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十四章 大道纲纪-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四章 大道纲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名道纪。

  大凡天下事,俱要有个统绪,始能提纲挈领,有条不紊,况修道乎哉!且夫大道之源,即真一之气也;真一之气,即大道之根也。何谓真一之气?《诗》曰:“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是。何谓大道根源?《诗》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是。理气合一即道也。修士若认得这个纲纪,寻出这个端倪,以理节情,以义定性,以虚无一气为本根,长生之道得矣。如以清清朗朗明明白白为修,吾知道无真际,修亦徒劳也。太上所以状先天大道曰:“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搏之不得曰微。”夫心通窍于目也,目藏神,肾通窍于耳也,耳藏精,脾通窍于四肢也,四肢属脾,脾属土,土生万物,真气凝焉,即精神寓焉。若目有所见,耳有所闻,手有所把捉,皆后天有形有色有声有臭之精气神,只可以成形,不可以成道。惟视无所见,则先天木性也;听无所闻,则先天金情也;搏无所得,则先天意土也。故曰:后天之水火土,生形者也;先天之金木土,成仙者也。其曰夷曰希曰微者,皆幽深玄远不可捉摸之谓,真有不可穷诘者焉。能合五气为一气,混三元为一元,则真元一气在是,天然主宰亦在是。所以《悟真》云:“女子著青衣(火生木),郎君披素练(水生金)。见之不可用(后天水火土),用之不可见(先天木金土)。恍惚里相逢(混而为一),杳冥中有变。霎时火焰飞,真人自出现。”修士知此,即知大道之源、修道之要矣。若不知始于虚无,执着一身尸秽之气、杂妄之神,生明觉心,作了照想,吾恐藏蓄不深,发皇安畅?此炼精炼气炼神之工所以不离乎混沌焉。既混沌,久之则胎婴长、阳神生,而其间育胎养神之法又不可不知,即前章爱民治国行无为道是。阳神出入,运行自然,时而神朝于上,则不知其所自,上所以不曒也;时而神敛于下,则不忽其所藏,下所以不昧也。由此绵绵密密,继继绳绳,无可名状,亦无所作为,仍还当年父母未生之初,浑然无一物事。《易》曰:“洗心退藏于密”,是其旨矣。故云“复归于无物。”虽然,无物也,而天下万事万物皆自此无中生来,太上所以有“无状之状,无象之象”之谓也。然究有何状何象哉?不过恍恍惚惚中偶得之耳。果然恍惚,真阳即生,迎其机而导之,殆不见其从何而起,是前不见其首也;随其气而引之,亦不见其从何而终,是后不见其尾也。道之浩浩如此。此不亦“大周沙界、细入毫芒”者乎?是道也,何道也?乃元始一气,人身官骸之真宰也。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完则为人,歉则为物,所争只毫厘间耳。学人得此元始之气调摄乎五官百骸,则毛发精莹、肌肤细腻,是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者此也。人能认得此开天辟地太古未有之元始一气以为一身纲纪、万事主脑,斯体立而用自行,本正而末自端矣。倘学人不以元始一气为本,欲修正觉,反堕旁门,可悲也夫!

  此状道之体。学道人会得此体,方有下手工夫。若真一之气,是先天性命之源,非后天精气神可比。欲见命气,必将性真融成一片,始得真一之气。第此气浑浑沦沦,浩浩荡荡,虽无可象可形,而天下之有象有形者皆从此无形无象中出,诚为大道纲维,天地人物之根本也。道曰守中,佛曰观空,儒曰慎独,要皆同一功用。故自人视之,若无睹无闻,而自家了照,却又至虚至实,至无至有。所以子思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慎独之功,诚无息也。要之,隐微幽独之地,虽有见显可据,而大道根源只是希夷微妙,无可状而状,无可象而象,极其浑穆。学道人总要于阳之未生,恍惚以待之,于阳之既产,恍惚以迎之,于阳之归炉入鼎,恍惚以保之养之,绝不起大明觉心,庶几无时无处而不得大道归源焉。前言阳神出现,明天察地,通玄达微,及了悟之候,光明景界,纯任自然,有知若无知,有觉若无觉;况下手之初,可不恍恍惚惚、死人心以生道心乎?

返回目录

(0)

相关推荐

  • 【答疑】《道德经》里面道和德到底是什么关系?

    道学传承与大义 (根据庚子年壬午月太易先生在成都参圣书院 "品茶论道"会上的发言整理) [答疑摘录] 学员:黄老师我想问一下,<道德经>里面道和德到底是什么关系? 答: ...

  • 胡说《老子》47 —— 道之动用

    在前一篇文章里,为了进一步阐述先天一炁是啥.胡涂医串讲了一下<老子>第四十二章.这一章咱们来看看<老子>第四十章.为什么要这样来讲<道德经>呢?因为<道德经& ...

  • 《道德经》第76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转载-- [人之生也柔弱] ...

  • 道德经讲义-第四章 象帝之先-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章 象帝之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帝者,上帝也.先者,无始之始也. ) 道者何?太和一气,充满乾坤,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古之治天下者,必因乎民情之 ...

  • 道德经讲义-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道德真源

    修身之道,遏欲为先.遏欲之要,治于未然则易,治于将然则难:治于将然犹易,治于已然则难.故太上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言人当闲居独处之时,心不役于事,事不扰于心,寂然不动,安止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四章 知足知止-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四章 知足知止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夫人之好名好货者,莫不以名能显扬我身,货足肥润我身,身若无名则湮没不彰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视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泛者,滥也.) 道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跂,音器.) 前云希言自然,非若世之蚩蚩蠢蠢.顽空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君民皆安,征伐无用,故放马归林,开田辟地,以期粪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修身之道,惟善为宝.为善之道,自治为先.盖道在内而不在外,修在己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