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心理承受力|即席表达课(音频 文字)
【第4讲】
心理承受力
你好,这里是刘哲说法,我是刘哲。
今天我们来讲即席表达课的第四讲,心理承受力。
昨天说情绪,今天又来说心理,这是因为即席表达的成功,心理因素几乎是占了一半的功劳。
相比于情绪控制来说,心理承受力其实更为基础,它是一种基本的适应和驾驭能力。
也就是你到底能驾驭多大场面的问题,能不能hold住的问题。
一个初学者,给你一个特别大的舞台,你再控制情绪也没用,你就是驾驭不了。
因此,心理承受力有阶梯性,是无法轻易逾越的。
这有点像力量训练,你必须循序渐进,否则你就拉不起来,你会被它压垮。这也就是小马拉大车效应。
当然,心理承受能力一般也是和影响力相匹配的,你如果没达到这个实力,一般也不会给你这么大的平台。
但是即使你有了平台,突然转变表达形式也会有一种巨大的不适应。
所以还是要从简单一点的平台入手。
我大概是从2016年开始,才意识到即席表达的重要性。
当时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出庭能力,我受命设计并组织研发出庭能力培养平台。让公诉人可以自己发布出庭观摩信息,大家可以自主预约观摩,并通过出庭、旁听、经验提炼等几个渠道获取经验值,实现公诉人出庭能力的自我迭代,就是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出庭工作之中。
这也是我对辩护人成长模式的总结,我发现从起点上其实大家都差不多,但是辩护人适用的是市场化竞争法则,其出色的表现会迅速得到名与利的汇报,当然不好的表现也会直接导致生存压力,这就加剧相互之间的竞争,从而使其进化加速。
而检察官之间没有那么激烈的竞争和生存压力,在法庭上还会受到更多的照顾,容忍其大段大段的念稿,导致其进化速度要慢得多。
所以经过十年不同的轨迹发展,即使是同等水平的同学由于不同的进化规则,都有可能进化成为不同的司法物种。
正是法官对律师的不迁就,才使得律师学会抢话说、脱稿说、结合现场的情况即兴说,他们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强说服力。虽然并不一定能完全改变庭审的结果,但是一定能改变他们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所以在同样的场合,律师就很容易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而检察官就显得照本宣科。
而这种现象一旦要是直播出去,观众就会看得很清楚。所以我当时就是想将竞争机制引入进来。
同时为了增强说服力和语言的生动性,我也开始强迫自己进行脱稿出庭,所以这几年这几十场的庭审,从一个上诉人、一名辩护人的小庭开始,到十几名上诉人、二十余名辩护人的大庭,从案情相对简单的暴力犯罪到扑所迷离的诈骗犯罪,我一直坚持了这个原则,并且也带头在出庭能力培养平台上发布自己的观摩庭,让同行进行品评,这进一步增加了心理压力。
记得一个涉外诈骗案,由于上诉人学历特别高,可以熟练使用多国语言,辩解特别多,我还同时邀请了河北省三级院二十余名同事旁听庭审。而且根据日程安排,在庭审结束后,下午还要向他们讲解出庭能力培养平台这个系统。
所以前一天晚上我准备到很晚,准备庭审就准备到晚上十点多,然后再准备平台介绍回家的时候都十二点了。当时形成了一系列讯问策略,主要是交叉使用大量的社交媒体记录,暴露上诉人蓄意的欺骗和矛盾之处,然后利用其取得钱款之后自己的高额消费情况,以及外国房价、土地产权证明等证据材料用以佐证其谎言之处。
但我并没有准备通常意义的讯问提纲,而是在心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策略和一些弹性的内容要点。在讯问的时候根据现场的情况随时调整,就像聊天一样保持一个自然的语流状态,让骗局得以自我暴露。这个庭开了一上午,下午又是对出庭系统进行讲解,同样也是脱稿进行的。结果就这样说了一天话,回家都不想说话了。
可以说压力是巨大的,有些压力甚至是自找的,但是每一次克服压力之后心理的承受能力都会得到提升。所以脱稿出庭实际上奠定了一个基础性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出庭还有一个好处,它是有喘息时间的,它有一个交替发言的机制,并不是你一直在说,虽然看起来时间比较长,但是压力因为有喘息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02
