗,直飘飘而赴远;三军沙场将士,尽赳赳而竞雄。下图为公木深入部队与解放军战士交谈

若乃行遵使命,足踏征程。高擎赤帜,唤起工农。白发老娘,送爱子而忍啜;红妆新妇,挽征人而叮咛。望关山之邈邈,惜田畴之青青。离亲慈而黯黯,怀正义而铮铮。势浩荡而气壮,神凌厉而威生。雄词化成铠甲,斗志结作长城。歌声与战云共卷,弹火与热血同红。自信正义之师,必得道而多助;料得侵略之虏,终瓦解而土崩。下图为公木在连队给战士们讲军歌歌词的创作体会。

至若国逢庆典,军值阅兵。呼号响而魍魉惧,步伐震而鬼神惊。风云随其定向,雨雾为之放晴。波涛意在冲决,万难拦阻;纵横志在绾结,未可斜倾。军歌喷出丹唇,字字嘹亮;战鼓落作虎步,句句敲铿。枪刺森森,三军行进方阵;沉雷滚滚,一座移动长城。于是屈子嫌《国殇》之喑哑,应瑒羞《撰征》之晦冥。曹植觉《幽思》失之零乱,李华知《战场》过于冷清。下图为1990年5月公木眼望延安宝塔山思绪万千

呜呼!生年九秩5,歌诗一生。凝思悠远,探寻邈冥。界诗章之两用6,说自然之三重7。荣辱不惊,开心目之廖朗;死生淡定,践归路之从容。贬谪权当小憩,辞世化为出征。殡仪独作军歌起,魂魄犹伴兵车行。大海扬波,试问风骚谁领?青山侧耳,先生歌诗摩空。究彼吟咏之风,似感才华之异;察其生命之迹,因知历练之功。“肉烂依然锅里煮,船翻犹在岸边行。”(公木诗句)矻矻不竭,仁爱滋润情致;谦谦自守,磨难锻铸忠诚8。烽烟滚滚,生命谱就诗句;光芒烁烁,形骸化作金星。震古烁今兮,英灵随军歌远去;无远弗届兮,高名伴时空永生。下图为1942年5月公木(后排左六)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合影(前排中间者是毛泽东主席)

注:1“骋怀惟曲,嘉木有松”:公木,又名张松如,笔名取“松”字析而为“公木”。河北省辛集市人,系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曾任吉林大学副校长兼中文系主任,吉林社会科学院院长,吉林省文联副主席等职务。2“毛泽东之请柬”:1942年4月末,公木接到毛泽东的请柬,邀请他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5月2日,公木作为部队文艺工作者代表受到毛泽东接见。3“一根灯芯小油灯”:诗人朱子奇回忆说:“(公木)经常身背黄挎包,带着地图和讲稿爬山过河,宣传党的时事政策。晚上在暗淡的一根灯芯的小油灯下,埋头写诗。”4“进行曲一支谱就,大军创形”:公木回忆说:“在《八路军大合唱》中,抗战的三个阶段,我都写上了,写成大兵团音乐形象,不是个游击队的形象。其实,1939年还没有形成大兵团,但要站在抗战形势发展的高度去写。”5“生年九秩”:公木1910年5月生于河北省辛集市,1998年10月30日逝世,享年88岁。这里取约数。6“诗章之两用”:公木将诗歌分为歌诗和颂诗两类,对诗歌功用的划分,有益于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7“自然之三重”:公木著有《第三自然界概说》,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作用划分为三重,认为人对第三自然界的认识是“有限中的无限”,有助于繁荣创作。8“磨难锻铸忠诚”:公木回忆说:“如果我不坐几次牢,不亲身参加抗战,不亲自作抗战时事研究,那是绝对写不了这样的歌词的。”“回想起来,那时我们二人(另一人指郑律成)胆子也真够大的,既没有请示也没有汇报,一写就是军歌、进行曲。这样的环境,我想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

更新于 1小时前送花打赏投诉阅读 3997

幽雅阁文学诗刊

精彩回顾,佳作欣赏👍👍👍🎉🎉🎉43分钟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