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感悟 | 如何做个明医

《道德经》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于患者而言,应当做个明白之人。而对于医者而言,要做个明智之人。不但要自知,还要知人,还要让人自知。

师父讲:要做个明医。不单是自己要明,更重要的是要让患者明。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常即为平常,即为平和,中正平和之常人。知常才能明,明才可做明医。

或许是上天要考验我,2020年6月份让我经历了一场心惊胆战的事情。

第三次线上返校答疑课直播过程中,我收到父亲的微信:“刚才头蒙(晕),差点一头栽在地上。”

看到这条信息,答疑的心瞬间断片,不知该怎么组织语言继续。可能看了这场直播的人会有所察觉。

过了一会儿,又发来一条信息:“你妈给我按了按,放一点血,出一身冷汗,现在好点了。”这才让我安下心来,接着完成答疑。

第二天早上,又发来一条消息说:“早上起来做饭,又蒙了,不过能控制住,扶住桌子一会儿就好了。”

我打电话过去,嘱咐量一下血压,注意休息。因父亲平时也有高血压的症状,注意饮食、休息后也就无恙了。所以让母亲给父亲继续点按,就没有再多想。

当天下午,母亲一通电话打来。当时看到是母亲的电话,就觉得可能事情不妙。果然如此,我第一次听到母亲以这样略带颤抖的语气说:“你爸可能不行了,抓紧回来。”

就因为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我问:“血放了吗?”

“放了十个手指头,但没多少血,还是晕的厉害。”

“把鞋脱了,接着放脚指头。我马上订票回家。”

从我住的地方到北京西站要坐两小时地铁,从火车站到邯郸要也要两小时。在做地铁的过程中,母亲打电话来说,脚上出血很多,现在已经清醒了。

回到家,父亲已睡下,母亲做好了晚餐。母亲说,父亲从来没有这么早睡下过,这次是真害怕了。

后来分析,这次症状出现的前一天,睡的很晚。早上4点起来,开了个长途去办事情,当天晚上11点多才到家。让我确定,这次症状突发,是因此事导致的。

后面几天,我与父亲寸步不离,有症状出现,即刻下针。有时一天两次、甚至三次出现症状。那我就两次、三次下针,这些症状总能解决。那些天,一直时刻在监测血压的数值。

一天,父亲量完血压问:“怎么还是165 ?”

我问:“还难受吗?”

“到是不难受了。”

连续扎针大概十几天后,各项症状逐渐消失,平稳了下来。嘱咐父亲规律作息及平时要注意的事情后,就回京了。

回想起来这次经历,这是什么病呢?什么病因呢?统统不清楚,但我好像会治,而且到现在也没有再出现同样的情况。我又问过我父亲说想不想去医院检查一下?父亲说:“不查了,你回来了,扎扎针就行了,再让你爷爷开点中药。”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年的一些观点与家人的沟通还是有效的。至少这个选择,深合我意。

想想这三次总结,分别是一年,三年,和这次的五年,还是能够看出自己的成长。

在深圳的青年中医成长论坛上,黄靖老师的分享,让我感触良多。作为学生,只因刘老师的一个心愿,就做起了本不属于自己专业的事情,而且做得很好。

黄靖老师是刘老师的首批研究生。一位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只因老师一句话,就无怨言的去践行。南宁医馆之初,是通过手提传单一张张的发出来的,是一个个小区去做义诊做起来的。现如今,南宁医馆,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深度认可。

再反观自己,真的是要差太多太多。虽然于跟师的这几年中,仿佛也知道了如何行事,知道如何取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但对照起诸位老师,还是差很多。

师者,人生之大宝。文化离我们比较久远,平凡人想要了解,只能通过文字及师传。我自己又是个很懒不愿看书之人。所以有名师指路对我来说,是最好的路径。

跟师时间长了,看到师父治病、行事、待人、接物等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从各个方面去体会法脉,感受传承。良好的家风会传承,良好的师门这些也会传承。我也深知自身还有诸多的缺点及不足之处,还仍需诸位师长常常指出、予以匡正。

前段时间,很苦恼于自己在一些方面的缺点,觉得怎么总是过不去这个坎。甚至需要大口呼吸,自己带着耳机狠狠地弹琴才能有所舒缓。

偶然的一次机会,看到一部电影。一位老方丈说:烦恼即菩提。这部电影之前就看过,这句话之前也听过,但这次的感触最深。去为了烦恼而烦恼,有什么必要呢?