但是讲课不行,讲课往往要一直说,当然可以有提问,但是提问往往还是最后补充性的,主体还是说。
很多人有讲稿,就可以有依凭,有些在讲稿之外又加个PPT,让观众有东西可以看。对于获取注意力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坏处是大家会把很多精力投入到PPT之中,反而忽视了表达者的讲授,你的讲课就会沦为对PPT的解读。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缺少互动和现场感,PPT依然还是讲稿的变形,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甚至是一直通用的,这样的讲授仍然会显得有模式化之嫌。而且即使没有讲稿,仅有PPT,讲授者也会经常依赖PPT,始终抱着电脑,这样自然就减少了与观众的交流,现场的融入和创造性自然就会降低。
除非你是站着讲的,拿个翻页笔,那样的话就不能经常读PPT,就会更加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很像科技产品的现场发布会。
采用这种形式自身的压力就会变大。除非是非常熟悉的主题,比如出庭能力培养平台。因为我了解每一个细节。我也经常做一些介绍,所以很熟悉。
有一次在贵州举行的全国优秀公诉人培训班我就牛刀小试了一把,那个场地特别大,坐了有二三百人。我在上台之前很紧张,事实上我也有稿子,上台之前还一直看,但是其实根本记不住什么。最重要的是,提前还要测试翻页笔,虽然我很熟悉这个主题,但是如果没有PPT的播放,我也会失去结构和顺序,因此也会乱掉。所以,即使你不是在读PPT,也是在以此进行结构控制,而台下的人也是在利用它进行基础认知。
我在大屏幕右下角的地方向着观众来回走动,不时的回头看一下PPT,以确定顺序和基本内容。某种意义上,我就相当于PPT的讲解员,所以我时不时要确认一下,而且你很难闭着眼睛想起下一张PPT的内容,这个时候PPT是不可或缺的。当然由于我不是在读PPT,我前边没有屏幕的遮挡,我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和观众有交流的,我全然忘记了稿子的内容。我只能凭着感觉和记忆去走。当然我经常讲到的段子我还是可以记得起来的,而且看着观众中有些兴奋和新奇的表情,我也感到多少有些兴奋。我也会越讲越起劲,所以就很容易投入进去。
重要的是我对这个内容很熟悉,我讲过很多遍类似的内容,我并不担心没的可讲。但是我担心的是我到底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观众是否会买账,这是我无法设想的。在讲课的过程中,我看到总体状态还行,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有些人就会站起来就往外走,也不知道是上厕所了还是干什么。我根本不敢多想,我就去找那几个听的比较嗨的人和他们更多的保持眼神交流,这样上心理会舒服一点,得到的鼓励也多一点,根本无法做到经常对全场进行扫视,我的精力根本顾不上,而且还要经常回头看PPT,还要担心翻页笔,生怕它卡壳,有一次真的翻多了一张,那就只要接着讲就是了。
看到下边有不少观众老是笑呵呵,也不知道是我讲的有意思还是怎么的。后来我回看录像的时候,发现衣服兜揣的手纸露出了半截,确实挺搞笑的,也不知道他们笑的是不是这个。但是从我下台之后大家的兴奋程度看,他们对此好像也不是太在意。我当时被十几个人就围住了,他们向我询问更多的细节。还有几个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有的甚至后来告诉我,整个这个培训班就我讲这个有点意思。
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也让我见证了即席表达的力量,原来让人听进去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我们说话不仅是为了说完,而是为了影响到别人。
03
