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月夜聊222期:《最后的巫师猎人》和欧洲的巫师文化现象
《最后的巫师猎人》是一部标准的商业电影。有不亚于《哈利·波特》的魔幻情节,有主演过《速度与激情》的肌肉男范·迪塞尔、主演过《唐顿庄园》和《权力的游戏》的美女罗丝·莱斯利和主演过《魔戒》三部曲的帅哥伊利亚·伍德组合的高颜值演员阵容,有现代与古典结合的穿越场景,有惊心动魄的打斗和特技场面,用来消遣娱乐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这些视觉、听觉的感受用文字很难表述清楚,还是自己去欣赏的好。倒是电影中关于巫师的传说引起了我的兴趣,促使我查找了一些资料,对源自欧洲的巫师文化现象有了一些了解。
巫师和神一样,是人类对未知的大自然的一种解释。人类产生的早期,对很多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于是产生了神。巫师就是以神的名义,通过巫术来控制大自然的人。所以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巫师和巫师的文化。但是当宗教产生之后,巫师及其文化就被排斥,被作为异端扫除。天主教的诞生以及罗马教廷的出现,使欧洲逐渐成为政教一体的大陆,不仅国家政治权力需要教皇授予,而且任何天主教之外的信仰都被视为异端邪说予以严格禁止。就像《旧约全书》中所写的那样,他们不惜让邪恶的异教者血流成河。
在德国西南部的弗赖堡古城中心的马丁门墙体上,有一块金属铭牌,上面写着:“1599年3月24日,玛格蕾塔、卡塔琳娜、安娜在此被斩首、焚烧,成为迫害女巫恶潮中的牺牲品。她们不过是弗赖堡众多无辜者的代表,谨以此牌系念冤魂。”这是欧洲中世纪迫害女巫狂潮中的一个例子。天主教认为,世间万物为神所创,其他任何信仰均为异教,都是邪恶力量作祟,信奉其他信仰的巫师都会被审判并处死。从1480年到1780年,欧洲大陆上宗教裁判所林立,数十万人被当做女巫烧死和吊死。其中最著名的冤案是法国的圣女贞德。贞德原本是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她声称遇见天使,得到“上帝的启示”,要她带兵收复法国失地。后来她几番转折,得到兵权,于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带兵多次打败英格兰侵略者,促使拥有王位继承权的查理七世得以加冕,成为闻名法国的女英雄。但贞德于1430年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不久为英格兰人以重金购去,被英格兰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国鲁昂当众处死。死时她年仅19岁。20年后英格兰军队被彻底逐出法国时,贞德的母亲说服教皇重新审判贞德案,并于1456年为她平反。500年后贞德被梵蒂冈封为圣女。这是不是很具有讽刺意味?以上帝的名义处死一个女人,又以上帝的名义封他为圣女?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认知能力的进步,人类文明史上黑暗而荒诞的一幕终于结束,滥用司法迫害女巫先后被欧洲各国禁止。但是,关于女巫的话题还是连绵不断。影片《最后的巫师猎人》中年轻女巫克洛伊提到了萨勒姆的女巫,就出自美国剧作家亚瑟·米勒创作于1953年的一部话剧。这部话剧讲述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小镇上的青春少女被流言和偏见诬为女巫并处死的真实故事,影射当时美国掀起的迫害自由、民主人士的麦卡锡主义狂潮(具体可见我去年写的文章劳月夜聊120期:人性之恶)。当人们要排斥异端的时候,女巫似乎总是一个好借口。
当然,女巫并不总是邪恶的代名词,J.K.罗琳的小说《哈利·波特》就把巫师世界描写得很美丽、神奇,受到全世界亿万读者的追捧,掀起了巫师文学的浪潮。J.K.罗琳和电影公司合作,不仅一口气写了7部小说,拍了8部电影,而且一发不可收,又开始拍摄《哈利·波特》的外传《神奇动物在哪里》。在《最后的巫师猎人》中看到那些熟悉的神奇魔幻场景,无疑是惬意的。所以,我以为,《最后的巫师猎人》不妨继续拍下去,票房总不会有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