烦恼正是应该成长的地方,闻过应该是喜,而不是愁。

内针讲,症是内针人的耳目。

症状出现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去对抗,而是接纳,以和的态度去面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应该很感恩症状。没有症状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就会出现病来如山倒而不自知的情况。

现代人每天都很忙,没时间去关注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只有在生病的时候,身体强行告诉你应该休息了,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了。这时候只需要注意,很快身体就能够得到一个修复。

但我们现在出现症状的时候,比如感冒、脚气、发烧,就赶紧用止咳药,用抑制脚气的药,用退烧药等等,想立刻停止现在的症状。

这看似好像没什么问题,但身体出现这些反应的时候,就是告诉你该休息了,该自查了。它需要一个出口出来。好不容易找到了个出口,但你还给它堵住了。

有时候真觉得,自己的身体够意思了,我们每天这么妄作,它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努力工作。所以对于身体,这个陪伴我们一辈子的朋友,还是应该倾听他、理解他、爱护他。

师父在有次进修班最后一天的课上说,我怎么有点不舍得这个讲台呢?在下面的我,看到师父眼中已经含有泪水,说这句话的时候也略带哽咽。

我想,师父不舍得这个讲台,只因师父心愿是把内针传进千家万户。

人人知医 天下少病

医生呢?其实也舍不得他的诊桌,不舍得他的患者。师父有次跟我讲,内针的课,要讲出力量。要让大家接到这股力量。

我想,老师要传达给学生这股传承的力量、法脉的力量,是历代祖师辈辈相传之精华,医生也要把这份力量传达给患者。

《医道》中柳大夫教导许俊说要做一名心医。师父跟我们讲要做一位明医。心医也好,明医也罢。这都是在讲怎么做好一名医生。明医和心医都是要带领患者从不平走到平的。我也一直在体会着这个力量究竟是什么,怎样传达,这也是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师父前段时间问我:“子正,跟我学针多长时间了?”

我答:“今年第五年了。师父。”

师父说:“嗯,十年磨一剑啊。十年后看看这把剑能不能磨出来。”

“师父,我一定努力!”

作者:张子正

图片:pexels,同有三和

编发:新儿

(0)

相关推荐

  • 针魂浩然,千古永存!缅怀针灸大家张缙

    2021年4月9日,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员张缙逝世,享年91岁.张缙毕生致力于针刺手法.循经感传及<针灸大成 ...

  • 气血问题——古派针灸传承人黄贵生老师答学生问

    巨灵针灸历史一千多年,最早记载见于西汉纬书<遁甲开山图> 气血是生化之源,所以在给客人做治疗的时候,尽量节约客人的气血是很重要的,针灸是要讲究成本的,气血不足的还需要先补气血,再做治疗.以 ...

  • 觉察力的不断提升是内针医生和五行针灸师成长的关键

    好久没有写关于内针的心得体会了,总觉得欠了些什么.今晚(2021年7月30日凌晨3时50分)有点失眠,人很清醒,脑子也不乱,躺在床上一直吐着气,一直导引着,想着精神很好,不如起床写点东西. (我在自主 ...

  • 行走丨云门传奇:“云门草堂”与“寿圣院”

    南宋绍兴四年.初冬的若耶溪,已是寒风瑟瑟.一只乌篷船朝着云门寺方向,缓缓地行进着. 竹乌蓬下,坐在草席上的男孩,睁着一双清澈的眼睛,朝船舱外望着.他的身旁,是一披着玄色香罗纱斗篷的妇人.俩前面,坐着一 ...

  • 高英聊金庸:杨康究竟怎样长成

    高英聊金庸:杨康究竟怎样长成 文/高英                 图/网络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一书里,开篇"风雪惊变"一章中提到杨铁心的内人包惜弱,经&qu ...

  • 陈巧莉【以艺术之名,致敬经典】--传承文化人物

    [以艺术之名,致敬经典]--传承文化人物中国文化与中国书画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息息相关,也与中国文人的对文化的包容性分不开.中国文化在发展中切勿忘记传承,因为中国文化不只是艺术更是 ...

  • 写于客路 | 闲言碎语 四十九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今日是第一次踏入这所陌生的教室,师父们已经到齐,各个盘腿静默端坐,进入,忽然被摄受到 ...

  • 从“刺节真邪”谈灵枢的古法传承

    古派巨灵针灸尊<灵枢经>为针经圣典 黄贵生老师(古派巨灵针灸传承人)讲课笔记 黄贵生:我们看灵枢,巨灵针灸有很多的思路和方法,直接就是从灵枢上来的. <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

  • 【中考冲刺·作文视频课】今年中考大概率会考这类作文

    【中考冲刺&#183;作文视频课】今年中考大概率会考这类作文

  • 刘力红:如何解决产后抑郁症?

    本文整理和摘录了刘力红老师在黄帝内针课堂上的一次答疑,希望对诸位热爱黄帝内针的学子们有所助益. 同学问:刘老师好,我想问一下内针大部分解决问题都是有躯体症状的.如果说是没有明确的躯体指征就像是现在产后 ...

  • 写于竹林 | 第209天

    看  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被大门口新放置的几大盆红艳艳的三角梅吸引,从院子里晃悠前去. 这里好漂亮啊,什么时候摆的? 阿姨正在门口,透过锁着的大铁门缝隙向外张望,我问阿姨. 阿姨未回头,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