后来有几次我还是在用PPT和翻页笔,但是发生技术故障的可能还是会成为心中深深的忧虑。这次在成都给全国省级院公诉处的处长讲重大敏感案件的认罪认罚。这个主题是第一次讲,没有那么熟悉。而且关键是在座的观众都是老江湖,要想真正打动他们很难。而且翻页笔不如上次好用,很多时候要摁两下到三下才能出来,有的时候你这一页都说完了,但是下一页还不出来,只能硬着头皮再说两句,当你快要绝望的时候,又出来了。这一次我被翻页笔恍得挺够呛。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压力比较大,因为观众在资历和阅历上普遍比我要高。他们普遍有一种,倒要看看,这小子能讲出什么来的心理。虽然那个时候《检察再出发》已经出版了,但是还是感觉相对比较青涩。
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交头接耳的就有了,尤其是在PPT要卡壳没卡壳的时候,流畅性多少会受到点影响,只要有一秒钟的分神,这种质疑就会加深,骚动就会加剧。这个时候,就像我上一讲提到的,就是要咬牙坚持下去,不能慌乱,保持一个整体的流畅性。即使在艰难的过程中也不要放弃捕获观众注意力的信念。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在整场都不友好的情况下,总会有一部分观众会展现出善意,你就可以从他们的眼神中获得动力。而即使整场都比较顺的情况下,也会有一小部分人不买账,你就要尝试让他们也买账。这就是观众的相对论。
在困难的时候你就要多抓住希望,在顺利的时候多考虑考虑那些溜号的人都可以帮助实现提升。
尤其是在艰难的时刻只要你坚持下来,大多数人还是认可的,因为虽然他们的资历更深,但他们自己也知道如果换做是他们,他们也一样未必表现得会更好,甚至他们都不会挑战这种形式。所以只要能完成下来的,就是好样的。
而当观众一旦听过这种即席讲课的方式,再听念稿、念PPT就更不容易接受了。
所以当我发现其他课的现场秩序还不如自己的时候,你就获得一种心理安慰。原来他们只是不愿意听课,在我的课能坐得住就算不错了。
而且就在我讲课进入半程之后,我也在艰难的压力之中也努力找到了一些观众更感兴趣的切口,比如案件的细节,案件结果出人意表的反转,这些都是他们感兴趣的。至于理念方面就差一点。因为长期研究案子的人容易被案件情节吸引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
因此,即使在困难之中也不要忘记思考,才能获得经验。
虽然挑战的压力在加大,但是只要咬牙完成了,心理承受力就在成长。
04
其实关于心理承受力,既有有意识的锻炼,也有机缘巧合。
还有一次给一个省级检察系统讲认罪认罚,因为我们是试点,之前他们没用过,完全是一张白纸。这就相对好讲多了,因为他们完全没有概念。但是有一个问题,由于他们是开会的场地,没法放PPT。正巧,我当时也没有时间专门准备PPT,反倒是省点事。
但是有没有PPT讲法就完全不同了,等于很多细节、内容,你没有依凭了,你需要自己记到脑子里了。而且观众没有PPT,就只能看你,与你的交流就增加了。而且没有PPT这种视觉焦点,如何长时间让观众保持注意力。这又是新的挑战。
当然这次是坐着讲,能稍微稳当一点,但是全程来说就是观众和你不停有眼神交流,没有遮挡也没有间断。
由于没有PPT,我还是给自己列了一个十个问题的提纲。也就是讲十个问题,每一个问题之前都写过一些东西,做过一些研究,所以都还是有内容的。而且我始终参与了这项试点工作,有些改革内容还是我所主张推动的,比如去审查报告化什么的,也都在我心里。这样也就没有什么可慌的。
而且大家整场都是比较投入的,有些后边的人都抻着脖子听,求知欲很强,纪律很好。所以让我也越讲越兴奋,就把之前讲过的一些案例也不时抛出来。效果完全超出预期。当然了法律人对案件这种故事性比较强的桥段是普遍受用的,这是屡试不爽的规律。而且我讲到有些理念,有些我们的改革创新,也是为检察官切实减负的,虽然处长不一定有感觉,但是检察官听了就很受用,他们对这项制度充满了期待。好像期望早日也得到解脱一样。
所以即使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观众也要有不同的讲法。因为他们的兴趣点差异是很大的。
而即席表达是非常适合调整的一种表达方式,因为我本身就没有讲稿,也没有PPT,现场就能改,可以结合观众的兴奋点随时调整内容。而调整的成本非常低,无需做大量基础性的工作,而且由于现场的加工,让整个调整的过程中了无痕迹。其实我原来想这些内容,但是看到你有些不感兴趣,但是我临时就调整讲别的了。你要有PPT,你能做到么?
这也是抛弃PPT的好处,你的内容获得了更多的弹性和解放。而且再也不用担心翻页笔好不少使,也不用再进行提前的调试,而是可以跟组织者轻松的坐下来先聊一聊,从侧面了解一下这个班的主题和人员结构,甚至包括之前都讲过什么等等。就可以更多对观众知己知彼。
而且从心态上也会更加的轻松,这反而更增强了心理的承受能力。
这也是实际上实现了承受能力的跃迁。观众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你本身,投入到你的内容本身,你们之间再无任何遮挡,你和观众将结成更为紧密的联系,你全凭一张嘴把他们吸引住,而他们也会充分听进去你讲什么。而你的内容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也将变得更为巨大。
05
发现没有PPT反而效果更好之后,我就干脆抛弃了PPT,而且反正也没有时间做,这样让自己反而更加解脱。让自己腾出手来关注更多实质的内容。即席表达就是抛弃形式,回归实质的过程。
从此,我们将更加关注内容本身,让观众也更加关注内容本身,而不仅仅是对漂亮的PPT样式所吸引,而是真正被讲课的内容所吸引。能吸引住就说明他们感兴趣,反之就说明他们不感兴趣,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一切反而变得十分简单。
当然抛弃PPT也是将自己完全交付观众的过程,需要更强的心理承受力。应该不是一下子能够实现的,我们今天讲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过程,最好还是一步一步来。
因为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内容,不具有娴熟的情绪控制技巧和语言现场组织能力,你是不太容易完成这种持续不间断的输出的。因为除了提纲以外你完全没有抓手。而且如果你的提纲太过详细也会影响整体的流畅性,你会时不时看一眼提纲,看看哪些小点还有没讲到,这样就会破坏整体的松弛性和内容弹性。其实一些具体的小观点,多讲一个,少讲一个,或者讲的顺序发生变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符合整体的语境,有利于整体内容的流畅性就够了。
一旦你过多的思考这样,反而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就会变得机械,而且还会影响表达的顺畅。流畅性一旦受到影响,对集体心流的破坏是致命的,你就想象你在看电影的时候,出现网络卡顿是什么感觉。那种焦急、闹心马上就会破坏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网络恢复之后,还得重新酝酿情绪,如果卡顿几次你可能都不想看了。
讲课也是一样,你不会卡顿那么长时间,但是磕磕巴巴和一气呵成的差别绝对不是99分:100分的差别,可能是59分:100分的差别。
所以即席表达,流畅性为王。流畅可以遮掩一切的瑕疵,包括内容疏漏。你就想,你多讲一两个知识点又有什么用,倒不如让观众把你讲出来的这几个点记住,这才是最重要。
现在信息太多,能够让人记住的东西太少,能够在人们心里刻上烙印的东西就更少了。
即席表达就是帮助在人们心刻上烙印的表达形式。
这才是它的重要意义。
但是有提纲还是有一种束缚,你还是会有一个条条框框的感觉,这种框框对整体的流畅性还是会有影响。
后来由于一些机缘的原因,连提纲都没有时间列出来。就只能在心中默念几个关键词,也就是以意念的形式,形成一些基本的框架,这就会使内容调整的幅度更大。而且由于你始终不用低头与观众的交流就会更加顺畅自然。
开始是在几十人这种小场合,后来逐渐扩大到一两百人的场合,官方程度更高的场合。
从此也就刻意的连纸质的提纲也不要了,只有心中的提纲,为了能够确保记住,最要是缩减为几个关键词。
在现场提前准备的资料越少,难度就越大,但是发挥的余地也就越大;观众越多,水平越高,越正式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资料上做减法,观众上做加法,心理所需要承受的压力就会不断加大。
但是只要上了一个台阶,就有资格冲击下个台阶。
而且只有不断适度增加承受力负荷,才不会使自己不至于停留在舒适区,才不断会有新的收获。
而只有心理承受力上了一个定的台阶后,才谈得上技巧的运用。
即席表达最难过的就是心理障碍这一关。
今天就讲到这里,我是刘哲,欢迎继续关注刘哲说法,即席表达课明天是最后一讲,咱们明天见。